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明月何时照公还--学者张厚感谈张中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9日10:08 河北日报

  人民教育出版社资深编审张厚感先生,晚于张中行30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他们都具浓郁的“北大情结”;彼此多年共事在一间办公室里,私下临帖赋诗、把酒品茶,过往甚密,相知很深。也正因此,张中行去世后,是他亲自起草了悼词。作为研究张中行的权威专家,3月4日下午,他在石家庄讲学之际,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盖棺难论定

  张中行先生逝世前几天,他所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便责成张厚感着手准备悼词。虽然常说盖棺论定,但对于作古之人仍涉及一个非常难办的问题:称谓与评价。张厚感说,自己不想作泛泛的“谀墓词”,更不愿意人云亦云。他亲自拟定了一个较为客观的调子,既不像外界热炒的所谓“国学大师”,也不趋同普通学者。张厚感希望自己的评价对得起死者,也无愧于历史。

  完整的悼词仅有千余字,先后修改了五六稿,社里的愿望是尽量把该说的讲到位。

  张厚感叹息道:“虽然对于行公做了较为公允的评价,最后仍有一点无法弥补的遗憾。先生逝世不仅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巨大损失,也是当代文化界、教育界的重大损失。可惜,悼词没把这个意思加进去。”

  张、杨的纠葛

  张中行与杨沫的婚恋已经不是秘密,尤其是《青春之歌》里“余永泽”,被认为是以张作原型。两人之间的感情纠葛始终被世人关注。

  对此张厚感说:“行公在的时候,多次提及这段感情,并著有《流年碎影》。杨沫因《青春之歌》成名,她成了林道静的化身,张成了余永泽原型。这个文学作品中的反面人物终生追随张中行。对这个问题,行公除了付之一笑或者保持缄默,还能怎么样呢?据说,杨曾向张打过招呼,声称那是小说,不必介意;张则示意无所谓。其实,他并不读那部作品。张事后曾流露:‘如果是我,决不这么写。’”

  张厚感还提到:“建国初期,张、杨二人曾在北京西郊碰面,闲谈之中,杨对她的婚姻多有微词。张则沉默不语,表示你我只叙别后,不谈家庭。显然,两人对待人生与社会的态度存在明显的差异。行公认为,自己‘疑’,而杨沫‘信’。尽管吃了余永泽的‘瓜落儿’,行公并不鸣冤叫屈,他始终保持‘知道了’的平和心态,并一向主张不要把现实与文学混为一谈。不过,他很反感把年轻时代的恩怨是非炒来炒去。”张厚感曾听张中行讲过:“别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读者爱怎么想就怎么想,我不解释。人都这么老了,炒来炒去的没意思。”

  文章“老来红”

  张中行在文坛走红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他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张厚感说:“行公对自己出名当然很高兴了。我问他,您满腹经纶,才华横溢,怎么不早些下手写文章呢?他也认为下手晚了,可是,在特殊的背景下他也不敢写。”

  张厚感先生把张中行作品分为三类:一,关于世道人情的散文,如《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作文杂谈》等;二,理性随笔,像《顺生论》、《禅外说禅》这一类;三,回忆录,以《流年碎影》为代表。张厚感说:“说实话,行公的作品也有打不响的时候,比如《作文杂谈》,本来写得极见功力,可惜,反响不佳,人家论斤贱卖,他自然非常恼火。”

  才情与性情

  谈到张中行文章“老来红”,张厚感先生并不以为然,他说:“行公的最高成就当然是散文,鲜为人知的是,他编写的语法专著,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很有影响力了。他却坦言,自己兴趣并不在语言学,涉足于此,一来远祸,二来养家。当时,他夫人没有工作,还要奉养父母、岳母三位老人和四个女儿。”“不只语法书,行公还编课本,出诗集,涉猎哲学、宗教,还亲自指导出版菜谱呢。”

  张中行还是位京剧行家。他乐于欣赏这门传统艺术,并与诸多票友交情很深。他曾专门赋诗说:“闻道人生戏一场,雕龙逐鹿为谁忙?何当坐看升沉事,检点歌喉入票房。”

  张中行属于典型的性情中人,他曾对张厚感讲:“人生根本问题是饮食男女,饮食好办,男女却满足不了。我们这样的人无非是‘发乎情,止乎礼’罢了。”据说,张中行年轻时约朋友去看赛金花,未能如愿;又说去看魏喜奎,仍未遂愿,他引以为终生遗憾。

  张厚感先生钦佩张中行的豁达与乐观,他介绍:“行公八十多岁,每周还到单位三四次,审稿子,读书信,会朋友。余下的时间住北大家里,每周创作七八千字,雷打不动,他告诫年轻人,要多读书,多写点东西。行公总是乐呵呵的,从不自寻烦恼。”

  背影的力量

  张中行已成为上世纪末期富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对此,张厚感先生通俗地解释了这种意义:“西方有这样一句谚语:‘失去一位老人,就等于烧毁一座图书馆。’像行公这样博古通今、文笔奇绝的文化人,永诀之后,可能再也不会出现了。他的爱国爱民、淡泊名利、乐观简朴以及关爱后学等品质,无疑具有文化楷模的意义。”本报记者 张继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