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与“外销”会晤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3日07:58 东方网-文汇报

  汇率摇摆不定

  假设卖给克林顿1碗年糕之后,我们收到的是美金。可是在韩国国内,“美金”无用武之地,我们既无法用美金搭公车,也不能去喝投币式的咖啡,甚至也不能拿来发员工的薪水。所以,必须到银行兑换成韩国的钱。

  但是,经由外销买卖之后所收回来的钱,不一定都是美金,可能有日本的“日元”,也有欧洲的“欧元”,更可能也有近来股价看涨的中国的“人民币”。

  这些外国钱币我们把它称为外汇,买卖外国钱币的地方则叫做外汇市场。

  汇率,是指韩国钱币交换外币时的比率。举例来说,1块美金兑800块韩币,也就是说1块美金可以兑换800块韩币的意思。换个说法,就是说汇率是外币的价格。演员出名了就会身价高涨,钱也是同样的道理。若美国商品的品质好,大家一定都抢着买美国货。想要买美国商品就得用美金交易,这么一来,大家会为了拿到美金蜂拥而上,越多人抢着要,钱的身价自然也就跟着涨了。以前用800块韩币就可以买到1块美金,这下变成要花1000多块韩币才能买,美金的身价就这样水涨船高了。这种情形用较专业的说法是说“汇率升值了”:意即,国内钱币与外币交换的汇率变高了。

  关住“汇率”的框框

  汇率会动——浮动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意思是指随着需求与供给每天自由变动的汇率制度。若是需求美金的人多,那么,1美金可能兑1000块韩币;相反地,若没有人要买美金,则1美金也可能只能兑10块钱韩币。

  因为汇率每天都在变,对于出口业者是一个头痛的问题。好比说,1块美金兑1000块韩币的时候,卖给克林顿1碗辣年糕可以要价两美金,到银行兑换从克林顿手中拿到的两美金,换成韩国钱币是2000块韩币。假设制作辣年糕的成本是1900块韩币,那么,我们还剩下100块韩币的利润。

  可是,如果克林顿一直没空去结算代偿,直到一个月以后才将美金汇进户头,那么情况会如何?若是这时候的汇率还没有变动,仍然是1块美金兑1000块韩币的话就没什么大问题。可是,如果汇率下跌了,问题就来了,原本1块美金兑1000块韩币的汇率,变成跌到1块美金兑500块韩币,那么从克林顿手中拿到的两美金只能换成1000块韩币了。

  汇率不幸从1000块韩币跌到只有500块韩币,也就是在这两个月里无端损失了900块钱(扣掉成本1900之后还要损失900块)。碰到这样的情形,别无他法,只能接受损失。如此,因为汇率的变动而遭受损失的情形,以专业用语就叫“汇差损”。

  话又说回来,如果克林顿去结算代偿时候的汇率是1块美金兑2000块韩币,那么情况又有什么不同?带着卖辣年糕的两美金到银行可以兑换成4000块韩币。从中扣除成本1900块,还赚了2100块韩币。这也是因为汇率的变动瞬息间多赚了2100块钱。总归一句话,“赚疯了”。如此这般,由于汇率变动而发生的利益,以专业用语就叫“汇差益”。

  “浮动汇率制度”亦是瞬息万变,随时间的流逝,其变动幅度也会随着涨幅跳动,但是通过它能够维持出口与进口的均衡。

  假使我们有很多商品外销到美国,那么美国方面可能并不会很欢迎。因为相对地这表示以美国的立场来说进口增加了。每次都是他们花钱买,而我们都不光顾他们的商品,想必一定非常不愉快。如果这样的情况过了头,要是美国耍心机,很可能我们就得面临伤脑筋的问题了。所以,以防万一,我们也有买他们商品的必要。

  不过,若是选择了“浮动汇率制度”,那么我们就不见得一定要买他们的东西了,因为浮动汇率制度会让出口与进口保持适当的状态。好比说,从国内外销很多辣年糕到美国,那么也就会有很多美金流入国内。美金一多起来,以前1块美金兑1000块韩币的情形,就会变成1块美金兑800块韩币了。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以美国企业的立场来说,从前只需要用1块美食就可以吃到1000块韩币量的辣年糕,可是这会儿只能吃800块钱的量。然而,美国并不一定非得吃韩国的辣年糕不可,可以改由日本或中国进口,这么一来,韩国对美国的外销量自然就会减少了。

  汇率随时都一样——固定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是指,国内货币以美元作为标准,将交换比率以1块美金兑相应数量的方式加以固定的汇率制度,用铁钉钉住“1块美金兑800块韩币”这个汇率,那么汇率永远都会保持在1块美金兑800块韩币,单从计算的角度来想,可以很高兴不用再为了计算汇率而大伤脑筋,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

  举例来说,处在1块美金兑800块韩币的固定汇率之下,假设韩国外销很多商品到美国而赚了许多美金,此时随美金的增多,韩国币值就会贬值,由于贬值造成物价会上涨。如果想要降低物价,避开与美国之间的通商压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减少外销。为了减少出口就必须降低汇率,但是被钉死的1块美金兑800块韩币的制度之下就变得不可能。固定汇率制度最大的缺点,就在于它无法调整国际收支。

  “外销”背后操纵的势力

  假如我们有强大的国力,我们的钱被世界予以公认,那么,不一定非得拼命赚美金不可。但令人遗憾的是,韩国货币在国际的舞台上连临时角色的待遇都拿不到。想要购买国内没有的东西,手上就必须得有美金才行。

  这样的情形固然令人颓丧,但是,总不能只顾着怪罪这世界!我们应该努力实现——让我们国家的钱币不论到任何地方都能通行无阻的未来!

  举个例子,假设目前美国的景气非常好。美国景气好,他们国内的工厂运转就会很活跃,而美国人民收入就会提高。收入提高之后,生活也过得还不错,这么一来,原本只买国货的人就会开始购买外国货,另外,本来只买必需品的人也会开始增加额外的消费。受到美国这样的景气变化,韩国的外销产量也就能跟着提高。

  同样的道理,中国的景气好,人民收入也会增加,那么就会如同美国的情形,我们外销中国的产量也就会提高了。

  如同海外景气,同样影响外销的要因就是汇率,假设汇率从1美元兑800块韩币提高到兑1000块韩币。从美国人的角度看来,以前1块美金只能买到800块韩币的东西,换成现在可以买1000块韩币的东西了。然后,就会进口许多韩国的商品。意即,我们有许多商品会外销到美国去。

  换作国内出口业者的立场来看,也会有相同的想法。拜汇率上涨所赐,以前卖1块美金的东西只能要到800块韩币,这下可以收1000块,还多赚200块。利润增加了,理所当然不会再懒得外销了。

  即便如此,汇率攀高了不见得都是好事。汇率提高了,相对的,我们从国外进口的物价也会上扬。打个比方,若想要买1块美金的石油,以前只需要付800块韩币,可是现在却得花1000块韩币才买得到。也就是说,石油价格也会跟着拉高。不只石油,凡是所有我们进口的东西也都会依这样的原理往上涨:意即物价会上涨。

  这一次,我们假设汇率下跌了,1块美金兑1000块韩币变成只兑500块韩币,那么美国方面只好缩减进口。美国人把视线转向日本或中国大陆,而韩国的外销产量就会减少了。

  从国内的出口业者立场来看,也是一样的。以前卖1块美金的商品,可以赚1000块韩币,可是现在只能收500块韩币。汇率下跌了,就损失7500块。处在这样的困境,出口业者不得不为了销售商品而更加努力。

  增加输出,减少进口

  输出,不管是对哪一个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增加外销而促进的政策当中,最具代表性的方式是“金融贸易”。

  这是为国内出口业者通融货物装船之前所需资金的制度。举例来说,假设年糕店老板为了卖辣年糕给克林顿,事先拿了克林顿交给他约定给付金额的信用证。若是老板的资金情况没问题的话,老板可以立刻做好辣年糕寄给美国的克林顿,但是,签约之后不巧没有钱可以采买材料。在这个节骨眼可以运用的正是“贸易金融”。带着年糕外销签约书和信用证,银行就会以很低的利息贷款给老板,然后就可以利用这笔钱去采买材料,赶快做好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辣年糕寄给美国的克林顿。

  除了“金融贸易”之外,随外销减免税金的制度也是为了增加外销的政策之一。如同我们按月支薪就得缴税,企业赚了钱也必须缴税。不过若是通过外销赚来的钱,就会给予减免税金的优惠。如此以企业的立场来说,干脆就选择朝少缴税的事业发展,而这些企业的选择就是期待能够大幅增加外销。

  世界各国都不太愿意进口。为了减少进口,世界各国展开各种防御技术,说得专业一点就是“贸易壁垒”。世界各国设置进口壁垒的理由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可以说是“职缺”。假设我们从美国进口的钢铁制品量增加,那么在国内钢铁公司上班的员工职缺就会跟着减少。因为随着美国钢铁制品使用量的增加,国内生产钢铁的消费就会减少,这么一来员工只得被解雇。进口壁垒大致上分为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种。关税壁垒。国与国之间往来的商品上附加的税金,称为“关税”。关税是指每次都随出口附加的“出口关税”,和每次进口时所附加的“进口关税”。不过,几乎没有禁止出口的情形,所以一般来说,关税指的是进口时附加的税金。

  附加关税的理由非常简单,随税金的附加,所进口的物品价格也就会随着调高。进口货的价格高,那么,怎么说都会在和本国产品的价格难以竞争的情况下失去立足点。

  没有人买进口货,进口量自然就得减少,“国际收支”发挥的改善功能,也就在这里看出效果。不过,过度的关税,很可能会引起和他国之间贸易往来的纷争。

  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是根除了关税以外的所有进口壁垒。世界贸易的自由化通过关税越来越难以保障自身的产业,世界各国纷纷设立新的替代方案——非关税。

  非关税壁垒当中,最为人们熟知的是“进口限额制度”。

  举个例子来说,“1年内所有能从美国进口的面粉量只有1袋”,把这道官令用铁钉牢牢钉住。

  像这样的进口限额制度,实在是让人一看便懂的壁垒。因此,世界各国都很努力地想开发出更能掩人耳目的高竿非关税壁垒——例如强化农产品的检疫标准来抑制进口的手段,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在小吃店遇见凯恩斯》[韩]柳泰宪著徐若英译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29.80元

  

与“外销”会晤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