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评论:别让高考这样“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8日09:52 南方网
  人民日报网络版 袁新文

  高考了。

  环保部门颁发噪音禁令,交管部门实行交通管制,公安人员武装押运试题,教育部门布置巡查考场——凝重的气氛,紧张的阵势,虽然透着人文关爱,但也让人如临大敌。老百姓说,多大个事儿呵,咋整出这么大动静?好像“人人要高考、家家去支前”似的。

  最紧张、焦灼的莫过于考生家长,他们不仅要给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呵护,还要在煎熬中等待,在恐慌中期盼。一位普通母亲在网上发起“高三家长博客圈”,交流心得,缓解压力,试图“集体拯救”,两个月内访问量竟达150多万。

  高考升温商机无限,高考经济如火如荼。宾馆饭店推出钟点房、营养餐,商家抛出“仿真试题”、“高考兴奋剂”、安神补脑营养品,林林总总,都想借高考东风淘一桶金。有人借“高考移民”违法乱纪,赚黑心钱;有人用百变作弊工具与高考斗法,还有人借高考诈骗生财,仅河南省高招办公布的“骗子常用伎俩”就有11种之多。高考拉动了GDP的增长,而这种拉动大都是建立在资源浪费基础上的。

  高考究竟怎么啦?

  冷静面对“高考热”,我们不难发现,尽管高考制度本身弊端种种,亟待改革,但人们对高考的过分关注、过度重视,导致了种种不理性的社会行为,甚至形成一种异常心理。为了这场举国关注的考试,我们付出了昂贵的“成本”,从有形的家庭支出、学校支出、行政支出、社会支出,到无形的社会心理、教育观念。

  因为高考上线学生减少了58人,山西省榆社县县委就通过电视公开向全县人民道歉,对榆社中学领导班子全员停职待岗,对县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诫勉谈话。一些地方政府像抓GDP一样抓高考升学率,不仅为高考加载难以承受的重负,也误导人们把高考当作一个决定生死的战场。

  当整个社会都如此热切地对待高考时,我们关于“不能一考定终身”的那些宣传,关于素质教育的种种理念,都显得如此软弱无力!而高考的“指挥棒”正是在社会的热烈关注下,强劲挥舞的……

  一位去年参加高考的大学生说:“都过去一年了,高考的情形仍时常在噩梦中重现,让我感到莫名的焦虑和恐慌,看来高考的影响已深至骨髓。”在高考的重压之下,谁能保证学生的身躯不会弯曲,心灵不会扭曲?

  更可怕的是,在这种氛围里,高考压力层层下移,高考之战过早预演。一些地方对中考的重视程度丝毫不亚于高考,甚至连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升初”,也搞各种变相的考试、测试,令家长、考生趋之若鹜。

  一位教育部原副部长在某省调查时发现,课改后设置的科学课在初中已全线溃退,试点的48所学校全将这门课取消。面对压力,不得不把科学教育实验放在幼儿园和小学进行,希望能把12岁以下的孩子保护下来,以免他们过早地被高考、中考压呆、压傻、压坏。但人们担心,如果高考的压力层层下移,可能连幼儿园都难保一方净土。

  看看今天的高考,想想孩子的未来,我们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心态?是否应该对高考冷静些、理性些,让高考平静些、纯粹些?(编辑:付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