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字画反思“9·11”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9日00:15 新京报

  恐怖悲剧5周年将至,相关影展书籍渐成热点

  

字画反思“9·11”

  纪念“9·11”五周年影展上,一位专业摄影师用小型透镜相机五年前在其住所拍下的第一架飞机袭击世贸大楼时的照片。

  本报综合报道下周一就是“9·11”事件5周年纪念日,纽约乃至世界似乎都在回忆五年前发生的悲剧。尽管新世贸大楼还在建设之中,关于事件的电影和纪录片并未受到欢迎,但在摄影和出版界,还是能够看到不少人们对这场灾难的回忆和反思。“9·11”题材的摄影展和新书不断出版,后“9·11”时代的建筑也在变化,给这个悲情纪念日增添了更加凝重的色彩。

  摄影真实记录无法忘却

  五年前碰巧在场拍下惨剧现场的人不在少数。世贸大厦从被撞到倒塌,除了电视台之外,有上百个人正好抓到了悲剧发生的瞬间。在最近出版的新书《看着世界变化》中,作者大卫·复莱德讲述了“9·11”事件无数照片背后的故事,他这么写道:“纽约人涌上街头,成千上万的男女,手中都拿着照相机,还有电视台人员、摄影记者,他们都想到自己必须记录下历史。在车上、在桥上、在窗里、在逃往中,人们一直在拍,他们甚至拍下了电视画面。”

  8月29日,当时在现场目睹惨剧的摄影师古斯·鲍威尔在“9·11”纪念堂举行了他的照片展。他的42幅作品是在灾难发生中及之后拍的,这次展览是纽约世贸中心纪念堂举办的第一个摄影展。

  不过,有的照片在五年后引来的除了悲伤外,还有矛盾。一位曾在世贸中心废墟中巡查的警察拍下了上百张清理人员的工作照。他的照片还被编成了书《善后:未见过的“9·11”警察照》,登上了传记类排行榜。但是现在纽约官员却起诉了这个警察,称他当时因为正处于执行职务期间,所以照片的所有者应该是警局。

  不过,有律师专家称双方都没有责任,因为这个案子本身具有很强的特殊性。

  出版反战书大行其道

  随着这段灾难的发生,近两年的图书市场也涌现出了一个新的热门:“9·11”和反战书。在临近黑九月的前一个月,就陆续有相关题材书籍登上排行榜。

  在《魅影之塔:“基地”组织与通向“9·11”之路》中,《纽约客》作家劳伦斯·怀特对恐怖主义做了大篇幅的调查,他认为本·拉登的组织能力和公关能力是超强的。另外,作者也提出,如果美国情报机构预防及时的话,也许“9·11”事件就能避免。

  而另一本书,托马斯·E·里克的《惨败:美国军事力量在伊拉克》则对美国自“9·11”后的海外战争进行了批判。作者是美国一媒体驻五角大楼的记者,他用新闻体的形式详细记载了伊拉克战争从策划到实施的大部分过程。

  不过,图书同样会带来争执。最近作家大卫·贝纳试图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一所大学朗读他的新书《“9·11”之北》,他的这本书描述了“9·11”之后美国产生的恐慌和反阿拉伯情绪,但他的活动却遭到了校方以安全为理由的拒绝,这个举措遭到了学生的强烈抗议。该校以前还有因为学生暴力抗议而强行取消以色列总理访问的记录。

  建筑高楼降低,安全第一

  在后“9·11”时代,安全无疑成了建筑的代名词。在最近建立的一些新建筑中,如何防止恐怖主义袭击,如何最高限度地保障大楼和人员安全,成了建筑师最优先考虑的因素。马上要开动的旧金山联邦大楼就打算以平楼、透明和开放的特征来迎接政府房屋安全的首要要求。

  而在“9·11”后的纽约城,原来遍地是高楼的概念也在转变。一个名叫“放低曼哈顿”的计划试图将原来人们对高楼的渴求降低,有着300年历史、高楼遍布的华尔街在2001年后头一次发生巨大的转变。(金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