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评论:让贪官身败名裂需“三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8日16:09 浙江在线

  近日,吴官正指出,纪检部门要继续保持查办案件的高压态势,要深挖腐败分子,震慑腐败分子,让他们政治上身败名裂,经济上倾家荡产,思想上后悔莫及。

  笔者认为要让贪官污吏真正身败名裂,需对其实行“三断”。

  一断“侥幸之念”。但凡大大小小的贪官在案发后总要为自己当初受贿找一块漂亮

的“遮羞布”,比如说“这是正常的人情往来”、“礼金不是贿”、“不收不行”、“不想把关系弄僵”等等。安徽省宿州市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杨哲信在5月23日接受法庭审判的时候,也抛出了自己的“遮羞布”和“挡光板”:“各局、各乡镇‘一把手’逢年过节看望领导是规矩”,“过节收钱在我看来很正常,这是惯例”。一些腐败分子并没有因为腐败被查处而伤了自尊,相反却认为自己运气不好。在自叹之余,也能挤出几点眼泪来忏悔一番。但这种“无官不腐”的错觉和“摊上我倒霉”的侥幸心理,使一些官员“前腐后继”,有的甚至一个部门连续几任领导因腐败而落马。而反腐的高压态势,就是要打碎贪官这种侥幸逃脱的梦想,在法律上严查深挖,在氛围上人人喊打。让腐败分子真正意识到“伸手必被捉”,自感孤立无援,除了交代问题,别无他路可走。

  二断“贪后之福”。这些年有一个名词在反腐新闻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那就是“巨贪”。巨贪动辄上百万,几千万,这些钱是不是都追缴了?贪官进去了,搜刮来的财产是不是都依法没收了?反腐必须切断可供贪官享乐的财源,阻断其出逃境外、转移赃款的后路,体现社会正义和法治严明。

  三断“免死之梦”。“慎杀”贪官似乎成了近年来查办贪污受贿犯罪中的一种惯例。一个接一个贪官领刑死缓,长此以往,将失去对贪官们的威慑力,贪官腐败可能会更加肆无忌惮,同时也使群众对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产生怀疑和动摇。应该看到,取消死刑是司法发展史上的一种必然。但是,目前我国的国情决定了贪污受贿案件还必须启用死刑重典。我们需要让公众接受与理解的、与时代相适应的法律制度,特别需要体现整个社会公平性的判决,而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心理预期。应通过重新考量法律本身的缺陷并予以及时弥补,避免执行中出现明显偏倚,绝不能让贪官攥着“死缓”这张免死牌而苟且偷生。

作者: 梁江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