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该不该缺席?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7日10:52 新京报 | |||
大英博物馆250年藏品展中国文物缺席引发争议 明日,“世界文明珍宝—————大英博物馆250年之藏品”展将亮相于首都博物馆,这是目前中英两国间最高级别的文化交流项目之一。众所周知,大英博物馆藏有大量中国文物,但此次展出的272件大英博物馆馆藏艺术品中,没有一件中国艺术品引起各方的关注。本报采访了文博界的专家,他们均表示世界珍宝的集体亮相中,中国文物的缺席确实是个
古埃及女性木乃伊,是古埃及木乃伊制作技术最成熟的代表作。本报记者郭延冰摄 中国文物是大英博物馆不可缺的珍品 大英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的珍品,此次在首都博物馆的展览中也展现了包括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在内的各种文明,但艺术家陈丹青表示他曾参观过大英博物馆,其中中国文物是整个博物馆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英博物馆内就藏有《女史箴图》,这是晋顾恺之的作品,也是现存最早的手卷。从汉代到唐代,几乎每个朝代的精品都有。大英博物馆还有大量敦煌的绢画文书以及甲骨文等。那里收藏着最多的敦煌文物。”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刘庆柱也表示自己曾参观过大英博物馆,看到馆内藏有的中国文物品位比较高,秦汉、唐代的艺术珍品都有。 对于中国文物在海外的情况,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专门做过调查,其相关负责人牛宪锋告诉记者,就他们的调查显示大英博物馆的藏品目前已突破600万件。大英博物馆的中国收藏包括青铜器、陶瓷器、书画、玉器、雕刻品等,共计2万多件。其中青铜器包括商双羊尊、西周康侯簋、邢侯簋等。而书画珍品除了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外,还有李思训的《青绿山水图》、苏轼《墨竹图》等。牛宪锋指出海外藏有中国文物情况很多,有些是通过古代贸易到海外去的。而大英博物馆的藏品,有些是捐赠的,有些是拍卖会上得到的,有些是向收藏者收购的。“我们并不能说,大英博物馆所藏的中国文物,都是被掠夺、走私出去的,一概而论是不负责任的。” 中国文物为何缺席展览? 此次展览,中国文物的缺席成了一大话题。首都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做出过合理解释,表示首都博物馆藏有中国文物,因此就没将大英博物馆的中国文物收藏考虑在内。 故宫博物院展览部孟嗣徽研究员表示,一般来说,在中国展出的国外展览其侧重点都会放在西方展品上,而很少展出中国文物。类似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都做过一些国外的展览。 “之所以将展品重点放在国外收藏上,一是考虑到中国人看自己的东西很多,而我们需要更多的机会去了解世界各地的文明。其二是考虑到如果展出国外的中国文物,中国人可能会有情绪。我想大英博物馆的展览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吧。“ 对此,刘庆柱也表示大英博物馆250年之藏品展的主题是世界文明,因此主要考虑展出其他国家的展品吧,其实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考古专家发现了很多的珍品,因此展出中国文物并不是大英博物馆的优势所在。大英博物馆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的珍品,它势必会展出平常我们难以接触的东西。 至于大英博物馆所藏有的中国国内罕见的中国文物,刘庆柱表示就感情因素来讲,展出中国文物也不好,“这样会越展越引起反感,而且即使在国际上其他地方,他们所办展览也是尽量避开这种有争议的文物。” 缺席中国文物是最大的遗憾 就中国文物缺席“世界文明珍宝展”,尽管首都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都做出了解释,但陈丹青还是表示,其实应该在这次展览中展出中国文物。“这至少可以提醒我们对过去历史的再认识。让我们认识到国家落后、贫穷就要挨打,提醒我们过去的不争气。而且这也是我们接受爱国教育的一大好机会。” 对此,牛宪锋告诉记者,海外藏中国文物数量众多,尤其是很多具有很高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精品和珍品,国人没有机会一睹国宝真容,在任何时候都是个遗憾。因为见到他们的机会并不多。而即使到国外的博物馆,也不一定见到,因为很多文物不是长期公开展览的。因此,这次中国文物缺席大英博物馆250年之藏品展无疑是个遗憾。 “就我个人的看法还是不要展出中国文物,因为这会引发是非。”刘庆柱指出国际上比较大型的博物馆类似大都会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近年来一直面临着被追回文物一事,现在的情况还是比较复杂,因此在展出中避免中国文物也有其道理。 中国文物如何抢救? 日前,意大利方面与大都会博物馆就归还意大利21件文物一事已经达成了协议。那么,对于流失在海外的中国文物如何抢救呢?对此,刘庆柱表示关于海外的中国文物应该根据国际惯例来做,看具体的一些协议,最重要的是掌握证据,证明是哪种情况流失的,弄清究竟是不是因为战争、盗掘、盗凿等非法的和不道德的方式流失出去的。“ “我们专门组织了国宝工程海外淘宝行动。它的初衷就是希望能让更多的中国人到海外见到文物珍品,另外也希望国内的收藏家通过自己的力量买回一些文物。”牛宪锋表示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的“国宝工程·海外淘宝行动”的首站就是日本,计划于今年5月进行。 “对海外中国文物的关注是一方面,但其实我们更要做的是加强我们自己的博物馆、美术馆建设。”对中国文物的抢救一事,陈丹青表示国家要对博物馆增大投资比率,“中国不是没有珍品,但许多都藏在仓库里,还没有形成固定陈列的规模,这也是我们国家的博物馆无法与国外博物馆相抗衡的一个因素。” ■背景 大英博物馆与中国文物之惑 大英博物馆成立于1753年,到目前已经有253年的历史。它在世界博物馆中以综合性收藏见长,藏品多达600多万件,是世界上第一座国立的大型博物馆。 对于本次展览没有中国文物,英国媒体曾认为,“许多北京人拒绝认可英国方面对于中国古代瓷器、雕像、书籍的拥有权,认为这些是来自帝国主义的抢夺”。首都博物馆馆长郭小凌也曾向媒体指出:“大英博物馆在另一些国家的保护文化法律制定之前,获得了许多艺术珍品,而我们是否展出这些东西,可能暗示着我们是否承认了他们的所有权。” 据大英博物馆近年来提供的年度报告显示,该博物馆共保存了23579件中国文物藏品,其中书画、织品等5224件,金石、玉器和金属文物18355件。多数文物是在近代殖民主义时期西方帝国主义国家从中国非法劫掠而来的。 采写:本报记者 李健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