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智化寺“京音乐”在寂寞中传递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13:54 光明网

  

[非物质文化遗产]智化寺“京音乐”在寂寞中传递

  古老的智化寺“京音乐”在年轻的血液中找到一丝新生的希望。

  京城古乐原汁原味

  智化寺“京音乐”是一种独有的宫廷音乐,佛教音乐和民间音乐的结合体,因为长期严格的口传身教的传承方式,保证了它原汁原味的“京味”。

  “之所以叫‘京音乐’,就是说这是正宗的京城的音乐。”智化寺文教处主任孙素华介绍说,“其实北京周边有很多音乐寺庙,也曾经有许多云游艺僧,把各庙的音乐传到别处。”“以前每个寺庙的音乐都不尽相同,同是京城的音乐,但内容一样,曲调完全不同。随着时间流逝,大多数寺庙音乐走向了社会,有的开始以唱诵而非乐器为主,有的则不再是京腔,而是充满了南方味。”

  “京音乐”的演奏,离不开智化寺这个载体。这个全部木质结构的寺庙原来是明代大太监王振私修的家庙,他还顺带将宫廷里自唐宋就沿袭下来的宫廷鼓乐搬到了寺庙里,并让僧人们演奏。尽管后来王振死于“土木堡之变”,世间也经历了各朝变迁,原始的“京音乐”却在智化寺这座俗世之外的宁静场所保存了下来。

  智化寺曾经非常封闭,不许本庙音乐外传,上世纪30年代寺庙衰弱后,只能靠教外人音乐和请音乐班子做佛事才得以为生。尽管如此,严格的口传身教始终未变,这保证了智化寺“京音乐”的原汁原味,也使它成为我国现存古乐中惟一按代传习的乐种。

  五十年代的时候,僧人们被迫还俗下放到工厂和机关干活,后来的“文革”时期,“京音乐”同样遭到了长时间的打击。之前十几位艺僧的表演队伍解散了,后来一个个都去世,只剩下83岁的张本兴,“京音乐”26代传人中惟一的在世者。

  如今的智化寺静静地藏在车水马龙的朝阳区的一条小胡同里,即使“京音乐”刚被选上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单首列,这个并不大的古老寺庙还是只吸引着寥寥无几的游客。

  传人有限但依旧坚持

  虽然张本兴师傅成了“活化石”一样的人物,这种独特的古乐却并没有在他这儿到此为止。因为和河北固安一个名叫屈家营的村子的联系,古老却因为没有下代传承人而几近消亡的“京音乐”在年轻的血液中找到一丝新生的希望。

  屈家营村一直保留着古人从京城带回来的宫廷音乐的习演传统,村民们还自发成立了名叫“屈家营音乐会”的组织,村人常在农闲时节演奏,他们自称这是种“俗乐”,但村里的年轻人从小就有着习练古乐,识工尺谱的底子。偶然的机会听说了“京音乐”后,六个年轻人慕名而来,他们师从于张本兴,也组成了智化寺如今仅有的六人演奏团队。

  孙素华介绍,1996年也来过几个屈家营的学员,不过出于现实的压力,都回去了。另外,2003年来过的三个学员在“非典”时期回去了,与此同时前来的一个北京音乐学院附中的小孩成了老师傅最小的学生。来的来,走的走,喜爱的音乐和能否耐得住清贫,成了年轻人最矛盾的选择。现在留下的六个队员,说到现实,显得很无奈。

  “习惯了,习惯了”当谈到常常连最后一个观众都留不住的场景时,六个队员同时无奈地回应起来。当时十七八岁的他们,其实只能说是“喜爱”古乐,更多的则是和其他年轻人一样,被一种对大城市的向往驱使来到了京城的寺庙,然而慢慢的他们发现,除了逐渐遍及内心的对“京音乐”的热爱之外,他们的身上多了一份使命感。

  “毕竟是文化遗产,我们虽然是农民,但却有这份心要把它保存下来。”乐队班长,也是屈家营音乐会会长胡庆学这样说到。“口传身教”意味着先学打谱、后学吹奏的缓慢教学,而枯燥的背谱和重复的练习终于让他们明白了张师傅所说的“京音乐”的“难学、易忘、少人知”的特点,但是这六个小伙子还是坚持始终如一日的练习,现在他们也成了师傅级,还每天在早上和下午坚持4场庙里演出。张本兴师傅全盘教会给他们的48首曲子,已经录制出了四张CD盘。另外,他们还借着仅存的几首工尺谱,挖掘已经失传的200多首曲子。

  但是,在传统的管子、笛、笙和云锣之外,再继续发展就遇到了困难。学员们学习的教室里,一面鼓摆在角落里,很久没有动了,一般“京音乐”正规的队伍是17到19人,但是现在却找不到打击乐的队员。

  孙素华说:“社会上资助我们的人很少,这次评上了文化遗产机会是很好,但也得走自己养活自己的路。‘京音乐’是一种高雅音乐,优雅而传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了解它。”

  采写/实习生 金煜

  

[非物质文化遗产]智化寺“京音乐”在寂寞中传递

  门头沟区文化馆太平鼓排练现场。本报记者王嘉宁摄

  

[非物质文化遗产]智化寺“京音乐”在寂寞中传递

  象牙雕刻的作品《贵妃晨装》。

  ■专家点评

  不能淹没传统文化

  智化寺“京音乐”是北方的一种声管乐,也是鼓吹乐曲的典型品种,它是因为一本乐谱的发现而闻名的,1952年在北京发现了康熙年间的一份手抄谱———工尺谱,这是中国最早的传统乐谱。京西太平鼓则是一种带有占卜性质的艺术形式,它具有信仰的性质,又是一个社会文化身份相互认同的标志。

  象牙雕刻进入名录的原因有两方面,从技艺上来讲,从事这项技艺的传人越来越少;其次,就材料而言,象牙是受国家保护的,数量越来越有限,也势必会造成这种技艺的消亡。我觉得既然它的原料很珍贵,国家在保护这种特殊技艺时,应该本着做精品的原则,不再去做低俗的作品;另外,是否可以寻找一些材料的替代品。

  民间舞蹈目前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人们更多的还是在追求物质文化,但是传统文化不能被淹没。民间舞蹈有自己发展的规律,如果人为改变,就会丧失民族的性格和审美特性,舞蹈创作可以具有舞台性,但是民间舞蹈必须要保护它的原生态。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张振涛、美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海霞、科研处处长马盛德)

  采写/实习生 马艺文

  京西太平鼓少有的文化符号

  诸多评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项中,京西太平鼓是少有的已在当地形成文化符号的文化形式。从村子走到城市,又从城市走出国门,不能不说是政府扶持推广的结果。

  京西太平鼓独特在它边打边舞、鼓舞结合的特点。跳时,人们结合舞步,使劲扭动腰部,一边以正面击、反面击、敲鼓心、打鼓沿的鼓法不断击鼓。每村都有不一样的打法,套路全是村民自己编排。

  早在明代,史料就有太平鼓的记载。《帝京景物略》中有过介绍:“童子挝鼓,傍夕向晓,曰太平鼓”。

  “太平鼓”又称“迎年鼓”,一般除夕和正月是打鼓的季节,百姓以打鼓来“求太平、追太平”。演变至今,太平鼓更多成了各村百姓自娱自乐的项目。

  据门头沟区文化馆副馆长刘向阳估计,现在当地大概有2000多人会打这个鼓,“这种京味鼓舞,原来丰台、海淀都有,但是门头沟传承得最好。”另一方面,京西太平鼓在对外演出方面也一直都硕果累累。从上世纪50年代的北京市演出,到80年代的国庆游行表演,90年代的亚运会开幕式演出一直到2006年赴悉尼表演,太平鼓在不断地“立足本地,面向世界”。

  对太平鼓的保护开始于2002年,当年北京市文化局开始立项重视民间舞蹈,2004年北京市民族文化保护启动,这以后,太平鼓进入了当地的中学舞蹈教程。

  采写/实习生 金煜

  象牙雕刻原材料是最大问题

  中国象牙雕刻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从考古资料看,象牙雕刻艺术可以上溯到距今5千年的山东大汶口出土的牙雕艺术品,此后历朝历代关于牙雕工艺品及其制品均有文字记载,并有大量实物佐证。就北京象牙雕刻而言,亦有2千年可考历史,在北京黄土坡出土的战国墓中就有象牙梳子,辽金元明清历代帝王都把牙雕制品列为皇家贡品。明末民初,北京有象牙作坊十几家,20世纪30年代有牙雕艺人180人。

  现在的北京象牙雕刻厂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原材料的来源,随着《濒临灭绝动植物保护条例》的实施,国际上禁止了象牙贸易,使得从事雕刻的人员由禁止前的800人锐减到现在的几十人,现有的牙料仅400公斤,处于“无米之炊”的境地。技艺的失传是象牙雕刻遇到的另一难题,在这里,最年轻的大师已经50岁,牙雕技艺天分好的年轻人也要十年时间才能学有所成,由于原料的缺乏,多年不能招收年轻的学员。

  面对这样的困境,北京象牙雕刻厂的总经理肖广义告诉记者,他们现在最需要的是国家在政策上的保护,特别是在原材料的供应问题上。

  采写/实习生 马艺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