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家庭是天下最好的学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30日08:23 东方网-文汇报

  巴尔博士的教育理念

  巴尔博士曾经在波士顿做过牧师,后来在塔夫脱大学任神学教授,他辞职后开始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受到了普遍欢迎。他在塔夫脱大学任教时曾著有《家庭学校》一书。此书写于1921年,但现在毫无疑问已成为教育史上的名著了。巴尔博士在出书后曾收到几百封读者来信,这些来信无一例外地都请求博士在这方面继续深入研究,以使其教育理念得到迅速

普及。这样强烈的反响在教育史上是非常少见的,我们因此断定博士在早期教育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这一现象也折射出了我们的社会是如此缺乏早期教育的正确知识。现在,修订版的《家庭教育》也已经应读者的要求出版了。

  巴尔博士的《家庭教育》一书,主要是讲如何带给我们的孩子最良好的早期教育。

  巴尔博士认为,根据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的研究,人生来就具备一种特殊能力,但这种能力隐密地潜藏在人们体内,表面上看不出来,我们称这种能力为潜在能力,即人们常说的天赋。因此,天赋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认为的那种只有少数人才具有的禀赋,而是潜藏在每个人身体内的潜能。巴尔博士的教育理想就是要使儿童的这种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只要能充分发挥出这种潜在能力,人便能成为不平凡的人。遗憾的是,由于教育不得法,人们的这种潜在能力大都未能得到应有的发挥,这正是天才极少的原因所在。如何造就更多的天才呢?最重要的就是及早挖掘,并提供能自由发挥出这种潜在能力的机会。

  模式时期决定了人的一生

  那么,怎样才能发展孩子潜在能力呢?当然是尽早教育。但是这个“尽早”又早到什么时候呢?巴尔博士的经验是:“教育必须从出生那天起就开始。”

  刚出生的婴儿没有分辨能力,到三四个月,或五六个月时,就能分辨出母亲和别人的面孔,知道“认生”了。但他这时并不是对面孔的特征进行了这样那样的分析后才记住的,而是在反复的观察中,把母亲的整个面孔原封不动地印入到自己的大脑之中。婴儿的这种模式识别能力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对3岁以前的婴儿的教育,其实就是“模式教育”。这段时期,婴儿对面前多次重复的事物不会感到厌烦,所以3岁以前也是“硬灌”时期。

  婴儿依靠动物的直感,具有瞬间掌握整体的模式识别能力,这是成人远不能及的。婴儿的大脑处在白纸状态,无法像成人那样对事物进行分析,因此,可以说他具有一种不需要理解或领会的直接吸收能力。如果你不把你认为正确的模式经常地、生动地反复灌入幼儿尚未具备分辨能力的大脑中,他就可能会毫不分辨地吸收大量的坏东西,并影响到以后的成长,就像古谚说的那样:“从你小时候就可以看到你成人以后的样子。”

  孩子到3岁时,就已具备了成人的一些基本性格。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很多人,都能毫无例外地从他们身上看到他们3岁以前的生长环境,以及这种环境对他们性格的影响。所以,模式时期决定了人的一生。给3岁以前的模式时期的孩子“硬灌”些什么呢?大致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反复灌输语言、音乐、文字和图形等所谓奠定智力的大脑活动基础模式;另一方面则是输入人生的基本准则和态度。

  总的来说,生下一个健康的孩子,这只是父母们走出的第一步,以后的路更长,事情更琐碎,责任更重大。

  语言训练对开发大脑最有效

  巴尔博士始终认为,幼儿的语言教育是早期教育的第一步。语言是人类最有力的武器和工具,尽早掌握这门有用的工具,对任何一个幼儿来说都意义重大。巴尔博士反复强调这一点,他还强调说,在教孩子说话时一定不能过于随便,而要教给他最标准的发音和最清晰的词义。只有这样做才是最有效的,否则语言的教育就落不到实处而变得毫无意义。

  巴尔博士认为,一定要教给孩子规范而完整的语言,其实只要方法正确,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我们看到现在很多孩子话都说不规范,其实都是父母们没有尽早去教造成的。对孩子语言能力的训练要从幼儿的听力训练开始,从听父母说话到让孩子反复地跟着讲,不断地训练和纠正,孩子学会规范的语言就非常容易了。在教给孩子规范语言的时候最好教他书面用语,为长大后阅读和思考打下基础。巴尔博士认为,语言规范的孩子思维也比较严密。我们很难相信那些连语言都无法组织好的人能够快乐地生活和严谨地工作。所以与其给孩子瞎编一些没有道理的故事,还不如正经读一本好书给他们听更为有益。

  巴尔博士说,语言训练是最有效的开发孩子大脑的方式。因此,不仅要尽早对孩子进行规范的母语教育,还要尽早教孩子外语。巴尔博士早在自己的孩子3岁时,就教给他多门语言,比如希腊语、德语等等。

  教孩子知识时要见缝插针,比如吃饭或休闲时,要选择合适的题目来引起孩子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提问或者回答问题。所选择的题目应该非常灵活有趣,在吃饭的时候可能与食品有关,喝茶时可能与茶的传说有关。这样的教育非常有效,可以迅速激发起孩子对知识的兴趣。

  一切智慧的根源在于记忆

  巴尔博士认为,孩子今后能否取得成就,与孩子的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很大的关系。但在培养这些能力时不能对孩子进行机械训练,而应该采取一些灵活有趣的办法。

  一位科学家说:一切智慧的根源在于记忆。根据“用进废退”的原理,早期教育可以使记忆力发展的时间大大提前。尤其是婴儿时期,每天重复输入相同的词汇,不断地刺激孩子大脑里的词汇库,可以促使孩子的记忆力迅速发展。

  为了使孩子们牢记神话和《圣经》中的故事,巴尔博士常常把有关内容编写在卡片上,然后用有奖竞猜的游戏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后来他教儿子各国历史时,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

  在他的孩子1岁多时,如果他拿起某种玩具后开始聚精会神地玩,而不是拿起来就扔掉的话,巴尔博士就会及时夸奖他,并和他一起尽兴地玩。如果孩子想出了一些出人意料的方法玩玩具,就不光要表扬,还要鼓励他再想出几种方法来。

  以儿子阿道夫为例,他2岁的时候,母亲发明了一套吸引他不断把故事听下去的方法,那就是每次只讲一段,高高吊起孩子的胃口后,剩下的就不再讲了,让孩子自己去想象和补充。第二天,在讲故事之前母亲总要让孩子先说出他自己所补充的故事。因此,孩子总是竭尽所思对故事做出各种猜想。如果儿子猜中了,他母亲就高兴地拍掌,如果儿子没猜中,他母亲就夸奖说:“哎呀,我儿子编得比故事本身还好呢!”阿道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就在这种训练中被不断培养出来了。

  教会孩子如何花钱

  巴尔博士认为,从小对孩子进行严格的教育,也包括教会他如何花钱,这直接关系到他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巴尔博士把这种教育称作理财教育,它是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孩子素质的重要内容。

  他认为,理财能力是孩子将来在生活和事业上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少儿阶段就开始进行,做得愈早,效果愈佳。

  有的父母无偿地向自己未成年的孩子提供金钱,一味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花钱要求,放纵孩子的物质欲望,这只能助长孩子的恶习,当他们在成年以后靠自己有限的收入生活时,一旦需要作出影响自己经济境况的重要决定,他们就会显得手足无措,既缺乏决策能力也缺乏心理上的应变力。

  巴尔博士之所以给孩子钱,主要是让他们从小就学会计划,并且让他们了解劳动与报酬之间的内在联系。他从不会无计划地给孩子钱,而是像前面所说的那样,只在他做好了事情后才给他。

  巴尔博士发现,孩子在3岁左右就开始萌发出独立的自我意识,产生“我自己来”、“我会做”、“我能做”的表现欲望。所以巴尔博士在儿子阿道夫3岁时就开始对他进行与此相关的教育。

  这种教育与其他教育一样,对孩子来讲都应该是自然、适时的,能为他的成长提供必不可少的丰富养料,所以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在少儿时期不应该接触金钱是不对的。

  巴尔博士认为,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的目的并不仅是让孩子学会攒钱或方便他以后经商,而是要让他成为一个能干的、健全的、真正的人。

  在这一点上,基础品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应该教会孩子诚实。因为这关系到他将以一种什么态度去从事那些和钱财有关的活动,以及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由此带来的社会和公众的评判。

  记录下孩子的成长细节

  巴尔博士认为,教育者实施教育经过的记录非常重要,记录的内容可以涉及许多方面,包括孩子的进步和落后,他的各种表现、喜怒哀乐,甚至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点点收获和心得等等,就像记日记一样,应天天坚持。这样父母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孩子每一天的真实状态,教育会更加有的放矢,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同时教育者也可以根据这些记录,为自己的孩子度身定做一个成长计划,实际上也就是自己的教育计划。先制定大目标,然后在大目标下制定小目标,最后一一锁定。如果不去落实,所有的计划都是没用的。有的父母会抱怨这样做太过麻烦,其实,看到孩子成长所带来的快乐将远远超过记录带来的麻烦。

  举一个例子,你喜欢观察小动物或是植物的生长过程吗?我知道很多人有这方面的爱好。但细心观察自己孩子的成长一定会更加有趣。人生的感悟和成长,大部分都来自于对这些细微而又重大事情的体验。

  所以,任何人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必须要有热情、恒心和与之同甘苦的毅力,因为社会和法律对每个父母的教育方式并无约束,所以为很多做父母的人带来了绝对的自由,而绝对的自由往往会引起职责的松懈和道德的堕落。所以,马马虎虎把孩子带大和精心细致地把孩子教育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很多父母对自己的教育行为都放任自流,严重失职。所以,想要教育好孩子的人一定要先使自己充满信心,并坚持不懈地每天做好记录,按照详细的计划来一步一步地落实。

  摘自《早期教育与天才》(日)木村久一著唐欣译中国文史出版社22.00元

家庭是天下最好的学校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