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绝迹60年“祭祠山”重现高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4日08:36 南京报业网

  【金陵晚报报道】□金陵晚报记者韦晔

  “快看,‘马上猖’来了!”沉寂多年的高淳县阳江镇沧溪古街昨天忽然热闹起来了,四面八方的乡亲们身着古装抬着伍子胥、宋江等历史人物的扮演者赶到沧溪古戏台前,准备浩浩荡荡地巡游。

  这是发生在高淳县阳江镇首届三元民俗艺术节上的一幕,人们参加的活动名称叫做祭祠山,依照当地的民俗,从农历三月初六(昨日)持续到三月初八,方圆5公里的人们都要赶过来参加这一活动,而主要目的是祭祀一位当地被称作祠山大帝的神祗。这位神祗据说是古代的治水英雄张渤,正由于他,阳江才得以避开水患,并向丰富的水资源索取财富。

  “已经有快60年没见过这种场面了,上一次祭拜活动还是在1947年。”高淳民俗文化研究者傅行锐告诉记者,“这项活动有近千年历史了,明清两朝最为壮观,从前年开始,通过努力,终于恢复起来了。”

  为了看到精彩的全过程,记者跟随民俗学家于前夜赶到高淳,目睹了民俗文化节盛况。

  农历三月初五晚,古戏台前的广场就喧闹起来了,先是一年一度的舞龙,10多位中年男子舞着巨龙在礼花的衬托下出场,时而翻江倒海,时而吞云吐雾。

  紧接着,泾县黄梅戏剧团的《薛平贵回窑》开始了,戏台前的人气越来越旺;此时,为文化节义务服务的村民却在忙着整理古装、敲定第二天的工作细节。

  昨天天刚蒙蒙亮,村民扮演的关公就在众人的簇拥下骑在“高头大马”之上从陈家巷赶来了,队伍有100多米长。

  早上5点30分,8个村子的队伍都到齐了,“神像”开始列队出巡,由于治水英雄张渤古时被封为“祠山大帝”,他的塑像不仅着皇袍、而且还乘銮驾最后出场。

  正午时分,各神像回到村中,下午便是黄梅戏演出。此后两日如此反复,只是路线有变化而已。

  高淳县民间特色文化研究办公室主任、文史学家濮阳康京告诉金陵晚报记者,这些年高淳加大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开发力度,一些就要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被外界所知,比如跳五猖。最让濮阳康京欣喜的是,“民俗文化节是村民举办的,只有这样,民俗文化才有生存土壤,形成旅游品牌只是时间问题。”

  (编辑豆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