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李岚清:以书为友 以乐作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2日10:21 光明网

  2006年5月25日,74岁的李岚清第17次来到北京大学。这一次,他不仅携来了新作《音乐·艺术·人生》,而且带来了一场长达3个多小时的主题演讲。

  记者提前一刻钟到达时,发现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里已是济济泱泱人海一片,连记者的座位也被别人坐上了,两边的走道上还站着许多同学。李岚清比预定时间稍作提前走上了讲台,从下午3点一口气讲到将近6点钟。台上兴致勃勃,台下反响热烈,在这场精彩

演讲过程中,讲堂里掌声不断响起。

  此次讲座的内容是“音乐·艺术·人生”。李岚清一开讲就直奔主题。他说,我到学校来与大家交流的目的,也可以说是“煽风点火”,煽音乐之风,点音乐之火。而后,李岚清以他独特的人生经历、深厚的音乐艺术修养,通过深入浅出的理论阐述和古今中外的人物事例,全景展示了音乐艺术,尤其是经典音乐的独特魅力及其与人生的特殊关系。从艺术教育到提高全面素质,从全脑开发到科技创新,从经典音乐到通俗歌曲,从音乐到人生,从工作到生活,从内政到外交,内容广博,内涵深刻。

  “我现在的生活,可以说就是以书为友,以乐作伴。”李岚清这样对同学们说,“健身、健脑、读书、写作,这八个字将我每天的生活日程排得满满的。”

  对于李岚清来说,音乐就是一位不可或缺的人生伴侣。他喜欢听,也喜欢唱,还曾在不少国家的外交场合一展歌喉。在北大演讲中,他还现场演唱了一段根据德沃夏克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第二乐章主题填词的英语歌曲《念故乡》。这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愁的老歌,李岚清唱得很投入,歌声十分感人。北大合唱团还演唱了李岚清作词作曲的《蓓蕾之歌》。

  李岚清是经典音乐的极力推崇者。他认为流行的通俗歌曲中也有不少优秀作品,如《东方之珠》、《思念》、《同一首歌》等。“不过,坦率地说,对于流行歌曲中的相当一部分,我是不喜欢的。我认为经典音乐才是精神营养中的主食,一些通俗歌曲只是‘快餐’、‘零食’。”

  谈到健脑,李岚清说他的主要项目是篆刻和桥牌。他71岁始学篆刻,不到3年,已经刻了100多方。打桥牌则是传统健脑项目。他笑着说:“扑克牌中我只会桥牌,其他的像拱猪、斗地主、拖拉机,还有现在的炒地皮这些式样我都不会玩。”

  至于健身,则以打网球和游泳为主。对于一些报道中说他“一口气能游5000米”之讹传,李岚清澄清说,那是年轻时的记录,现在能游1000米。

  读书和写作无疑是李岚清占时最多、投入精力最大的两个主业。“过去读书首要是为工作,现在读书则是为了兴趣。”为此,他还专门刻了一枚“好学为乐”的铭章。李岚清也是一位勤奋的写作者,自2003年至今已经出版了3本著作,也算得上一位颇有成绩的作家了。

  此次首发的《音乐·艺术·人生》一书特别配有一张DVD光盘,收入了120分钟的现场录像,以及20多分钟的专题片。李岚清风度儒雅、学识渊博、谈吐幽默,一派大家风范,未能在现场亲睹亲聆的读者可以从这张DVD里欣赏到斯人风采。

  《音乐·艺术·人生》是李岚清从国务院副总理的职位上退下来后所著的第三部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前两部是《李岚清教育访谈录》和《李岚清音乐笔谈》。同由高教社出品的《李岚清音乐笔谈》也是在北京大学首发的,时间是2004年9月。《音乐笔谈》一书介绍了作者所喜爱的50位音乐家,是一部意在为“普及经典音乐做一件事”的优秀作品,其中的48篇札记文风自然、情感真挚,令人难忘,本书还获得了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

  《音乐笔谈》出版后,在社会各界,尤其是在各大院校里反响强烈,由此引发了李岚清以“音乐·艺术·人生”为主题的关于《音乐笔谈》的系列讲座。从2004年12月清华大学首场起,在此后的一年多里,他在20多个省市区举办了40多场讲座,现场听众达十多万人,遍及几百所高校。很多高校设立了分会场,有的地方还进行了电视现场直播。应高教社之邀,李岚清历时数月,在对40多场演讲的内容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又作了丰富补充,并对师生们提出的数百个问题分类择要回答,汇成此书。

  李岚清的两部艺术著作的首发式都选择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是有其特别意味的。在中国音乐史上,北大曾写下了颇有分量的一页。早在1916年,北京大学就有了音乐团体。1922年,由校长蔡元培任所长的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专门的音乐教育机构。其管弦乐团是中国第一个管弦乐团。曾任地质系主任的李四光则是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的作者。还有刘天华、刘半农等一批大师也在这里留下了他们光耀千秋的艺术足迹。李岚清本人和这座百年老校也有一份特别的情缘。自1993年分管教育后,在全国高校中,他去北大时间最早、次数也最多。1996年李岚清到北大“大讲堂”(“大讲堂”算是正规称呼,记者当年在校就读时,大家都把此处叫作“大饭厅”)作报告时,触景而发说了一句“题外话”:北大别的都好,就是这个讲堂又旧又老,又破又小。话音一落,台下掌声如潮。李岚清自然明白这鼓掌的“声外之意”。而今天的北大人也都清楚,如今这座现代化多功能百年讲堂的建成,含有他的一份奔波关怀之劳。

  在李岚清3个多小时的讲演进行中,台上台下,热烈互动,气氛十分融洽,由此足见其在校园里人气之旺。北大同学们在提问、发言中,更是直呼这位前国家副总理为李老师。确实,在同学们眼里,李岚清就是一位出色的音乐之师,一位勤勉的爱书之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