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名字叫帕慕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3日11:57 光明网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名字叫帕慕克

  从边缘到主流 地理上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是欧洲的最边缘,帕慕克的小说却站进了世界文学的主流行列。

  本报讯(记者 金煜 曹雪萍)元老作家没得到,美国作家没得到,诗人也没得到!

新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名叫帕慕克,结果既在预料之内,又在预料之外。54岁的土耳其文学旗手奥罕·帕慕克凭借“在追求他所在城市忧郁的灵魂同时,发现了文化碰撞和交融的新符号”的评语,最终得到了瑞典皇家学院授予的桂冠,为土耳其捧回首座诺贝尔奖。

  去年败给品特,今年终获肯定

  220岁的瑞典皇家学院,每年10月从5个保密的侯选名单中选出文学奖最终获胜者。在之前的预计中,人们曾把目光投在了以色列当代小说家阿摩司·奥兹、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以及叙利亚诗人安东尼斯身上,还有不少人预测美国将结束其13年的“文学奖荒”。最终帕慕克的得奖既不算上冷门,又还是有不少意外之处。

  帕幕克在获奖后对一份瑞典报纸表示自己感到“高兴而荣幸”,尽管年前,他曾在接受一家电视台采访时表示自己对诺奖不感兴趣。

  去年,帕慕克就是得奖的热门人选,尽管最终败在了存在主义剧作大师哈罗德·品特手上,但人们还是听到传言他只是在最终的评选上出了一点小问题,去年曾有评论家将他没有获奖与他的政治倾向联系起来。

  帕慕克出生于横跨两洲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上世纪70年代正式开始写作生涯,并在上世纪90年代成名。他的代表作有2000年的作品《我的名字叫红》与2002年的《雪》,曾包揽了都柏林文学奖、法国文艺奖和意大利格林扎纳纳卡佛文学奖组成的欧洲三大文学奖。评论家普遍认为其作品融合文化交流、身份认同、东西方对抗、传统与现代等多个大主题。

  西方评论界认为这次颁奖意外之处在于,不同于以往,帕慕克的作品具有很强的通俗性。他是土耳其历史上最畅销的小说家,是难得的在市场和评论界都成功的作家。而他以54岁的年龄获奖更是让不少预测米兰·昆德拉、菲利普·罗斯等大家会赢的人大跌眼镜。

  至此,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统计,在103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欧洲作家已升至80名,约占总获奖人数的77%.

  多部作品简体字版下月起陆续出版

  今年诺贝尔奖博彩网站上各位作家的赔率,按照“获奖呼声”高低排列,帕慕克名列第一,众望所归是不争的事实。巧合的是,今年7月底,他的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红》简体中文版刚在内地上市。

  简体字版《我的名字叫红》出品方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施宏俊对于帕慕克的胜利并没有喜出望外,他说:“不按理出牌的诺奖今年悬念似乎少了很多。”他分析当时选中帕慕克是因为他以阿拉伯花纹式的内省观察,让人联想起普鲁斯特。

  当2004年与帕慕克版权代理洽谈简体字版权时,由于台湾繁体字版的《我的名字叫红》从英文翻译,帕慕克不是很满意,他要求中文简体字版必须从土耳其语翻译。该书译者沈志兴表示,帕慕克的语言继承了土耳其文学传统,长句虽多但洗练,对读者的阅读有一定挑战,但只要你有耐心,读完后必然有意外的收获。

  据施宏俊介绍,《我的名字叫红》7月底上市后,共售出3万多册。下个月帕慕克的另一本小说《白色城堡》将与中国读者见面,他的另一部重要作品《雪》也正在翻译之中,“今年7月已经和版权代理达成意向,接下来,我们还将出版帕慕克的自传性质作品《伊斯坦布尔》和《帕慕克作品集》”。

  ■文学人生

  帕慕克的小说“七剑”

  帕穆克1952年生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除了有3年住在纽约,他一直在伊斯坦布尔创作和生活。他先在技术学院学了三年的建筑,后来毕业于伊斯坦布尔大学的新闻专业,一度想成为一个画家,最后才转向写作。

  1979年第一部作品《CevdetBeyveOgullari》捧得Milliyet小说首奖,并在1983年再度赢得Orhan Kemal小说奖。

  1983年出版第二本小说《SessizEv》,并于次年获得Madarali小说奖;1991年该小说再捧欧洲发现奖(la DecouverteEuropeenne)。

  1985年出版第一本历史小说《BeyazKale》(英译The WhiteCastle白色城堡)这本小说让他享誉全球,纽约时报书评评价他是“一位新星正在东方诞生”,本书获得1990年的美国外国小说独立奖。

  1990年出版的《Kara Kitap》(英译TheBlackBook黑色名册)是一个里程碑,这本小说让他在土耳其文学圈备受争议的同时也广受一般读者喜爱。

  1997年《YeniHayat》(The NewLife)的出版在土耳其造成轰动,成为土耳其历史上销售速度最快的书籍。

  1998年《BenimAdim Kirmizi》(MyNameisRed)出版,(内地已出《我的名字叫红》),这本书确定了他在国际文坛上的的文学地位,2003年获得奖金高达10万欧元的都柏林文学奖。

  2002年的第七本小说《雪》现在已经被译成多种语言,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评论说“一如帕慕克的其他小说,《雪》是一个分裂的、满怀希望的、孤独而神秘的土耳其灵魂的一次深度之旅。”

  ■经典解读

  《我的名字叫红》:多元迷宫

  该书包含了谋杀案情、曲折爱情、神奇宗教文化等引人注目的元素。它讲述16世纪奥特曼帝国中,伊斯坦布尔的微型图画创作者的神秘生活,主题涉及东方和西方冲突。全文的叙事通用第一人称。每章都有各自的叙述者,造成多声部迷宫。

  《雪》:男性迷宫

  《雪》则是场景设置在上世纪90年代的惊悚小说,讲述一名诗人陷入军事旋涡的故事。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评价该书有着“游戏式的闹剧,可怕的悲剧间的界限非常精妙,是一本男性迷宫小说”。

  ■中国回音

  文本分析

  作家邱华栋:卡尔维诺、博尔赫斯和马尔克斯的混合体

  2004年在澳大利亚的一间书店里我读到了帕慕克的《雪》,多声部叙事的张力是一般小说中很难见到的,十几个主角不断出场讲述,这在形式上带给人异常新鲜的感觉。帕慕克擅长将谋杀等大众感兴趣的通俗小说元素融入历史冲突和文化冲突,他是卡尔维诺、博尔赫斯、马尔克斯的混合体,或者可以说,如果博尔赫斯写出一部长篇小说也许就是这个样子。

  在《我的名字叫红》中,帕慕克不止动用了一个角色,而是用二十个不停轮换的角色,二十种不同口吻和视角。随着叙述角度的变换,读者对这些角色的认同在阅读过程中不停地被打断、调整、间离。看得出来,作者对制造这种离间效果很是自得,也十分清楚读者参与的重要性,因此他敢于让笔下的角色跳出故事直接与读者交流。

  比起前几年获得诺奖的耶里内克,他的作品通俗却不失水准。这几年,跨国度作家越来越受到西方主流评论界和读者的关注。帕慕克赢得世界是因为他用土耳其的眼光打量西方,再以西方的眼光回望东方。

  胜出启示

  社会科学研究院外文所副所长陆建德:中国作家应有容纳世界的宽广胸襟

  有趣的是,去年诺贝尔文学桂冠在奥罕·帕慕克头顶盘旋片刻,终于弃他而去,落在哈罗德·品特头上。好事的媒体记者从斯德哥尔摩发出内幕消息:诺奖评委因土耳其作家帕慕克能否得奖吵成一团,不得不推迟宣布结果。

  不得不遗憾地说,我还没有读过帕慕克,但是这不影响我对他的敬意,再次对一群可爱老头一个决定鼓一次掌。帕慕克理应在北美地区更加知名,毫无疑问,他会的,因为他的小说显露出与“西方化”力量的冲突。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指出,在“9·11”之前,《雪》在对压迫、愤怒、阴谋和暴力的属性分析上依旧具有奇异的预见性。

  帕慕克的胜出再一次证明文学已不仅仅关乎美学问题,他赢得世界读者的尊重是因为作品里有容纳世界读者的胸怀。比如《水浒》在被翻译成英语后,有读者认为“作品中的行为准则并没有让人感受到作家宽广的胸襟”,而有的中国当代作家的作品在本国热卖却很难跨越国门,就因为作品本身缺少价值观的感召力。这可能正是帕慕克带给中国作家的一点启发。

  书店反响

  第三极书局、中关村图书大厦:诺奖尚未形成阅读风向标

  诺奖作家的作品在国内书店销量如何?第三极书局总经理李松表示,诺贝尔文学奖还没有形成阅读风向标,在大众阅读领域关注度并不高,作为书店一般也不会因为一个作者获奖,而专门加大对其作品的购入。他以去年获奖者品特为例,其作品在第三极书局的销售就不理想,比预期要差。李松认为诺奖还是离受众太远,大家关注并不多,没有形成一种社会现象。

  对于已经引进简体中文版的帕慕克的《我的名字叫红》,据中关村图书大厦外国文学销售负责人熊巍介绍,该书8月份上架,第一个月卖了200多本,现在已经累计卖了500多本,在外国文学的书里算是比较畅销的,他相信在获奖以后销量会更好。熊巍还告诉记者,依照以往的惯例,诺奖得主作品获奖后销量会翻番,不过去年品特的书就不畅销,前后加起来卖了不足百册。但对外国文学感兴趣的人其实对诺奖作品很重视,几乎每次诺奖公布以后,有人不知道是什么名字,都会来问。

  采写/本报记者 金煜 曹雪萍 姜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