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评论:上课禁接手机绝非“小题大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9日10:36 温州新闻网

  老师在上课时接听手机或发短信会被认定为教育事故。近日,江苏常州市钟楼区教育部门出台《钟楼区教育文体局教育事故认定暂行办法》,界定了20种教育事故,并将教育事故的处理与老师教学年度考核挂钩。这道“紧箍咒”一下,有些老师就喊“累”,他们认为把工作细节纳入衡量教学质量的范围,显然是在加大老师工作压力,是“小题大作”。(3月28日《人民日报华东新闻》)

  按理说,携带手机、接听电话纯属个人行为,不应该干涉和议论。但是,有些老师不采取任何防范措施,任手机铃声打破课堂的安静,甚至当着几十名学生的面放下教本,走出教室接听电话,这就让人感觉不是那么回事了。这样的“景观”频频出现在校园,不仅有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会造成学生思维停顿,影响教学效果,因而令学生和家长们十分反感。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千百年留下来的古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均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近年来,不仅大学生,甚至连一些小学生也都加入了“拇指族”的行列。在课堂上,偶尔响起彩铃声,作为老师,肯定要为维护课堂纪律而教育学生,但是如果老师都在课堂上接手机或者手机铃声响,那他的教育还有什么说服力?如果学生来一句“你的手机为何又响得”,我们的教师将如何应答?

  基于“身正为范”这样一种理念,目前很多学校尤其是一些高校,早就把上课禁接手机纳入了《教学事故处理规定》,将它与“教师擅离课堂”、“未经批准随意调课”、“不按评分标准判卷”等“事故”等同视之。在清华大学,违规者将被扣发奖金,通报批评;在北方交大,违规教师将在全校点名批评,取消一次晋升高级职称的资格,甚至扣发该教师所在学院全体教师的部分课时酬金……

  一个爱岗敬业的教师,既要教书,更要育人,应注重自我形象的塑造,而塑造自我形象恰恰要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如果听任上课接听手机这样的“小事”泛滥成灾,不仅会影响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也会损害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把上课接听手机等细节纳入衡量教学质量的范围,时刻提醒和警示老师养成良好的行为和师德,绝非“小题大作”,而是教育管理的一种进步。

  笔者为这样的“小题大作”击掌叫好!

  (稿源:红网 作者:高福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