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评论:“粉丝”时代的来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8日08:45 温州新闻网

  郭德纲,“超女”,“天仙妹妹”,木子美、芙蓉姐姐……这些光怪陆离的媒体事件中唯一的共同点是:在草根偶像的光环背后,“粉丝”已渐渐成为一只看得见的推手。

  为了缔造自己的偶像,也为了让自己的偶像成为更多人的偶像,“粉丝”们不畏辛劳地奔忙呐喊,利用手中的网络、短信和现场资源,“粉丝”们参与了一个个造星神话。“粉丝”造星现象的集中出现,究竟昭示了什么?

  我以为,“粉丝”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对某一个公众人物、公共事件、文化风尚具有很高的认同,表现出巨大的热情。“粉丝”,“知音”、“拥趸”之谓也。“粉丝”现象自古有之,“高山流水”的故事里,樵夫钟子期先生大约就是中国文艺史上最早的著名“粉丝”。白衣卿相柳永的词作在民间有那么大的名气,拥趸的规模也自可观。往近处说,昔年梨园之中,梅派戏剧艺术曾一枝独秀,而齐如山、冯耿光这些超级戏迷之于梅兰芳先生,最初也是“粉丝”之于明星的关系,此后这些“粉丝”都成为了梅的挚友,在梅派的发展和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齐如山就不必说了,几乎成为了梅的最重要的策划人、经纪人和撰稿人,而人称冯六爷的冯耿光亦可谓铁杆“粉丝”,抗战期间,梅兰芳蓄须罢演抵抗恶势力,全套梅家班,就靠冯耿光等人资助存活。

  不过古往今来,能够帮助偶像成就事业的“粉丝”毕竟不多见,即使有,也大多凭借一己之力而为之,大多不会凸显“粉丝”自身、更不会凸显“粉丝”的群体。

  和100年前的梨园戏迷比起来,甚至和20年前的追星族比起来,现在的“粉丝”已经不同了。尽管也追星,但是他们更善于“自我声张”,甚至能够结成某种社群关系。这是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变化。像我这一代,很多人都曾经是崔健的拥趸,但当年我们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可能会在崔健的事业中扮演什么角色——不过是一个仰慕者。可今天的“粉丝”却有强烈的本位意识,他们甚至大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偶像事业的策划、干预和推动者。

  这种自我声张还体现在他们的群体意识上。“钢丝”、“玉米”、“凉粉”们的相互呼应,集群行动就是例子。我想,人生而有群体化的愿望和能力,这种愿望和能力如果不能从其他领域得到充分和圆满的释放,那就可能从更轻松一点的娱乐生活首先突围。

  在客观条件上,今天,人际交流地域局限的打破、人群的高度流动,这一切都导致了“粉丝”不仅可以声张自我,而且可以作为一个群体来发出声音、追求认同。当然,也是因为民意窗口的开启和政治文化环境的变化,才成全了“粉丝”对自我和群体的这种自我声张。

  媒介成为了当下草根文化崛起的关键推动力。20年前,媒体不会对这类“粉丝”现象有强烈的认同,更谈不上推波助澜,那时,“粉丝”只是娱乐新闻报道的配角和背景资料。但今天这个时代的媒体的特殊变异成就了这一切:

  首先,媒体运作公共活动的专业能力空前强大了;其次,网络传播和电信传播(例如论坛、博客和短信)的异军突起——试想,如果没有这些先进的媒体对自我声张的认同和推波助澜,“粉丝”是很难发出响亮的声音的;再次,媒体从业者,包括信息采集者、发布者、把关人都处在明显的中产化时期,政治的后卫性(研究表明,这种后卫性在转型时期的中国,是以精神的隐藏、压抑和留滞为代价的),与消费(包括文化消费)的前卫性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张力,导致他们也在追逐某种现实的话语突破。这样,媒体的力量、媒体人的特质和媒体间的强烈竞争,都导致了“粉丝”作为一个社会现象,受到了来自舆论的强大激励。

  社会文化环境赋予今日“粉丝”以灵魂,媒体则给予其力量,填充其肉身——“粉丝”时代,就这样来临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