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民族歌舞演出:商演找"出路"市场下"订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6日10:41 河北日报

  据新华社电(记者杨维汉、刘晓莉)民族歌舞要走符合演出市场的道路。为期20天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的部分演出已经成功地拓展了商业演出运作的市场空间。民族歌舞剧团正在通过演出的市场化运作和向剧团注入民间资金,增强活力,摸索一条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日前在北京世纪剧院上演的大型土家族风情歌舞《比兹卡》,将观众带进湖北省恩

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族民间艺术的殿堂。

  《比兹卡》是湖北省民族歌舞团经过3年排演,精心打造而成。它是我国首部全方位展示土家族风俗民情的大型歌舞。2005年,湖北省民族歌舞团参加大小演出活动,收益达240多万元。今年4月,《比兹卡》成功首演。香港一家集团公司以1000万元竞得该剧全球巡演冠名权。

  参加会演的湖北大型土家风情歌舞《比兹卡》演出“一票难求”,现场观众的热烈反应,证实了民族歌舞商业演出包装的成功。

  湖北省民族歌舞团团长夏晓华说:“这些日子,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有关负责人、我国驻法国大使馆文化参赞、10多位演出商和一些省会城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多次与湖北省民族歌舞团联系《比兹卡》的演出事宜。”

  “民族歌舞表演商业演出市场的开拓,是由于演出院团的股份制和民间资本进入了节目的商业运作过程。”夏晓华说,“大家对我们的节目感兴趣,愿意把资金投入到演出中,就带来了活力。”

  “湖北省民族歌舞团对院团进行股份制改造,从体制上为演出增加活力,吸收民间资金,成立演出公司,从投资到剧目创作、再到后期演出和推广都全程参与,形成艺术表演一条龙的创作、生产、经营工序,逐步将演艺市场延伸到省外、国外。”夏晓华概括了《比兹卡》的成功经验。

  在这次会演中,类似《比兹卡》这样的民族歌舞商业演出还很多。20天里,一共有10台少数民族歌舞戏剧进行商业演出,如《多彩色贵州风》、《唐藩古道》、《多彩哈达》等节目都受到观众的欢迎。演出票价从80元到480元不等,人们平均每天都能看到一场。

  “这些商业演出很成功,受到了北京观众的欢迎,也赢得了票房。”会演的主办方,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司长金星华对演出表示满意。

  一些民族歌舞演出正在积极探索商业化演出的道路。不久前我国首部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以引入非公资本的方式来延续经典。据了解,当时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只对该演出投入了20万元启动资金,其余7000万元均由非公资本投入。

  “《印象·刘三姐》的投资单靠政府的力量难以实施,只有招商引资,让民营企业介入,才能把‘点子’变成产品。”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厅长容小宁说,“不管是参照市场下‘订单’,还是在资金来源上做文章,这种商业运作客观上起到了保护民族文化的作用。”

  “保护是传承的基础,开发和利用必须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不能破坏性地开发,也不能为保护而保护,应该在演出市场中寻求定位。”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徐万邦说,“要找到保护民族文化和符合大众口味的市场结合点,防止媚俗,使民族文化变味儿。”

  广西演出公司负责人盛洁认为,要让中国的文化产品“走出去”,关键要善于“民族文化国际表述”。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要很好地结合,民族特色之外,还得加入一些现代元素。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