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梁启超美学研究的拓荒之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6日06:05 光明网

  

梁启超美学研究的拓荒之作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文化史上的一座学术昆仑。20多年来,已有不少研究者开始对他进行研究,但真正能够走近梁氏的却并不多见。尤其是梁启超美学思想,更是一直处于被遮蔽被忽略的状态,几乎是梁启超研究的一个空白。金雅的新著《梁启超美学思想研究》知难而进,从发展脉络、主要范畴、文艺美论和价值与启迪等四个方面对梁启超美学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阐释,揭示了梁启超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从一定意义上完成了梁启超美学思想的完整建构。金雅的一这研究成果,得到了同行权威专家的高度评价,认为是
“我国系统研究梁启超美学思想的第一部著作”(王元骧序)。

  综观全书,该书对梁启超美学思想的研究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色:

  其一,整体观照的研究方法。对一个历史人物的研究,最忌断章取义。既往对梁启超学术思想的爬梳,由于受政治因素的影响,论者大多只注意梁氏前期的比较激进的思想,而且主要是对梁氏文学思想进行研究,梁启超后期的思想被人为地遮蔽,驳杂丰厚的梁启超学术思想也被简单化了。金雅的梁启超研究则有意识地运用一种整体观照的方法,她自始至终把梁启超前后期作为一个生命整体来考察,对梁启超美学思想发展的来龙去脉特别是其前后期思想演变的内在逻辑作了系统的梳理。整个研究虽然侧重的是梁启超美学思想,但她也并没有把梁氏美学理论和他的其他学术思想孤立开来,而是很好地探讨了梁氏美学与其哲学观、文学观、历史观、教育观乃至政治观的内在关联。最为关键的是,金雅还力图把梁启超美学思想这棵参天大树还原到它所生成的近代文化土壤中去,激活其生命本性。对梁氏美学的评价,也是在整个中国美学史的视野中尤其是在古今中西文化传承与交汇的大环境中去进行言说。这种整体观照的方法,无疑有助于对梁启超美学思想的深入理解和诠释,更有助于对梁启超美学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当代意义特别是理论局限的清楚认识与辩证分析。

  其二,勇于拓荒的研究气魄。如前所述,梁启超去世几十年来,梁启超美学思想一直是一块无人开垦的处女地。这个中原因,固然是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以政治倾向取代学术研究的学术风气有关。然而,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那就是由于梁氏是近代学术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在政治、历史、文学、哲学、教育等诸多领域均有涉猎,著述有1400多万字,而梁氏美学思想大多是散落在这些纷繁复杂、且极不成体系的学术著述之中,倘若要对梁启超美学思想进行研究,非得披沙拣金,目光如炬,这可能也是导致研究者们要么望而却步要么浅尝辄止的一个主要原因。金雅则有一种勇于拓荒的研究气魄,她历时数载,精研细读梁启超的所有著述,从纵向、横向两个维度,把梁启超美学整合成一个以“趣味”为核心,以“情感”为基石,以“力”为中介,以“移人”为目标的趣味主义人生论美学思想体系,第一次系统地将丰富芜杂的梁启超美学思想进行了完整的勾勒。虽然她的研究中肯定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比如对梁启超与同时期其他美学家的比较不是很多等,但其这种敢于在学术研究中攻坚的勇气及其所取得的研究实绩,却是为不少同行专家所公认的。

  其三,立足当下的研究思路。我们对美学历史资源的挖掘爬梳,最后的目的都是为了对当下美学发展提供借鉴和启思。金雅对梁启超美学思想的研究,绝非仅仅是为了研究而研究,她有一种鲜明的当下意识。全书凡四章的篇幅,前三章从纵向梳理、横向阐释和文艺美论重点解读三个方面,对梁启超美学进行了点面结合的具体阐述,至此,梁启超美学已经轮廓毕现,独成体系了。在此基础上,该著的第四章《梁启超美学思想的价值与启迪》又专门探讨了梁启超美学思想对21世纪美学发展的意义也即梁启超美学研究的现实意义,指出了梁启超美学理论的贡献与局限及其当代启示。观今宜鉴古,鉴古也是为了观今,我们对史料进行爬梳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深入揭示其现代意义。金雅的这种研究思路值得称道。

  曾有学者指出,中国美学研究现在正处于一个自我深化的新阶段,其具体途径有:化宏观为微观,走出通史情结,重新回到具体、实证的专题研究,重新做断代史、专题史的研究工作,等等。金雅教授的《梁启超美学思想研究》就是一种比较成功的微观的、具体的、实证的专题研究。目前,我国美学研究并不容乐观,过于注重对西方美学理论的借鉴,理论研究脱离生活实际和艺术创作实践,美学理论过于抽象玄奥,缺乏原创等等,要根本改变这一状况,就需要我们广大美学研究者都具有一种脚踏实地、立足当下的研究作风和深入挖掘民族美学资源实现中西融会的人文精神。

  《梁启超美学思想研究》金雅著商务印书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