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于坚:图像和文字背后的真实世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8日11:19 新京报

  

于坚:图像和文字背后的真实世界

  《暗盒笔记》于坚著

  中信出版社2006年4月版

  定价:35.00元

  

于坚:图像和文字背后的真实世界

  诗人于坚,著有《对一只乌鸦的命名》等。

  

于坚:图像和文字背后的真实世界

  相关阅读:《于坚的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12月版

  于坚说,自己也许是一个天生就喜欢漫游的人。从年轻的时候开始,他就经常在云南大地上漫游、步行。

  这种出游不是今天意义上的旅游,而是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暗盒笔记》就是他近些年在世界的一些地方,主要是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漫游后的图片记录和思考———他用图像为我们“拍”下了全球化时代背后的日常生活的各种场景,而文字则是他对图像以及图像背后生活的思考。对于坚来说,照片和文字都只是一种语言符号,他的思想通过它们展开。

  草根才是真实的世界

  澜沧江—湄公河沿岸的世俗烟火,巴黎、哥本哈根的异域风情,云南、宜良的古朴生活……于坚在行走中,将他的镜头对准了从他身边掠过的普通人的生活,没有什么波澜壮阔,也没有什么永恒不朽,图像中所展现出来的都是那些组成平凡生活的日复一日的瞬间。

  “我不从审美的角度看世界,我所拍摄的是一个正常的、普通人看到的世界。”有人说,于坚的镜头捕捉的都是草根生活,但那正是于坚眼里的世界。他说,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本身就是由草根组成的,草根生活并不是隐藏在黑暗中的,它组成的是我们最真实的生活。

  “我只是拍下了一部分人视而不见的东西,我选择它们并不是因为它们美,而是看它们是否能够感动我。世界本来如此,今天蒸蒸日上的现代世界倒更像是天外来客。”于坚说。

  也正是因此,偶然跃入湄公河沐浴的女子,巴黎街头招揽客人的餐厅服务员,90余岁的三峡老船工便纷纷走入了《暗盒笔记》中。

  通过他们,我们得以知道,于坚眼里的世界。

  照片是看世界的方式

  长久以来,我们总是说照片是历史的一种证明。但于坚却说照片是虚构的,“它是生活的假相。”于坚认为,图像拍下来的只是世界的一个切面、一个点,但我们的世界和生活不仅仅只是一个切面,它是一个有空间、有声音的整体。如果虚构,何以还要频频举起照相机?如果虚构,那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这些照片还能告诉我们什么?

  “照片、文字都属于一种语言,但语言不是世界本身,语言只是世界的隐喻。”于坚认为,语言所阐释的是我们对世界存在本身的看法,而并不是世界本身。所以,照片并非存在本身,而只是存在的痕迹。“通过照片,我告诉读者的是我在我的时代里在想什么,在思考什么,如何理解世界。”简单地说,在于坚看来,图像和文字都不是他所看到的世界本身,而只是他看世界的一种方式。

  “我只是想通过这些照片和文字,让读者知道我在思考着什么。照片是我看的痕迹,文字是我思考的痕迹。”于坚不是要告诉读者世界本身是什么样子,他要讲述的其实只是他所理解的世界,但这已经足够。

  我们需要怎样的世界

  《暗盒笔记》中有这样一个容易让人忽略的细节:于坚的一些照片和文字关注的都是那些即将消逝的世界,比如老挝琅勃拉邦古老的生活方式、三峡的老船工、小街边的炒货摊。阅读《暗盒笔记》,似乎时光倒退了十年,甚至是二十年,似乎都市的现代化、世界的全球化都未曾发生,时间都停留在了于坚所拍下的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那街边的转角处以及那些破旧的房顶上。

  “人们自以为是地认为,现在所谓的现代化就是最好的东西。但我却不这样认为。现代化真的就是我们社会发展的未来命运吗?这是我一直想思考的问题,也是我想通过这本书,让读者也思考的问题。”于坚说。他在行走的过程中,内心一直被某种危机感所笼罩,“最后的……最后的……”一直是他最强烈的感受,但这些“最后的”并不是最坏的世界,相反,它们一般来说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的世界。

  那些即将消逝的东西是否最美好?我们也许并不能给予一个确切的答复,但至少从于坚的照片和文字中,我们却看到这样一个现实:现代化正在一步步地消解甚至吞噬原有的一些东西。而这种消解和吞噬是否是我们所需要的?现代化是否像我们以为的那样美好,只有正面作用?这是于坚提出的问题。

  如今的中国已经和过去五六十年前有天壤之别,未来的蓝图被不停地描绘,“但当现代化全面统治我们生活后,它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于坚说,他担心有一天现代化的指标都实现了,但我们却完全丧失了存在感。“当北京都是宽阔的大街,现代化的高楼时,我们的生活环境却越来越恶劣,人与人之间关系越来越冷漠,人们成为马尔库塞说的那种单向度的空心之人,那我们要这些现代化干什么?”于坚说。《暗盒笔记》的编辑李波说,于坚在为大地招魂,也许正是如此。

  于坚说起这个问题的时候,听得出他言语之中的困惑。他说现代化是基于西方的身体和理想,被西方世界设计出来的图纸,而中国世界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好像没有真正地想过,不是从意识形态上,而是从存在感,从身体、心灵的角度。他说,希望读者在阅读完《暗盒笔记》后,也能想想这个问题。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世界?于坚反复地在《暗盒笔记》中问自己,也将这个问题抛向了我们。

  □本报记者 甘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