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藏家西夏文献公诸于世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1日08:37 新华网 | |
记者从上海古籍出版社获悉:继《俄藏黑水城文献》和《英藏黑水城文献》之后,《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夏文献》1-4册已于2006年6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刊印出版。至此,除即将刊印的《俄藏黑水城文献西夏文佛教文献》外,九成以上的传世西夏文献都已公诸于世,西夏学研究缺少原始文献资料的伤心史从此结束。 据了解,《俄藏黑水城文献》、《英藏黑水城文献》以及《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夏 1914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俄国人之后也到了黑水城,他在同一地点也发掘收获了大批西夏文献残片,总量为4000余件,全部残页编号约7000多个。文字种类除西夏文外,还有数量可观的藏文、回鹘体蒙文等,内容广泛,涉及官府文书、军法兵书、典当契约、韵类辞书、诗歌艺文、医学药方、星历占卜、佛经等。英藏黑水城文献虽多为碎片,但由于挖掘程序的专业化和残片的多样化留给人们更多的信息,是俄藏黑水城文献的重要补充。 1918年前后,宁夏灵武县衙门修葺本地城墙时,掘出5个封存有许多西夏文写本和刻本经典的瓦罐。这批文物辗转送抵官署,间有流失到日本、美国、法国等十多卷。到1929年由当时的北平图书馆收购,是为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夏文献,粗略统计为17种99卷。宁夏灵武出土文献的刊刻或印行年代,大约在元明之际,比较俄、英藏品西夏-元的年代略晚,正好反映了元代以后对于西夏文化的传承和政策环境,以及西夏遗民的生活状态。这些材料和俄、英藏品不是同一来源,却正好可以从不同地理位置发现印证一些重要历史问题。 上海古籍出版社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从事俄国、法国和国内各博物馆、图书馆所藏敦煌、西域和黑水城文献的编纂出版,至今该领域的出版成果已蔚为大观。他们以十多年的努力,先后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合作完成了《俄藏黑水城文献》汉文和西夏文世俗文献1-11册的出版;同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合作完成了《英藏黑水城文献》的1-4册的出版;近年他们又与中国国家图书馆、宁夏回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合作,完成了《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夏文献》1-4册的出版,不仅使流失海外的西夏文献重归故里,也促进了国内西夏学的研究和发展。 据了解,有关西夏学的各个专题研究如“西夏社会”、“西夏美术史”、“西夏军事制度”、“西夏文化艺术”、“西夏佛教史”等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出版了专著。在“第二届西夏学国际研讨会”上,皇皇巨制《西夏通史》更使历史学家欣慰不已。随着西夏学研究的深入,现代学者将重构数百年的西夏历史,弥补二十四史中没有西夏专史的缺憾。 (记者余传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