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南师附中建成南京鲁迅纪念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8日08:48 南京报业网

  【金陵晚报报道】□金陵晚报记者李学芹

  今年是鲁迅诞辰125周年、逝世70周年。昨天,南师附中成立“南京鲁迅纪念馆”,成为全国第6所鲁迅纪念馆。鲁迅独子周海婴、儿媳妇马新云及其长孙周令飞出席了开馆仪式。

  鲁迅在矿路学堂有两个一直相交密切的同学张协和、顾良,他们曾与鲁迅一起前往日本留学,两人都是南京人,张协和上世纪50年代时,还在南京生活过。受鲁迅后人及南京鲁迅纪念馆的委托,本报今起开通鲁迅友人(或其后代)寻找热线:84686500,凡知道线索的读者,敬请与本报联系。

  鲁迅曾在“南师附中”读过书

  南京鲁迅纪念馆为何花落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呢?昨天,南师附中校长王占宝的一番话解除了记者心中的疑虑。原来,该校的一隅,是江南陆师学堂的旧址,鲁迅就是从那里毕业的。鲁迅可以说是从南师附中这块土地上走向全国、全世界的。

  鲁迅是怎么来到南京的?他在南京的求学生活又是怎样的呢?除了空间上的重合,南师附中与鲁迅还有哪些渊源?为此,记者采访了鲁迅的独子周海婴、南京鲁迅纪念馆馆长徐昭武、上海鲁迅纪念馆副馆长王锡荣等人。

  怀揣8元盘缠来宁求学

  1898年5月1日,17岁的鲁迅因为家境困顿,毅然抛弃了读书应试的“正路”,带着母亲筹集的8块钱盘缠离开故乡绍兴,5月7日来到了南京。最初,他寄宿在叔祖周淑生家,周淑生当时任江南水师学堂汉文教习兼管轮堂监督。5月下旬,鲁迅考取了不用交学费的洋学堂——江南水师学堂,成为管轮班试习生。

  江南水师学堂坐落在仪凤门,即兴中门内,也就是今天的中山北路346号。该校创办于1890年,分驾驶、管轮、鱼雷3个班。周淑生觉得自家子弟进洋学堂当兵不太好,至少不宜用家谱上的本名,便利用“百年树人”的典故,给鲁迅改名为周树人。

  转学到“南师附中”

  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功课简单,等级森严。高年级学生压制低年级学生,水师大堂上还有军令,可以将学生杀头。鲁迅觉得周围“乌烟瘴气”,非常不满,于是在当年10月中旬就退学,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路学堂。新学校位于三牌楼和会街与校门口之间。

  鲁迅就这样来到了现今南师附中的土地上。徐昭武解释,南师附中后门边有条马路叫做校门口,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经多方考证,终于弄清那里原是矿路学堂的校门口,南师附中后门一带就是矿路学堂的旧址。南师附中曾叫鲁迅中学南师附中与鲁迅有着不解之缘。历史的机缘把这所百年名校与鲁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1967-1977年,南师附中曾经更名为鲁迅中学,它创办的民办学校也叫南京国际树人学校。

  南师附中对鲁迅先生的研究起步较早,设有鲁迅研究室,树鲁迅塑像,建有鲁迅园。2004年,南师附中校友、北大博导钱理群教授回母校,向高中生讲授了40天的鲁迅作品。南师附中所编写的《中学生鲁迅读本》已经成为江苏省高中选修课教材。

  隔代遗传长孙犹如鲁迅再生

  开馆仪式9点开始,记者提前了半个小时到达会场。一进南师附中艺术中心的音乐厅,印象中的鲁迅竟然活脱脱地坐在人群中,而且笑容可掬。“像,真是像,尤其是嘴唇上方的那抹胡须,简直就是鲁迅的翻版。”在座的人都这样感慨。附中的老师赶紧介绍,他是鲁迅先生的长孙周令飞,旁边的是他的父亲周海婴先生……

  祖母许广平非常喜爱这个长孙,她跟儿子、儿媳商量,把长孙取名为“令飞”,那是鲁迅早年的笔名。或许真的是心灵感应,令飞越长越像鲁迅。海婴夫妇平时上班就把令飞放到全托班,周末接回来后,就由祖母带着,那时许广平患有糖尿病,国家每个月配给30个鸡蛋,很长一段时间,鸡蛋都是祖孙俩一人一半吃,海婴抗议也没有用。马新云透露,为了带令飞,婆婆甚至还戒了烟,由此可见她对这个孙子的疼爱之心。

  令飞没有“正经”地上过大学,可他一直没有离开过大众传媒。最初,他在部队里担任摄影记者,1979年转业后,到日本上了一年语言班后,就进入富士电视台进修,后来又到台湾发展。这些年里参与策划、执行了众多大型舞台艺术、影展活动。

  2002年,令飞从台湾回大陆发展,与父亲一起成立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这是一个非企业性质的文化结构。

  令飞称,他目前的主要重任就是到全国各地普及鲁迅精神、鲁迅文化。如每年都要举办鲁迅学校交流会,向这些学校的青少年颁发鲁迅文学奖。此外,他正在策划鲁迅故事剧的巡回活动。此故事剧集朗诵、评说、话剧的特点于一体,分成3个篇章:浙江潮(从鲁迅的童年故事一直到弃医从文);两地书(鲁迅与许广平的爱情故事,地点包含北京、厦门、广州);民族魂(鲁迅在上海的最后10年)。尽管准备了3年,目前剧本仍在创作阶段。他对将来的成功充满信心。

  (编辑豆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