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北京798 在艺术中重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6日16:31 光明网

  

北京798在艺术中重生

  昔日的车间已成为艺术家的天地

  斑驳的红砖墙上,各种风格迥异的涂鸦与艺术活动招贴相映成趣;破旧的厂房里,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在倾泻的光线下生机勃勃。这就是原先的北京798工厂、如今的各种艺

术流派和作品的汇聚之地,它已成为北京市6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

  ●从破旧厂房到时尚艺术区

  位于首都机场高速公路东南侧大山子的北京798工厂,原是上世纪50年代初苏联对中国的援助项目之一,占地约2万平方米。其建筑设计秉承了包豪斯风格,无论从面积还是建筑风格来说,当时在亚洲都是首屈一指的。然而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798逐渐荒寂。

  就在798即将被人遗忘的时候,其闲置的厂房、低廉的租金,引起了一些艺术家的注意。他们惊喜地发现,这里空旷厂房内10多米高的挑空、1/4球状的屋顶,再加上充足的光线与安静的环境,是进行艺术创作的绝佳地方。

  自2002年起,不同风格的艺术家纷至沓来,798的知名度也因此不断提高。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它从一个破旧的工厂摇身一变,成为当今北京的一个时尚艺术区,不仅本土艺术家视若宝地,大批的国外艺术工作者也慕名而来,纷纷在这里开设画廊。798迅速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等的聚集区。目前798已经拥有60余家此类场所。

  2003年以来,世界各大新闻媒体纷纷对北京798进行了报道。一时间,以LOFT(仓库)式生活方式为主要标志的798在国内外声名鹊起。

  ●不同风格种类艺术汇聚之地

  4月29日,为期3周的2006北京大山子国际艺术节在798艺术区开幕。视觉艺术、建筑设计、影像、电影及录像、多媒体、行为艺术、音乐、表演与戏剧等系列艺术活动一时间热闹非凡,有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的艺术家和10余万观众参与,不同风格、不同种类的艺术作品在这里得到一一展现。

  华裔画家赵建海的环形画廊以玻璃作为主要建筑材质,让人备感新奇。他这次展出的作品整齐有序地挂在玻璃上,这是一个关于毛主席语录的系列。作品均以红色为底,上半部分完全相同,都是毛泽东头像以及“read Chairman Mao's book(读毛主席的书)”字样,下半部分则是不同的商业标志及其口号。

  赵建海上世纪60年代出生于中国,现任美国旧金山艺术委员会专员,曾于2001年在长城展示长达万米作品“奥运龙”而备受世界关注。他说,“我经历过‘文革’,那段记忆对我影响极大。当我到美国的时候,接触到的都是商业符号和消费文化,这时我脑子里却总是不断出现毛主席语录里的句子。”于是,他将东西方文化巧妙地融合到一起,如以惠普品牌为主题的作品“Read Chairman Mao's book,invent(读毛主席的书,创造吧!)”,风味别具一格。

  前来画廊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其中有两位来自瑞士的客人对赵建海的作品赞不绝口,当即买下了其中一幅。

  ●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一家名为“蓝画廊”的女主人Amy原本打算去德国柏林发展自己的艺术事业,却意外地发现了798这么一块宝地,在反复权衡之后,她决定留下来。

  “我的很多德国朋友都跟我说,北京有798,你还到德国来做什么?”Amy很庆幸当初听从了朋友的劝告,并且对798的蓬勃发展的势头毫不怀疑。

  事实证明,Amy的选择是正确的。北京市政府今年已决定,将投资1.5亿元人民币,将798艺术区打造成北京市6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同时,由于798的成功效应,相邻的797、799厂区也在开发当中。

  Amy对798和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她在自己画廊门口立了一块“公车站牌”,只要仔细一看站名,人们便会会心一笑:原来这趟798路“公共汽车”从美国纽约苏荷区出发,途经英国伦敦东区、德国柏林西莫大街等著名艺术区,最终到达了中国北京——大山子798。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