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马基迪:不该鼓励中国观众看外国大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3日06:41 北京日报

  

马基迪:不该鼓励中国观众看外国大片

  本报讯(记者李洋)昨晚19时,当影片中男孩儿阿里磨出血泡的脚浸在水池中被小鱼抚摸,轻灵的乐曲响起时,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场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近千名学生被伊朗导演马基德·马基迪的经典作品《小鞋子》震撼了。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看这部影片,连连说:“太棒了,太棒了。”

  学生们通过《小鞋子》认识了马基迪,而马基迪则通过电影、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了解北京。为了“国际导演拍北京”活动,马基迪已经第二次来这里。“北京有两个地方让我惊异。”马基迪发现,北京人无论老少都很勤奋努力,并乐在其中。人们的生活态度积极向上,公园里,老人们聚在一起唱歌,像孩子一样玩乐,非常有趣。这几天,他还发现街头有很多老年人胳膊上戴着红箍,当得知这是帮助维持治安的标志时,他说:“这很人性化,老年人在这里有发挥余热的机会。北京人的责任感、勤奋努力和积极向上让我很感动。”

  马基迪偏爱并擅长儿童题材电影,他的多部作品都透过孩子纯真的眼光看世界。他说:“儿童剧是连接成人世界的桥梁。而且我不是要展现他们生活的贫穷,那仅仅是表面的东西,我要表现孩子们如何面对、处理贫穷,展示他们的生活态度,挖掘出那种希望。”那这位名导演会不会通过儿童来表现北京呢?马基迪说:“我这几天正在挑演员和选景,我通常都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灵感并选材。”

  马基迪喜欢张艺谋和陈凯歌,虽然看过的中国片子不算多,但是他认为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年产影片1000部也不为过。“我觉得中国电影的不足之处是,不该鼓励观众去看外国大片,应该吸引观众看自己拍的电影。中国电影年产仅有200部,这很让人担心。”RJ188本报记者方非摄RJ195

  新闻链接

  马基德·马基迪是伊朗当代最著名的电影导演之一。他1959年出生于德黑兰,14岁起就在业余剧团中表演,在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加入了政府伊斯兰文化指导部的艺术部门,担任许多伊朗电影的演员。1991年,马基迪开拍第一部剧情片《手足情深》(Baduk),首度获选1992年戛纳影展导演双周放映。1996年他执导的《父亲》在若干影展上获奖。1998年,他先是以《小鞋子》入围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并在美国获得近百万美元的票房,创下伊朗电影票房纪录,接着又以《天堂的颜色》在美国不到30家戏院就拿下170万美元票房,该片也在蒙特利尔电影节上获奖。马基迪成为常胜将军和超级票房保证的伊朗之光。RJ188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