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让博物馆更贴近民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3日03:36 光明网

  国外博物馆巡礼在布拉格,除了老城广场、查理大桥和布拉格城堡这些脍炙人口的景点外,还有一座建筑物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坐落于市中心的地标性建筑——民族博物馆。这座新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主体建于19世纪末,矗立在著名的瓦茨拉夫广场一端地势高起的山坡上,居高临下,气势恢宏。

  起初,于1818年创建博物馆的斯特恩伯爵只是展出私人收藏的自然类藏品。后来在

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捷克人决定建造自己的博物馆,才有了今天的宏伟建筑,它不仅外观壮美,还体现了捷克民族追求自强与自我认同的民族精神。在这个意义上,民族博物馆已不仅仅是陈列展品的场所,也是整个民族凝聚力的象征。民族博物馆于1949年收归国有,并与分散于市区的其他数座博物馆一并统称为新的“民族博物馆”,它们包括历史博物馆、自然科学博物馆、亚非拉文化博物馆、音乐博物馆以及图书馆,藏品共达一千四百万件。

  步入民族博物馆大厅,你立刻会被这里强烈的艺术氛围所吸引,拱形屋顶层次分明,回廊雕刻圆润细腻,廊柱高耸,壁画精美,仿佛置身高雅的艺术殿堂,无怪乎这里每晚都举办各式各样的室内音乐会,观众就坐在四周的楼梯上欣赏表演。迈步登上二楼,倚墙陈列的是雕刻得栩栩如生的捷克历代名人像,这些雕像不仅是极为出色的艺术品,更是活生生的历史教材。记者就看到一位老师领着一群中学生逐个到雕像面前讲解并提问,如果学生回答出色,就会得到同学们的一片掌声。

  博物馆举办的常年展览主要有宝石、矿石、动植物标本和捷克历史展,而最重要的展厅则留给临时展览,每2、3个月变换主题,“人类与水”、“足球史”、“捷克新闻记者”等各领域的展览一年四季吸引着热爱知识的人们经常前来。为吸引更多市民,民族博物馆还把每月第一个星期一定为“免费开放日”。

  对每一位布拉格的游客来说,参观诸多建筑精美、主题各异的博物馆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大餐,民族博物馆无疑是其中的“主菜”。而对于布拉格市民来讲,每年6月的“博物馆之夜”就是饕餮盛宴了。这一天全市所有博物馆均免费开放至凌晨1点,同时举办各种讲座普及知识,还有免费大巴穿梭于各博物馆之间。民族博物馆也不例外。每年此时,人们身着盛装,赶赴一道道文化盛宴,脸上洋溢着获取知识的幸福。记者也能于活动中感受到博物馆文化带来的愉悦和让博物馆更贴近民众的良苦用心。

  提出博物馆亲近公众概念的是民族博物馆的馆长鲁凯什先生,你很难想象,鲁凯什先生今年只有31岁,而四年前他开始当馆长的时候,才27岁,是个刚毕业不久的查理大学历史系学生。鲁凯什一赴任就着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提出民族博物馆的主要任务——“收集展品、科学研究以及向公众展示捷克的民族文化遗产”三样缺一不可。经过几年的改革,民族博物馆已经重新焕发了青春。最近,他又针对很多人认为博物馆是一些白胡子老学究做学问的地方,提出“博物馆年轻化”的建议,认为应该让更多年轻人走进博物馆,慢慢培养观众群,在提供知识的同时寓教于乐,使博物馆更多地面向普通参观者,而不只是专家。

  

让博物馆更贴近民众

  图为坐落于市中心的捷克民族博物馆主楼。任鹏摄

  (本报布拉格5月22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