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斯皮瓦科夫“琴指双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6日08:52 新京报

  率莫斯科独奏家室内乐团捧场“俄罗斯年”,指挥与小提琴独奏技惊京城

  

斯皮瓦科夫“琴指双绝”

  斯皮瓦科夫用潇洒的技艺和亲切的幽默感征服了北京观众。实习生尹亚飞摄

  本报讯(记者张璐诗)左肩夹小提琴,右手以琴弓做指挥棒,花白头发下的双眼紧闭,金黄灯光下,音乐和情绪一起流泻。9月4日,俄罗斯音乐大师斯皮瓦科夫率他创立的莫斯科独奏家室内乐团,在保利剧院举行音乐会。斯皮瓦科夫这次在北京的首次亮相,其艺术魅力令最后剧场内的观众齐声呼喊大师的名字,让他留下。斯皮瓦科夫也返场四五次回报观众。

  “慢炖”莫扎特令叫好声四起

  斯皮瓦科夫来京,是今年“俄罗斯年”重头戏之一。当晚,小提琴大师兼指挥大师率成立于1979年的莫斯科独奏家室内乐团,先后献演了巴赫的《小提琴与双簧管协奏曲》、临时换演的莫扎特《第29号交响乐》和乐团的拿手之作:柴可夫斯基的《弦乐小夜曲》。上半场的巴洛克和古典主义曲目,观众正襟危坐,聆听和观察作为演奏者和乐团领导者的斯皮瓦科夫在台上的细节,整体气氛很“低调”。但在大师与双簧管演奏家同伴的合奏,以及手持指挥棒的斯皮瓦科夫“慢炖”四个乐章的莫扎特后,现场开始叫好声四起。中场休息期间,在场中外观众普遍反映,斯皮瓦科夫的“乐感不同寻常”;指挥动作如舞蹈般引人入胜;每一位乐手都有很高水平。

  观众喊“斯皮瓦科夫,留下!”

  下半场,乐团像换了套衣裳,跟上半场的“润物细无声”截然两样:带来的《弦乐小夜曲》,该浓烈处大笔泼墨,而缓慢处对情绪的把握则入木三分。观众听得过瘾,曲终时给乐团献上了狂风骤雨般的喝彩,二楼传来齐喊“斯皮瓦科夫,留下!”的声音。大师“没辙”,加演了一首又一首:肖斯塔科维奇《前奏曲》、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中国小品两首。并把一首曲子分开两截,做“曲终”状,“赚”一段掌声,回头再继续下去,引来台下笑声阵阵。最后大师一反加演都选择热烈曲子的常态,选了摇篮曲般的一段拨弦作品,以轻声的收尾“礼貌提示”:是时候道晚安了。幽默感再次引来会心的掌声。

  身兼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和小提琴独奏的斯皮瓦科夫,27年来带领乐团走遍了前苏联、欧洲、美国和日本,参加过无数国际艺术节,乐团成员均为在国际音乐比赛中屡获殊荣的艺术家。作为小提琴大师,他曾师从大卫·奥伊斯特拉赫;作为指挥家,他曾在伯恩斯坦麾下学习。在音乐界里,斯皮瓦科夫最为人津津乐道之处,是于1993年以自己的名义成立了国际慈善基金,以改善孤儿的生活并援助生病的儿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