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污染事故损失惨重,97位农民将两家企业和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告上法庭———
不久前,江苏省连云港市97位农民联名起诉山东省临沭县的两家企业。起诉理由是这两家企业排放的污水,使这些农民的养鱼损失高达560多万元。国家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也成为同案被告,起诉理由是它所管理和控制的一个泄洪闸,违背有关规定,无原则接纳了那两家企业的污水,并在未先告知的情况下集中排放,造成这些下游农民损失惨重。
“来污水了,快叫人救鱼吧!”
97位农民来自江苏省连云港市环石梁河水库的东海县石梁河镇、南辰乡和赣榆县欢墩镇。水库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建的,既是连云港市的农业灌溉水源,也是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主要水源,同时还肩负着水利和防洪任务。为了建这个水库,当年东海和赣榆两县牺牲了大量的耕地,不少百姓为此放弃了家园。石梁河镇石梁河村现任党支部书记孙宜山说,建水库之前,石梁河村有8600亩耕地,而水库建成后只剩下851亩。由于耕地面积减少,水库附近几个乡镇的老百姓过起了依水而居、养鱼为生的日子。几十年来,水库鱼肥虾美,库区百姓生活也怡然自得。
然而,80年代中后期,水库上游的山东临沂地区工业发展迅速,伴随而来的是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染物顺河而下,流进了石梁河水库。90年代,污染更加严重,1999年至2000年连续爆发了多次大规模的污染事故。当时,石梁河成为臭湖,农民们养的鱼虾全部死亡,水库上哭声一片。
石梁河村村支书孙宜山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
1999年9月11日夜里12时左右,在水库里看鱼的本村村民赵先宝急呼呼地来敲门,开口就说:“不好了,来污水了,快叫人救鱼吧……”孙宜山不敢含糊,马上起床。全村有42户人家在石梁河里养了427箱鱼,他本人也在湖里养了23箱鱼。没过多一会,另一个在湖上看鱼的村民孙宜训哭着回来了。他说,不用找人了,鱼已经死了。孙宜山考虑到黑夜叫大家上湖太危险,就没让通知。自己带着几个人到湖里转了转,果然鱼都漂浮到水面上,死了。
次日一早,石梁河上便充满了凄惨的哭声、骂声和诉说声。
事后,农业部渔业环境监测中心黄渤海区监测站对这次鱼类大面积死亡事故鉴定为:山东省临沭县造纸厂和临沭县化工总厂排放大量超标污水是事故发生的原因,造成1420箱花鲢鱼全部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290万元。
“鱼死了,儿也死了,活着还有什么劲呢。”
老实巴交的魏本成是东海县南辰乡西山后村人。他平时带着19岁的儿子,吃住在湖里,养他的鱼。
1999年9月的特大污染,让魏本成血本无归。然而,不养鱼,魏本成能干什么呢?靠家里的那几分地,根本养不活全家。
1999年11月,魏本成还是决定下湖养鱼。东海、赣榆两县的大多数农民,都和魏本成有着同样的想法。1999年底,污水过后的石梁河又恢复了平静,湖面上鱼帆点点。
魏本成没日没夜地在湖上忙碌着。一天夜里,他的儿子在查看网箱时,失足翻进了湖里,因天黑风大,抢救不及时而死亡。50多岁的魏本成坐在船上,几天几夜不吃不喝。
几个月过去了,转眼到了2000年春夏之交,魏本成从失子之痛中缓过了一点精神。然而,灾难再次降临了。2000年6月28日,又一个月黑风高之夜,石梁河上游污水滔天,充满恶臭呛鼻的污水从天而降,农民们辛苦了大半年的1300箱养鱼,瞬间全部窒息而亡。
魏本成泣不成声:“鱼死了,儿也死了,活着还有什么劲呢……”
农业部渔业环境监测中心黄渤海区监测站认定,此次鱼类死亡同样是山东省临沭县那两家企业排污所致,造成农民直接经济损失269.6万元。
污水是怎么来的?
石梁河水库的主要入库河流是西线的新沭河和东线的石门头河,上游污水就是通过这两条河进入水库的。今年5月,记者在当地百姓和环保官员陪同下从西线逆水而上,发现新沭河的颜色因遭污染,呈黑、褐、黄等色,同时有着很重的气味。这与目前石梁河水库的风清水澈形成了显明对比。再往上走,记者来到一个叫大官庄闸的地方,过大官庄闸沿着一个叫牛腿沟的河流而上,便到了污染的源头———山东省临沭县南古工业区。从大官庄闸开始的河段,因工业区内造纸、化工厂每天大量产出的工业污水,河水混浊不堪,气味刺鼻。
据连云港市环保局官员介绍,以前临沭县南古工业区内的污水,通过牛腿沟流进石梁河水库。1999年12月,临沭县在牛腿沟河段上建了一个曹庄子翻倒闸,把污水引入沭河,聚集至大官庄闸。每年泄洪时,借着洪水、雨水和夜色,从这里集中向石梁河水库排放。环保官员对此哭笑不得。他们说,没建这个翻倒闸之前,南古工业区的污水是全年“长流水,不断污”,但对石梁河水库的污染是渐渐的。由于排量相对小,加上下游河流和水库自身的自净和稀疏作用,污染造成的影响要小得多。而建了这个翻倒闸后,由于污水流量大、来势猛、时间短,对水库的破坏是突发性的。1999年和2000年,东海和赣榆农民两次大的养鱼损失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措不及防,全军覆灭的。他们说,其实在此之前,1999年早些时候就已经发生过一次同样大的污染事件。只是那时农民还没有在水库中推广网箱养鱼,但水库里散养的鱼也死得很惨。
1999年,淮河就实现了全流域达标排放,难道临沭县的污染企业至今仍我行我素,直接向下游排放污水?
据一位知情人士介绍,有记者4月底曾对南古工业区内的金沂蒙纸业有限公司(原临沭造纸厂)进行了暗访。现场观测到造纸厂排水口流出来的水呈浑浊状,有浓烈的气味,记者作了现场拍摄并取了一份水样。正当继续采访时,被一些职工发现,遭围攻。记者后在当地有关部门同志陪同下,再次来到这家造纸厂时,发现情况变了。上午看的那个排水口,这回流出的水比上午要清得多。
连云港市环保部门说,工厂并不是没有污水处理设备,关键是它开不开?上级来查就开,一走就关;风声紧的时候就开,松的时候就关;下游叫得凶时就开,叫得不凶时就关。事实上,遭受污染的并不全是下游石梁河水库周围的老百姓,临沭境内的人民同样深受其害。记者采访时看到临沭一位大爷从河里担水。记者问他,这水颜色这么重,能吃吗?老人家伤心地说,不吃它,吃什么呢?
据当地媒体报道,如果临沭造纸厂的污水处理设备全年正常运转,约需经费750万元左右。
“打官司实在是被逼无奈”
今年3月,东海、赣愉97户农民一纸诉状,将山东省临沭县造纸厂和化工总厂告上了法庭。请求法庭判令两被告赔偿两次污染事故给他们造成的560万元损失。
这一集团诉讼的代表人之一———东海县石梁河镇农民谢恒宝说,1999年9月的那次污染事故发生后,我们找过镇政府、县市环保局、新闻记者,他们很同情我们,但并不能对造成的损失给个说法。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我们没讨到一分钱,第二年6月又来了一次大污染。真是伤口还没好,又遭一把盐。
2000年6月29日,石梁河水库的农民们怒不可遏。这次,他们不但把申冤的电话打到连云港市政府,而且打到了山东省政府、国家环保局、中央电视台……然而,让人遗憾的是,农民们得到的,除了同情,并没有更多的实质内容。当年7月,50多名愤怒的农民抬着约两吨死鱼来到临沭县政府的上级———临沂市政府。农民们说,我们是来给临沂市领导送污染证据的。
最终,受害农民决定拿起法律武器。
农民们开始了紧张的诉讼前准备。他们开始收集石梁河两次大面积死鱼事件的证据,上游污染排放的证据、并请来农业部渔业环境监测中心黄渤海区监测站,对死鱼事件的原因和损失作出权威评价。
农民们经过多次讨论,发现了一个新的起诉对象———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因为临沭两家污染企业的废水,是从淮河水利委员会管辖的大官庄闸排泄下来的。根据《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通过大官庄闸向石梁河排放污水,违反了“不准集中排放”和“事前告知下游”的规定。
据了解,目前,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已受理了这起引起各方关注的诉讼。(魏善涛 本报记者 郁进东)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订手机短信顶级新闻重大时事世界焦点早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