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到今年已经是连续三年大旱,而在重旱区的名单上,每年都少不了凌源市的名字。面对着历史上最严重的干旱,地处山区的凌源损失惨重,几乎80%的耕地没有收成。我们的记者在凌源采访时发现,这个县城的农民几乎家家在打井。6月8日早八点半,记者来到凌源市万元店镇康杖子村,51岁的张喜田正在打井。他每天从早上七点开始就在这里领着五、六个农民忙活上十几个小时。张喜田说他们现在一共打了9个眼儿,还要打3个眼儿,一个眼儿有4米半深,饿了就吃方便面。
在一口深井边,张喜田每天都要待至少四、五个小时。这眼井是他张罗贷款2万多元在去年打的,原本指望能用这口井种责任田和卖水挣钱。没想到贷款没还上,今年井又干了。用张喜田的话说,今年的地皮就没湿过,如今张喜田的土地完全撂荒了。地里连蒿子都没长,干旱程度非常严重。
据打井的农民讲,井打得很深,但只有一点点水。他们那里已经连着好几年都这么旱了。现在农民家里都快没水吃了,井里渗出的那点儿水也就够浇半亩多地的。
据了解,整个凌源市共有耕地65万亩。由于干旱,23万亩干脆就没播种,另有30万亩已经播种的小麦和玉米减产也成了定局。据了解,从2月到5月,凌源市降水量仅29.5毫米,低于辽宁多年平均降水量70%,同时,凌源境内的河流全部断流。在凌源市最大的河流--大凌河旁,记者看到整个河道已经完全干涸了,每天人们直接从河道上穿行,而河道两侧的树也因为干旱死掉不少,占河套两边载种树木的50%多。
为了避免旱灾,凌源市政府一直积极引导农民建设节水高效的塑料大棚,然而很多农民没有接受。比如张喜田就固执的认为农民就是该深打井,大水漫灌种粮食。然而,连续三年的大旱让他开始动摇了。他说:没有水,什么也搞不成。
凌源市面临这么严重的干旱,那么,是不是就只能靠天吃饭了呢?年年干旱年年打井种粮食,是不是唯一的出路呢?在下午对四营子镇大房身村的采访改变了记者的想法。
下午2点,在凌源市四营子镇大房身村,记者发现这里的土地虽然撂荒了,但是满眼的大棚却生机盎然。
和康杖子村的张喜田一样,大房身村的王凤明同样也请了几个农工,但是王凤明却显得轻松了许多。在王凤明的地边记者看到一口已经打成的小井,这是专门用来为马上建成的大棚使用的。王凤明对记者说,他们这个地区干旱、少雨,种大田基本上是白费。建温室,小面积浇水,相当节水。
在王凤明的蔬菜大棚里,我们第一次感受到了湿润的气息。这个大棚是王凤明去年建成的。同样遭受旱灾,但是王凤明在当年下半年蔬菜就卖了7000多元钱。如今王风明不仅靠大棚还上了5000多元钱的贷款,自己还买了摩托车和手机。他告诉记者两个占地不到4亩的大棚收获下来,顶50亩地。
王凤明给我们算了这样一笔帐,一亩耕地一年用水至少260吨,一季收入也不过300元;同时对天气的依赖性强,如果用水要少于200吨,粮食就会减产。而同样一亩塑料大棚,用水每年却只要120吨,是种粮食用水的二分之一,每年收益却超过8000元。在总结过去的抗旱经验的基础上,不是搞单纯的、低层次的抗旱。原来抗旱就是为了保苗,现在则是通过抗旱来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据了解,虽然是连续三年干旱,凌源市至少有5个乡镇的农业总收入预计与去年相比不降反升,其原因就是大棚的面积增加了。到6月初,凌源市比去年同期新增大棚8500亩,今年上半年新增农业贷款5000万元,主要用于温室大棚建设。
农民张喜田向记者表示:在干旱的凌源种大棚看起来比种田更实际,他打完井就考虑上大棚。而王凤明同样在考虑贷款的事,他的大棚建好还要3周,他想的是再贷款买辆农用车。同样是受灾,同样是政府贷款,同样是打井,但是想的不一样,这井打出来效果也就不一样。面对干旱,张喜田愁眉不展,王凤明却一脸轻松。事实上,在没上温室大棚之前,王凤明和张喜田一样,靠天吃饭,为水发愁。如今,节水高效农业让王凤明这样的农民在天灾面前变得轻松起来,应该说,是科技改变了他们的命运。王朝阳 张凯华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