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历史孰轻孰重?歌剧《秦始皇》未演先遭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1日09:29 河北日报 | |
本报上海电(武鹏)近日,在上海音乐学院小音乐厅举办的《歌剧视觉创作与舞台诠释》讲座上,歌剧《秦始皇》意外遭遇了在座观众的怀疑,并引发了专家的争执。 专业观众意外发难 这次讲座是上海国际音乐峰会的重要活动,虽然歌剧《秦始皇》的总导演张艺谋未 意外的一幕出现在讲座快结束的时候,歌剧制作人员开始和观众自由交流,一位观众起身提问:“我刚才在投影里看到《秦始皇》的舞台效果照片,据我所知历史上直到清朝才出现这种样式的黄色幔伞,怎么会出现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呢?” 原本弥漫着轻松气氛的现场,一下子被这个突兀的问题搞僵了,观众们先是愣了一下,鸦雀无声了三秒钟后,自发地爆出雷鸣般的掌声。在座的和田惠美等外籍人士对这一幕大惑不解,纷纷急切地求助于翻译。 导演“平衡论”自圆其说 舞台设计师樊跃琢磨了片刻清嗓子刚要开腔,执行导演王潮歌接过麦克风反问:“如果你们看过歌剧《图兰朵》,你们一定会记得那里面的演员金发碧眼,穿着有些中国风格影子的衣服,并且还在模仿中国戏剧里面的甩水袖,你们觉得那就都是历史真实吗?” 为了强调创作《秦始皇》的严肃,王潮歌澄清说:“我们曾经深入博物馆和图书馆查阅了大量资料。例如陕西的古代文物来上海展览,我们特意在上海博物馆呆了很长时间。可是我们毕竟不是历史学家考古,我们无法回到2000多年的秦朝,所以严格地说,我们只能有限接近历史真实。” “其实不单是《秦始皇》,任何一部有关历史的剧目,我们都会遇到这样问题,艺术感觉和历史事实之间的平衡让人左右为难。如果一味地遵循历史真实,艺术工作者的创作手脚就会被束缚住,所以必要情况下,我们只能妥协或让步。” 王潮歌还自揭伤疤说:“吹毛求疵地讲,值得商榷的地方恐怕不止这个黄色幔伞。例如歌剧《秦始皇》用的大鼓,那个朝代哪里可能有呢?谭盾在音乐中使用的那些民间音乐素材,和我们大多数人了解的所谓秦腔也还是有距离的吧。但为了追求完美的艺术感觉,这些元素拼凑起来又有何不可呢?” 在座观众心存疑虑 《秦始皇》制作人员吐了一番苦水,但还是不能获得所有人的认可。在座一位不愿披露姓名的上海音乐学院老师认为:“歌剧是综合艺术,音乐可以借鉴,舞台表演可以借鉴,但是道具不应该出现大的偏差。毕竟歌剧不是电视剧的戏说,虽然《秦始皇》耗费巨大,但是细节的疏忽也许会授人以柄。” 谭盾为该剧写的音乐令人相当期待,但还是有部分观众对歌剧整体效果心存疑虑:“《图兰朵》是欧洲流传的故事,牵涉到了中国公主,是西方人演给西方人看的。可是《秦始皇》毕竟是我们中国土生土长的故事,这两者有着本质差异。现在虽然是全球化的时代,但中外观众在文化传统和欣赏习惯上的客观差异无法回避。” 目前《秦始皇》在上海只是进行第一轮试排。在这个讲座上率先曝光的只是舞台效果图片,只有等到12月21日在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举行世界首演时才能一睹该剧全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