本报讯 (记者刘可英)今天,是珠海市香洲区翠微村村主任郭伯添毕生难忘的日子,他将代表160户村民从省委常委、珠海市委书记黄龙云手里接过“ 新涌文明社区”的钥匙。至此,珠海市首个由“城中村”改造而成的花园式文明社区在不到一年时间里正式竣工移交,被珠海人誉为“农村的第二次土改”的“ 城中村”改造,为我省改造城市旧村创造了新经验。
经过20年的建设发展,珠海市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履地的变化,并荣获联合国授予的“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城市”称号。但是,在美丽的城市的内部,隐藏着建市前就存在的26个行政村(自然村32个),散落在中心城区或城区边缘50平方公里范围内,共有旧村居民4·6万人口,暂住人口10多万,总占地300万平方米。尽管在开放中普遍富裕起来,旧村居民大多数都盖起了新房,但仍沿袭传统的农村居住习俗,有新房无新村;缺乏统一规划,建筑密度大,土地利用率低,违规用地和建筑屡禁不止,有的住宅、厂房连为一体; “一线天”、“握手楼”比比皆是,救护车无法进入;外来人口聚集的出租屋成为滋生“黄赌毒”的温床,治安形势日趋严峻;大多数村落在成为低洼积水地带,2/3的城中村是“大雨大浸,小雨小浸”。广大旧村居民要求改造旧村、建设文明社区的呼声日益高涨。
为从根本上改善城中旧村居民生活环境,珠海市委、市政府从“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出发,于去年6月8日决定:用3年时间将坐落在香洲城区的26个城中旧村改建成为规划建设先进、配套服务齐全的现代化文明社区。整个城区全面铺开,一次性改建完毕。如此高起点、大规模地开展“城中村”改造,这在全省乃至全国均没有先例。
据悉,珠海的“城中村”改造坚持6大原则:规划先行原则;一村一个拆迁方案,一区一个规划的原则;社区新建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政府决定,决策推动,市场运作原则;继承和发扬具有岭南特色的传统文化的原则。同时,还注意处理好4大关系:人民群众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引导城中旧村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处理好城中旧村居民、开发商和全社会的利益关系;处理好政策的严肃性和执行过程的灵活性的关系。去年6月28日、30日,水湾头村、新涌村的居民们毫无怨言地率先拆除了世代居住的村庄,7月20日,拆迁才20天的新涌村文明社区率先开始动工兴建。截止目前,已有10条村开始动工兴建,有15个村确定了发展商,26个村完成了254万平方米丈量登记,19个村完成136万平方米确权。到今年年底,将有80%的旧村改建动工兴建,第二个文明社区竣工落成。
“城中村”改造之所以在珠海得以顺利开展,主要得益于该市的城中旧村改建配套政策较好地兼顾了旧村居民、开发商、政府三者利益。旧村居民所有合法房屋,均按1:1·2—1·3进行补偿,旧房换新房,且住房的面积普遍扩大;旧村改建中免收土地配套费、消防费、人防费等费用,使旧村居民和开发商同时获益;吸引国内外房地产开发商投资承担旧村拆迁、安置和新社区兴建工作,实行公平、公开、公正的招投标,择优选择开发商;开发商回报可达到同期房地产开发的平均利润率;据珠海市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政府在城中旧村改建中不直接投入资金,但是政府通过优惠政策投入了高达几十亿元的预期收益,同时,政府在旧村改建中也受益匪浅;大大改善了城市投资环境;改善了旧村居民乃至全体市民居住环境;而且全面提升和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促进当地房地产业上档次。
时下,还居住在珠海“城中村”的村民最渴望的事,就是最好明天就能搬进像“新涌文明社区”那样的家。实际上,他们的渴望将在3年内先后变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