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春日不出游,惟恐是痴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8日13:59 新京报

  

春日不出游,惟恐是痴人
春日不出游,惟恐是痴人

  当朋友的MSN名字改为“春日不出游,惟恐是痴人”时,被困在办公室的我内心正滋长逃离的欲望。已经被按部就班的城市生活格式化的人们,谁不渴望旁逸斜出至城市围墙之外呢?在这种低迷的状态下,翻阅旅游地理类杂志是最合适不过了。

  在同类杂志中最惹人喜爱的自然是《时尚旅游》。这本近300页的杂志放在手上沉甸甸的,但读起来却十分轻松有趣。4月份的杂志有两个专题值得关注,一个是随刊附赠的“2006年德国世界杯旅行手册”,另一个是专题“ACTIVETRAVERLER一生的动感旅程”。体育与旅行似乎具有天然的亲缘关系,旅行更像一种非正式的体育活动。旅行与体育的大胆联姻催生了本期的“世界杯旅行手册”,对广大的体育迷和驴友们,这是不容错过的实用手册。比较而言,另一个专题“一生的动感旅程”无疑是一个动人的策划,但策划人却只给了这样一个宏大专题20页的篇幅,20页怎么能包容得下从摇篮到坟墓的旅行呢?

  不过,专题中每一人生阶段的旅行提示中,充满了很多温暖人心的文字。这正暗合了《时尚旅游》杂志的暖色基调。

  同是时尚集团旗帜下的《华夏人文地理》带给我们的则是不同感觉。本月的封面报道是“地震:下次我们躲得开吗”,同期的相关专题还有“切尔诺贝利惊魂20年”。

  前者纪念的是30年之前的唐山大地震,后者祭奠的是20年之前切尔诺贝利核泄漏悲剧。它们都是与美国《国家地理》版权合作的特稿,在中美同时推出。国内的同类媒体似乎对这两个重大事件表现得异常冷漠,由此也反衬出美国《国家地理》的恢弘气象。在这样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将地理概念延伸到“旅游”、“探险”和“猎奇”之外的空间,就是一种富有理想的文化担当。本期的《九寨之变》同样值得关注,在汹涌的游人退去之后,九寨沟显露出微妙变化。去九寨沟旅游的有心人或多或少都能意识到,客流量过大对环境本身带来的难以承受之重。本期的报道将游客的这种心态放大,这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华夏人文地理》这期的冷酷色调并非常态,而对《中国科学探险》这本“探险”杂志,读者感觉到更多的则是苍凉、荒芜和野蛮的氛围。3月份的杂志封面专辑集中关注了西藏的“那曲”,西藏是一个蕴藏无限的旅行和冒险的场所。那曲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处于青藏高原的腹心地带。辖内的羌塘自然保护区盛产藏羚羊。该保护区与电影《可可西里》里的自然保护区齐名。联想到这一点,会不会激发你探索一下那曲的好奇心呢?可惜的是,权威研究人员研究证明,包含那曲在内的整个青藏高原将成为下一个沙尘暴的源地。

  北京的沙尘暴一直很严重,但这并阻止不了人们外出的脚步。从1月到4月为期三个多月的“文艺复兴展”,丰富了2006年意大利文化年的内涵,四月的《文明》杂志的封面专题聚焦于此:“文艺复兴:巨人迭出的时代”。

  这个展览展现了六个世纪意大利艺术中所反映的人和人的世界,从米兰到罗马、从威尼斯到那不勒斯、从十三世纪晚期到新古典主义,这是一次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杰作的巡游。在目醉神迷的间歇,你的内心是否响起了一个低低的声音:“我们这个时代的巨人哪里去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