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国宝人面鱼纹盆6月9日西安半坡博物馆展览(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5日10:55 新华网

  

国宝人面鱼纹盆6月9日西安半坡博物馆展览(图)

  国宝人面鱼纹盆6月9日西安半坡博物馆展览(图)

  

国宝人面鱼纹盆6月9日西安半坡博物馆展览(图)

  复制的人面鱼纹盆(右一)静静地陈列在半坡博物馆里

  它是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祖先留给我们的礼物,它那神秘而意味深刻的“人面鱼纹”一直吸引着人们关注。这个50多年前离开陕西的“游子”什么模样?有着怎样的经历?神秘的图像究竟有什么含义?让我们一同期待它的归来……

  在外漂泊半个多世纪的人面鱼纹盆终于敲定了“回娘家探亲”的日期。为配合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经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批准,由半坡博物馆和华商报社联合主办的人面鱼纹盆回乡展将于6月9日在西安半坡博物馆举行,历时一个月。

  人面鱼纹盆离陕半世纪

  在昨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西安半坡博物馆馆长张礼智自然是格外高兴。他表示,这是人面鱼纹盆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离开陕西后首次回陕并公开亮相,此举对激发人们热爱陕西、关注陕西的文物工作具有特别的意义,同时也给市民近距离欣赏国宝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对于人面鱼纹盆,人们并不陌生,因为翻开中学历史课本就有相关的介绍。据介绍,半坡遗址在1954年~1957年的发掘中,共发现了7件绘有人面纹的陶器,两件较为完整,其中一件便是这次即将展出的人面鱼纹盆,该盆现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内。人面鱼纹盆盆高16.5厘米,口径39.5厘米,在陶盆内壁,绘有对称的两个人面和两条鱼纹,该器物1955年被发现,出土地点在半坡遗址居住区内,这也是半坡遗址首次发现完整的人面鱼纹这种彩陶图案。

  张礼智说,人面鱼纹也是国内最早发现的彩绘人面纹,其巧妙的构图和神秘的内涵,一直为世人所关注。上世纪五十年代负责发掘半坡遗址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发掘工作结束后,把部分文物标本(包括此件文物在内)带回北京,使半坡遗址的少部分文物精品离开陕西。

  “国宝级”文物受特别保护

  记者了解到,彩陶在任何一个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数量都很少,保存完整或可复原的器物就更显得弥足珍贵。目前所知,国内发现人面纹的遗址不超过10个,所发现的近30件人面纹中,保存完整或可复原的也只有10件器物。因此,人面鱼纹盆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属“国宝级”。

  据悉,人面鱼纹盆将于6月9日-7月9日在半坡博物馆第四陈列室里向公众展出。半坡博物馆准备了陈列专柜以及四个展板介绍人面鱼纹盆的历史。

  对这件“国宝级”的文物采用何种方式、何时运送至陕西,有关方面相当谨慎,暂时没有透露任何消息。记者了解到,去年保存在国家博物馆的司母戊大方鼎回到河南安阳“省亲”时,有关方面就派了4辆警车全程护卫。

  返乡故事

  

  可以“探亲”不能“定居”

  

  人面鱼纹盆可以说是半坡遗址的灵魂。时隔半个世纪后,“灵魂”终于要回到她的母体,哪怕是短暂的停留,其意义依然非常深远。相关人士表示,人面鱼纹盆重回故里故事多多,耐人寻味。

  是国家博物馆的“台柱子”

  

  人面鱼纹盆离开西安半个多世纪了,很多文物专家都很难一睹其庐山真面目,普通群众更是难以接近这件稀世国宝。半坡博物馆副馆长张希玲说:“我在半坡博物馆工作20多年了,也没有见过人面鱼纹盆的真品。”

  大家都很关心:这么多年,人面鱼纹盆,你在他乡还好吗?

  国家博物馆(2003年,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基础上建成)藏品保管一部主任关双喜说,人面鱼纹盆在国家博物馆“生活”得很好,而且享受着特殊待遇。据介绍,国家博物馆目前共有40多万件藏品,一级品仅有2000多件,人面鱼纹盆就是其中之一,是史前类展品的“台柱子”。

  国家博物馆专门为这些国家一级珍贵文物设立了一级库房。据了解,50多年来,人面鱼纹盆出过十几回国,每次展出都非常风光。

  返乡“探亲”未设保证金

  

  据了解,安阳市去年以借展名义将离开故土50多年的司母戊大方鼎请回安阳时,国家博物馆开出了巨额保证金。那么人面鱼纹盆此番返乡是否也有巨额的保证金?关双喜做了否定的答复。据悉,这主要是因为人面鱼纹盆出自半坡遗址,出于情理和对陕西的信任,这次没有设立保证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