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主晋孝子黄舒,曾入《新安县志》乡贤传
【本报讯】(记者蒋明郑恺通讯员彭全民)记者昨天从市文管办获悉,正当今年宝安建县1670周年之际,市及沙井镇的文物工作者近日在沙井镇步涌村北发现了晋孝子黄舒墓。据有关人士介绍,该墓拟申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也是深圳首次发现的1600多年以前有名有姓的名人墓。据清《新安县志》乡贤传载:黄舒,字展公,其父亲时乔迁宝安。黄舒与人为善,孝敬双亲,父亲死后守孝三年,母亲死后也如此。他的孝心感动天地,宝安县人将其比之曾参,名其居住之地为“参里”(其 地在今沙井中学一带)。“参里”也成了黄舒的字号,参里旁边之山也被称为参里山。黄舒的事迹,经当时的宝安县令、东官郡太守上报朝廷,晋帝钦封为孝子,死后祀为乡贤。黄舒是古代深圳最早成名之人,历代文人墨客题咏不少,“参山乔木”明代成了“新安八景”之一。据史载,以前每年清明时节,连东莞都有人来此地祭扫。
该墓地上建筑通深约9米,通面阔约5米,三合土地面,内为沙岩砌筑,外为清代重修时的青砖包裹,已有部分毁坏。该墓现处大路边,墓碑为花岗岩雕成,高80厘米,宽63厘米,官印状碑帽高56厘米,宽70厘米。墓碑文字虽在文革时遭敲击损毁,但仍然可辨,上刻“晋钦旌孝子始祖考乡贤参里黄公之墓”;墓前不远是大田村。据悉,我市福田区沙头下沙村、上梅林村、上沙村、福田村、南山北头村和宝安上合村等黄氏的历史均与黄舒有关,上合村黄氏宗祠内有纪念黄舒的“孝行流芳”坊。东晋黄舒墓的发现,是1700年前晋代移民开发深圳的历史见证,是东官郡、宝安县历史的见证,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深圳又添一重要文物古迹。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订手机短信顶级新闻重大时事世界焦点早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