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评论:教授暴富背后“炒作”的价值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6日15:22 南方网
  上海青年报网络版 卢荻秋

  55万册首印!14%版税!折合首印稿费高达180万元。前日,在央视开讲《汉史》、《三国》而名噪一时的平民教授易中天,将其书稿《品三国》的第一部,以无底价公开招标的形式寻得买主。此举震动国内文坛和出版界。

  从来没有一名教授仅靠讲稿拍卖即获得如此高的报酬,易中天无意中成了学术圈内

一夜暴富的代表。业内人士纷纷摇头,认为一部带有学术味的书稿能够首印55万册,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出版社想不亏本都难,更不要说赢利了。言下之意,是出版社在“炒作”。笔者相信业内人士的判断,同时对用市场运作的手法“炒作”学术传播的做法表示赞同。

  当前文化市场中,文化产品存在着通俗读物、学术著作等区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在书店柜台上并肩而立,表面上看和谐共处其乐融融,实际上却是隔膜得很,依然存在着“意识鸿沟”:精英学术如在云端里坐,不食人间烟火,拒普通百姓于千里之外;文化快餐粗鄙无行,三句话不离食、色、性,过分迎合人之生理欲求。如何让“阳春白雪”进入寻常百姓家,让“下里巴人”浸透文化的蕴涵,则是需要下大力气去解决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人们受得了商人、歌手一夜暴富,却不一定经得住学问家大笔赚钱的刺激;受得了盗版、剽窃糟蹋文化的猖狂行为,却不一定经得住“学术精品”经市场炒作而传播的观念冲击。说穿了,这是一个观念问题,也是一个习惯问题。因为,一直以来,人们将学术问题过分崇高化,以至于不明所以却甘愿顶礼膜拜,不能接受学术走下神坛的事实。其实,再高深的学术,也要落脚到促进社会发展上来,落脚到提升与完善人的素质上来。因此,学术走入民间,本来就是理所当然的。关键在于怎么走?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好,主要原因是观念更新不够。

  藏在深阁的学术研究是个人的,而要将“个人学术”转化为“社会学术”,必须打开学术之窗、推开学术之门,换上现代人的行头,露出大众化的笑脸,才能真正走入社会,融入大众。从这个意义上讲,易中天的“一夜暴富”无疑具有强烈的示范和引导意义,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众对于学术的强烈需求。 (编辑:付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