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静宁天水学者争议伏羲出生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4日09:29 西部商报 | ||
公祭伏羲大典刚刚落幕,一场有关伏羲究竟是在何处降生的争论悄然而至。静宁学者王知三在研究伏羲文化20余年,考察过全国五十多个伏羲文化遗存之后,提出一个崭新的观点:静宁是所有伏羲文化遗存里的源头。 对此,天水伏羲文化研究中心的张宏副主任当即作出批驳,天水自古就是伏羲公祭场所。
四大理由证明羲皇故里在静宁 本报记者 常舒清 为您摄影报道 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静宁县文联常务副主席、著名学者王知三在研究伏羲文化20余年,考察过全国五十多个伏羲文化遗存之后,提出一个崭新的观点:伏羲真的存在过,且至少有四大理由足以证明静宁是所有伏羲文化遗存里的源头,即羲皇故里应在平凉静宁。 理由一 成纪水谷地历史齐名秦安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发掘的秦安县五营乡大地湾古文化遗址,经测定,最早的文化遗存距今已有7800年历史,考古学者认为与伏羲文化有渊源关系。而位于静宁境内,且在成纪水谷地开阔段发现的成纪古城东距大地湾28公里,该地出土有与大地湾同期文物。 理由二 成纪名称由来已久 据有关人士考证,在历史上,成纪城曾三次搬迁,秦汉时期的成纪古城,在今静宁县南之治平川,城址“在治平乡与李店乡交界处的刘家河与五方河二村间”,今名治平古城,也称“治平成纪”,遗址今存。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陇右发生大地震,成纪与秦州都迁至成纪县所属的显亲川。宋初,秦州州治、成纪县治又一并南迁,依雄武城今天水建秦州,县与州倚,这就是秦州成纪。所以,根据成纪名称最早的由来,可以肯定伏羲出生地在今静宁县境内的成纪水谷地。 理由三 史书史料有记载 成纪是一个很古老的地名,中国传统的地方命名方式,成纪得名,应为流经该地的水名或傍依的山名。翻阅许多古籍,但无“成纪”之山,而有“成纪”之水。最早出现“成纪水”的古籍是《水经注·渭水篇》,可以推论,先有成纪水而后有成纪地,再后有成纪村落、成纪寨、堡、成纪城、到成纪县治。 关于伏羲的名号还有一种说法,即葫芦说,闻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中提出伏羲即葫芦。《水经注》所载古成纪之瓦亭水,即《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的流经静宁的葫芦河。葫芦河就是为了纪念伏羲出生而得名的。 理由四 成纪水谷地最先“文明” 成纪水发源于今通渭县义岗乡的华家岭,大部在今静宁县境内,流经两县七乡,最后汇入静宁境内的葫芦河。根据宁夏地质勘探局有关地质学家对成纪水谷地河床断层面的测算分析,它的形成至少有一万多年的时间,这就是说,成纪水形成时,还很少有人类在成纪水谷地生活,而是后来,人类发现了这一块“山清水秀”的宝地,才逐渐迁徙到成纪水谷地定居下来的。后来人口的繁衍增加,使成纪水谷地的土地负担加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原始人的生活水平,于是原始人群开始向其他地方迁徙、移居。以清水河谷地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的原始部落——大地湾遗址,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由此,肯定地说,成纪水谷地,是产生成纪地名的最早古地。 据王知三说,现在不论是天水的伏羲文化、还是宝鸡的伏羲文化等都是中华民族的伏羲文化,这些伏羲文化的遗存当中,源头的的确确是在静宁。他表示,各地宣传各地的伏羲文化,并不相冲突,都是为了研究宣传中华民族的伏羲文化。 天水自古就有伏羲公祭 本报记者 刘东亮 为您摄影报道 闻听静宁学者王知三先生有四大证据论证观点,天水伏羲文化研究中心的张宏副主任当即作出批驳,并从伏羲庙的来历、天水自古就有伏羲公祭记载、天水静宁都属于“成纪”、近年来国内专家学者共同研究论证成果等方面予以说明,天水自古就是伏羲公祭场所。 第一 人文遗址与伏羲、女娲有关 张宏认为,天水是以伏羲为代表的中华先民长期生活的主要地域。境内及周围分布着众多与伏羲、女娲有关的人文遗址、遗迹。有距今8300年~4800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大地湾遗址、师赵村古遗址等一批先民生产生活的古遗址;有始建于明成化年间,专用于伏羲祭祀,现存全国最大的祭祀庙宇——伏羲庙;有伏羲画卦的卦台山;有女娲祠、羲皇故里的砖刻、白蛇匾等古遗迹;有风沟、风台等与伏羲“风姓”有关的地名。这些都是十分珍贵的人文遗址和实物,充分论证了伏羲画八卦、结网罟、取火种、兴嫁娶等许多发明创造的可能性,进一步印证了唐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记》、南宋罗泌《路史》等古籍记载中有关伏羲生于成纪、长于成纪的论述。也进一步说明天水是中华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第二 伏羲是畜牧文化的代表 其部族富于流动,置县之前的成纪是一个广阔的地理范围,有类先秦时的西陲、而今的西北一类的概念,这就是古成纪,也正是《明史·礼志》所言的“成纪地”。陈守忠先生在《河陇史地考述》一书中指出:传说中的古成纪,指的是陇中黄土高原偏西,由东边贴近大陇山静宁、庄浪、清水等县,向西包括秦安、通渭、天水、甘谷而至朱圉山为止的这一片地方。 第三 天水是研究伏羲文化的中心 1988年天水市恢复了伏羲公祭大典。此后每年举办一届伏羲文化旅游节,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天水作为“羲皇故里”,已成为瞻拜“人文始祖”伏羲的圣地;伏羲文化的研究、开发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路,产生了一批重要的学术成果,天水已成为全国研究伏羲文化的中心;伏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文化纽带,呈现出更为广阔的前景。 第四 最大的祭祀伏羲场所在天水 天水伏羲庙,原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人祖庙,位于天水市区西关伏羲路北。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前后历经9次重修,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由于伏羲是古史传说中的第一代帝王,因此建筑群呈宫殿式建筑模式,是现存全国建筑最早、规模最大的伏羲祭祀庙宇。天水自古就有民间祭祀伏羲和官方祭祀伏羲的习俗。 1988年,天水市委、市政府在认真研究市情的基础上,恢复了伏羲公祭大典。1989年又创办了伏羲文化旅游节。十多年来,天水市在吸收传统祭祀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了伏羲祭祀程序,丰富了伏羲文化旅游节的内容和内涵。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2005年伏羲公祭升格为省级公祭活动。目前,伏羲公祭活动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由政府举办的公祭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