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18日电(新华社记者朱冬菊)干瘦而有力的四肢被长铁钉牢牢地钉在冰凉的狱壁上,寒光鳞鳞的刺刀戳烂了他热血沸腾的胸膛。1931年,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蔡和森牺牲在国民党的屠刀下,时年36岁。
生命虽短暂,但蔡和森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对中国革命理论的发展诸方面的贡献永载青史。
1895年蔡和森出生在湖南湘乡一个衰落的商人家庭。1913年,他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期间,与毛泽东相识,并因志同道合结为挚友,他们以极浓厚的兴趣钻研文学、哲学、历史,关注社会问题,思索如何挽救危难中的中国。蔡和森的志向和才智深得老师杨昌济的赞赏:“毛、蔡二君,当代英才。”
国家要改造,自己要进步,非集合同志组织一个团体不可,蔡和森在与毛泽东等一批志向远大的青年一起研究、讨论后,达成了共识。于是,“以改革新技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的新民学会诞生了。一群年青人开始探索改造中国社会的道路。
不久,毛泽东、蔡和森收到杨昌济从北京寄来的信,讲述他们所关心的北京留法勤工俭学的组织情况。新民学会研究决定由蔡和森负责组织赴法勤工俭学运动。1918年6月蔡和森北上做准备工作。在北京期间,蔡和森不仅为组织留法勤工俭学奔忙不息,还积极探索当时传播的新思想和新学说,努力探求改造中国的革命道路。
如火如荼的五四运动,进一步激发了蔡和森的爱国热情,促使他加快了留法勤工俭学准备工作的步伐。1919年底,蔡和森与母亲、妹妹、向警予等30多人乘船赴法留学。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蔡和森一面研读《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马列著作,引导留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同时积极探索“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问题”。“我近对各种主义综合审缔,觉社会主义真为改造世界对症之方,中国也不能例外”。从世界革命运动中,蔡和森找到了适合中国的革命之路。他给毛泽东、陈独秀写信,提出: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拯救中国与改造世界;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途径;必须首先建立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组织了中国共产党,“革命运动、劳动运动,才有神经中枢”。他还比较系统、完整地阐述了建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组织原则。
1921年底,蔡和森归国,经人介绍,在上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时,他特别注意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研究中国现状,探讨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成为我党早期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
1922年9月,党的机关报《向导》在上海创刊。《向导》着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向人民传播马列主义。作为主编的蔡和森除了用“和森”署名发表了130篇文章外,还用“本报同人”、“记者”等名发表文章宣传党的任务、统一战线方针,倡导工农运动,传播马列主义等。人民群众称颂《向导》为黑暗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民众政治生活中的“寒暑表”,中华民族的“福音”。
1925年10月,根据党的指示,蔡和森赴莫斯科驻共产国际。1927年,国内形势急剧发展,为了加强党中央的领导力量,共产国际决定蔡和森回国工作。回国后,蔡和森顶着重重压力,与国民党右派和党内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由于联共(布)党内发动反对布哈林斗争的波及,蔡和森在党内遭到了错误的打击。在受到严重打击的情况下,蔡和森毫不悲观失望,一面养病,一面继续从事党的理论宣传工作。
1931年3月,蔡和森前往香港开展革命工作。这年6月10日,香港海员举行一次重要会议,蔡和森谢绝了好友的劝阻,冒着生命危险前往参加,不幸被捕。在狱中,国民党反动派对他施行了种种酷刑,蔡和森横眉冷对,毫不畏惧。敌人的残酷折磨丝毫无损于蔡和森的坚强意志,他们终于灭绝人性地下了毒手……
为了拯救民众,为了改革社会,蔡和森贡献了自己的一切。重读蔡和森的革命事迹,他那至死不渝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豪情,不畏强暴的浩然正气,依然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完)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