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264231_052903.jpg) 张宏江摄
本报讯 一段时间以来,“绿色”大米成为市民购买粮食的新品。记者今天10时,以市民身份从卫生部监督司一名女同志处得知,目前市场上所售的绿颜色的“竹香米”均是人工染制而成,这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卫生部正与各有关厂家联系,要求把“竹香米”全部收回。该位女同志说,真正的绿色大米是在大米成熟期之前就收获制成,数量非常之少。
市卫生防疫站介绍说,被封存的“绿色大米”来自济南孟宗、济阳绿洲、山东众城等 生产企业,包装上谎称“纯天然、免淘洗”等,其实不是因为干净,而是不敢让人淘洗,因为一洗就会褪色露馅。
“这大米怎么是绿颜色的?”“这种大米比较特殊,它是放进竹筒里变成绿色的。”“竹筒里放水吗?”笑:“不放,怎么能放水呢。”“在竹筒里放多长时间?”“我哪知道呀。”“这米怎么吃呀?”“主要是熬粥用,熬粥时放的竹香米少一点,大米放的多一点。”在复兴商业城食品商场,记者看到有三种绿色的竹香米正在销售,对于记者关于此种“绿色大米”的询问,一位工作人员作了以上回答。记者把在该商场购买的“竹香米”放在水里稍微泡了一会儿,用手捞出来一看,绿色已掉个精光。
卫生部门认为,竹香精是由竹叶、竹青、竹黄、松针、山姜子为原料制成的,所用原料不在卫生部制定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品种名称》之列。卫生部有关人士日前专门就“绿色大米”发表谈话指出,目前市场上流行的“绿色大米”系使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色素染色而成。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了色素的种类和使用范围,凡超过这个标准的,都必须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批。目前我国添加剂卫生标准中没有规定色素可用于大米。因此,未经审批的“绿色大米”是不允许销售的。
今天上午,本报四名记者分头奔赴京城东南西北各大小市场,对是否出售“绿色大米”进行了调查。记者们看到,玉渊潭南路的物美超市、四季青市场,西站附近的黄亭子市场、超市发连锁便利店均不售“绿色大米”;而北洼路华普超市航天桥店出售标称为“翠竹绿米”的散装绿大米,一公斤11块3,半壁店超市发便利店、家乐福马连道店、阜成门华联商场超市、安定门三利超市均有袋装绿颜色的竹香米销售。记者看到,华联商场专盛散装竹香米的大桶已经空了,营业员介绍说,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该商场的散装竹香米已经停止销售。多数商场的营业员均声称,对有关部门作出的禁售规定毫不知晓。霍雷 杨昊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订手机短信顶级新闻重大时事世界焦点早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