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经典延续靠发展而不是颠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0日09:37 北京日报

  

经典延续靠发展而不是颠覆

  本报讯(记者贾薇)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的著名话剧《小市民》昨晚在天桥剧场首演。该剧由来自斯坦尼体系发源地的莫斯科契诃夫艺术剧院演出,舞台呈现的却与印象中的现实主义就是一片生活完全不同,编导者继承传统但不拒绝新元素的做法给中国戏剧同仁上了一课。

  《小市民》创作于1905年苏联大革命前夕,作者高尔基希望借助剧场的力量焕发民众的革命热情。剧中的台词量非常大,这一点对于仅靠字幕了解剧情的观众来说有些困难,特别是戏中戏的情节更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是,演员深刻的内心体验却通过他们扎实的表演功底传达给了观众。因循守旧的小市民别斯谢苗诺夫对一双儿女的舐犊之情,别斯谢苗诺夫的养子、代表着新兴工人阶级的尼尔的热情,都深深打动了观众。

  昨晚,不少观众都是怀着近乎“朝圣”的心理走进剧场的,他们很想看一看正宗的斯坦尼表演体系是什么样?结果却很是让他们感到出乎意料,正如莫斯科契诃夫艺术剧院经理所说:“如果你认为斯坦尼是一成不变的,那么你就错了。”《小市民》中演员的表演遵循了斯坦尼体系的原则,强调内心体验,强调生活的真实,但是同时也借用大量新的元素,像乐队的现场伴奏、表演的间离效果、象征性的手段等等,使这出近百年历史的老戏更容易为现代观众接受。

  俄罗斯戏剧文学专家童道明1958年曾在俄罗斯看过该剧的演出,但昨晚感受却完全不同。他说:“这是全新的创作。过去这个戏的阶级色彩比较浓,对小市民别斯谢苗诺夫夫妇是持批判态度的,但我们今天看到这一对老夫妇是值得同情与理解的,他们对儿女那份爱甚至是令人感动的。以前描写父子两代人的冲突用了生活手段,这一次则采用了戏剧手段。原来上半场结尾用的是《马赛曲》,现在变成了俄罗斯的民间音乐,反而更好地表达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其实,在我们的戏剧舞台也有不少类似对经典名著的解构,但是多数都离原作精神相去甚远,有的甚至是面目全非。《小市民》让我们看到了对经典的延续和发展,而不是颠覆。RJ078刘平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