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咸丰皇帝的织绣龙袍卖了一百万(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4日10:39 新华网

  

咸丰皇帝的织绣龙袍卖了一百万(图)

  主持人:说财富故事,品人生百味。欢迎收看财富故事会,我是王凯。今天的这个故事呀,咱们得回到2005年,从一场拍卖会说起。

  解说:在2005年春拍秀场中,有一场“绣”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嘉德的“锦绣绚

丽巧夺天工——耕织堂藏中国丝织艺术品”专场拍卖会。这也是全球第一场以中国丝织品为主题的专场拍卖会。203件巧夺天工的丝织品可是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还有张学良将军收藏的明代顾绣《群臣图》、彩绣《十八尊者册页》和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元代缂丝祥龙吐珠团扇等珍贵丝织品。这些曾经是皇家使用的服饰和物品,人们赋予了它们很多神秘色彩。

  主持人:当时这些东西拍出了4423万人民币,这些藏品是谁的呢,行内的规矩,只知道这个人叫耕织堂主人。这个耕织堂主人是个极为低调的人,他从不愿意以真名现身,这次拍卖却让他一时间称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拍卖会之后,众多的媒体要求采访耕织堂主人,可他却悄悄躲开众人,拨通了一个人的电话。要去拜会一个人。

  解说:这个人就是北京古玩商会古典织绣研究会的会长王金华。他被圈内人称为中国清朝服饰收藏第一人。他的收藏以中国明清服饰为主,二十多年的收藏生涯中,他的藏品逾万件,而且几乎都为精品。耕织堂主人与他也因为共同的收藏爱好,成为了几十年的好朋友。在王金华手中,有一样东西,可比耕织堂主人所有的藏品都珍贵。因此耕织堂主人在拍卖会结束后,迫不及待的想去看看这件梦寐以求的藏品。这个就是咸丰皇帝的龙袍。

  主持人:其实在今天的艺术品市场,流传下来的龙袍并不少。清代皇帝的服饰分为三大类,礼服、吉服和便服。龙袍是吉服中的一种,皇帝在一般性的吉庆宴会、朝见臣属的时候穿用的也是我们常常见到的帝王服饰。他好比我们今天上班时穿的服装。所以数量比较多。但这件咸丰皇帝的龙袍,品相极好。又兼有缂丝工艺和十二章纹,因此可以称得上是龙袍中的上品。这缂丝和十二章纹是怎么回事呢?

  解说:缂丝是织绣中的一种,也是中国独有的。一件衣服上有多少种颜色,就需要多少把小梭子同时进行。它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因此具有雕琢镂刻的效果。并且它的正反两面是一样的。一个工人一天只能织一寸。一件龙袍需要两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所以旧时就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 这十二章纹只有帝王才能使用,它包括: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章纹其实就是一个吉祥的符号,在尧舜禹的时候就有,但都是两章,三章,最多达到四章这样出现。真正把十二章纹都绣在龙袍上是到了乾隆后期,因此这件咸丰皇帝的龙袍就显得尤为珍贵。

  王金华:如果一个龙袍两个人织的话需要一年半的时候,最快的两个人织一年零三个月到四个月,历史上是这样记载的,而织每件东西都得四百两到五百两银子。

  周继勇:这件东西在12章里应该说是在织绣这个领域里非常顶级的东西。

  主持人:这个龙袍现在价值不菲,曾经有人愿意出千万价格购买。说起这件龙袍能到王金华的手中,那可是费劲周折。原来在2003年的春天,王金华去纽约参加拍卖会。伴随拍卖会的进行,同时也会有一些相应的艺术品展览。这里往往汇聚的是来自全球的古董商们精心挑选的艺术品。因此在这绝对能看到好东西。这天,王金华刚参加完一个拍卖会,来到这个每次必看的展览参观。突然,在一个英国人的展位前,他无法挪步了,王金华眼中完全被一件明黄色带有十二章纹的缂丝龙袍给占据了。

  王金华:突然亮到我眼前的有一个专门经营中国古代服饰的一个外国人,是英国人。他往那儿一挂我就盯着这件东西一眼就看中了不想走,我一看这东西挺完整的,咸丰皇帝的,那东西都是缂丝的。

  主持人:其实类似这样的龙袍王金华以前也碰到过,可品相不好,这次在纽约看到的这件,不仅品相特别好,有八、九成新,而且又兼有缂丝与十二章纹,实属难遇。王金华边看心里就寻思,一定要把这件龙袍买回去。

  王金华:我想买。我看着就想买。

  解说:喜欢中国织绣得老外特别多,而且咱们中国很多的优秀的织绣现在都流失在国外,看到旁边很多国外的收藏家也对这件衣服特别感兴趣。纷纷去向衣服的主人询问价格。这就更坚定了王金华买下龙袍的决心。可是当王金华一问价格,好家伙,那个贵哦。

  王金华:我当时就买不了,我觉得太贵了,我说能不能便宜点,他说不可能。最后因为价钱搞不下来,本身又喜欢,就一再磨蹭讲不下来,就放弃了。

  主持人:究竟多少钱呢?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老王不太好说。但可以这么告诉你,7位数。上百万。当时老王一摸口袋,只能作罢。其他去询问价格的外国人也因为价格过于高昂,纷纷放弃。王金华人是回了国,可心还和龙袍一起留在了纽约。王金华每天干什么都无精打采,吃也吃不香,睡也睡不好。天天都是龙袍的影子。这遭的是哪份罪呀。王金华怎么就走上了收藏这条路呢?

  解说:这王金华本是北京人,然而1968年上山下乡到山西插队的时候,他发现当地民居有个习惯,就是家家屋子有阁楼,平常不用的东西就甩上去,几百年的房子,住了一代又一代,时间长了阁楼上埋藏的“民俗文物”也就越来越多。从小喜欢集邮的王金华意识到这些东西的价值,于是开始走街串巷的去收集这些物品。到现在三十多年了,他也成为了织绣方面的专家了。

  主持人:王金华如今也算圈内的名人了。人称织绣专家。可以说织绣方面他什么藏品都不缺,就缺这么一件好龙袍。这回看到了却又没钱买了。你说说这事给闹的。

  王金华:我做梦都想买,我老跟我朋友唠叨这事,咱们没那么多钱呀。

  周继勇:他说我一定要把这个东西买回来,买不回来我睡不着觉,他非要去买这件东西,因为在他过眼录里面是顶级的东西了,他不买回来确实不踏实。

  王金华:回来以后就老想这个事,这个东西应该买下来,心里挺不安的,老觉得有个事没办完,不行给买了吧。

  解说:在王金华看来,与其如此难受的天天茶饭不思,不如买回来,钱用光了咱还能挣,可这衣服要去了老外手里,再回来就更难了。可是买要买回龙袍就得要钱,这钱该从哪来呢?就在这时一个香港人出现了。

  王金华:一套头饰,满族的,蒙古族的头饰,那个东西特别好,当时这套东西我在我屋里看,他非要要,我当时真是不愿意卖,因为我非常喜欢那套头饰,他说他来了好几趟,他那个跟那个两人进来,他说我看着你这个就走不了了,走不动了,我就要这个东西。

  主持人:王金华看到这个香港人也是特别的喜欢这套头饰,而且还向王金华许诺,不会卖这个东西。老王这才将头饰卖给了这个人。心里虽然是难受呀,但想想不管怎么着,东西至少是在咱们中国人自己手里。再说毕竟买龙袍的钱有了着落。如此心里才好受一些。士别三月,我王金华又来了。这次咱们可是带够了银子,非将这咸丰皇帝的龙袍拿下不可。可没想到当王金华兴冲冲的赶到古董店时,麻烦事又来了。究竟又发生了什么事呢?广告之后故事更精彩。

  主持人:话说这王金华带足了银两,兴冲冲的赶到美国。誓将这咸丰皇帝的龙袍拿下不可。可没想到麻烦事又来了。王金华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王金华:再去买的时候他又给涨价了,我真没想到能卖那么高。我跟他解释我确实在做文化,我想做成一个服饰的系列,什么时代,什么时代的。我想做这个你能不能给我便宜点,他不但没便宜还给我涨了呢。

  周继勇:人家肯定要涨价,那是肯定的,因为人是商人,人要夺取更多利益,去了白去,当时在美国给我打电话,要跟人打架,要跟人吵,不是打架,是吵,因为这个人很实在,你原来告诉我这个价钱,我来了你怎么又变了,后来我说你不要跟人间争执,因为人家的价格是三个月以前的价价格,那三个月以后,人家涨了也是跟着市场涨,没有办法。我说你回来吧。

  解说:艺术品市场是没有人去定价的,所有的物品都是根据当天市场价格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在有拍卖会的时期,商人们往往会拿拍卖会的价格和走向重新调整自己艺术品的价格,而这种调整,不是一千两千,而是上万甚至几十万的。王金华这次过来,价格整整翻了一倍。加上卖头饰的那些钱,也远远不够。

  周继勇:因为这个市场艺术品市场没有人去定价,就是市场因素有的时候会促使某一件东西,一下子莫名其妙的直升机一样的涨起来了,结果当时在那也没办法发火,人家也是商人啊,人家的价格也是跟着市场走啊,那你当时你不要,所以又回来了,回来跑我那喝闷酒,说这儿怎么办啊。

  主持人:这换了谁,谁都生气。老王垂都丧气的回到国内。家也没回就跑去好朋友周继勇那喝闷酒。边喝着就开始发起了牢骚。老周呀,你说说我王金华收藏也有三十年了。原来吃亏上当,这如今眼力劲好了,知道什么是好东西时,却又买不到。这空有眼力劲东西还不是买不回来。说起王金华这眼力劲,一个字,牛。他可是能听音辨真假。

  王金华:我当时就买不了,我觉得太贵了,我说能不能便宜点,他说不可能。最后因为价钱搞不下来,本身又喜欢,就一再磨蹭讲不下来,就放弃了。

  主持人:究竟多少钱呢?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老王不太好说。但可以这么告诉你,7位数。上百万。当时老王一摸口袋,只能作罢。其他去询问价格的外国人也因为价格过于高昂,纷纷放弃。王金华人是回了国,可心还和龙袍一起留在了纽约。王金华每天干什么都无精打采,吃也吃不香,睡也睡不好。天天都是龙袍的影子。这遭的是哪份罪呀。王金华怎么就走上了收藏这条路呢?

  解说:这王金华本是北京人,然而1968年上山下乡到山西插队的时候,他发现当地民居有个习惯,就是家家屋子有阁楼,平常不用的东西就甩上去,几百年的房子,住了一代又一代,时间长了阁楼上埋藏的“民俗文物”也就越来越多。从小喜欢集邮的王金华意识到这些东西的价值,于是开始走街串巷的去收集这些物品。到现在三十多年了,他也成为了织绣方面的专家了。

  主持人:王金华如今也算圈内的名人了。人称织绣专家。可以说织绣方面他什么藏品都不缺,就缺这么一件好龙袍。这回看到了却又没钱买了。你说说这事给闹的。

  王金华:我做梦都想买,我老跟我朋友唠叨这事,咱们没那么多钱呀。

  周继勇:他说我一定要把这个东西买回来,买不回来我睡不着觉,他非要去买这件东西,因为在他过眼录里面是顶级的东西了,他不买回来确实不踏实。

  王金华:回来以后就老想这个事,这个东西应该买下来,心里挺不安的,老觉得有个事没办完,不行给买了吧。

  解说:在王金华看来,与其如此难受的天天茶饭不思,不如买回来,钱用光了咱还能挣,可这衣服要去了老外手里,再回来就更难了。可是买要买回龙袍就得要钱,这钱该从哪来呢?就在这时一个香港人出现了。

  王金华:一套头饰,满族的,蒙古族的头饰,那个东西特别好,当时这套东西我在我屋里看,他非要要,我当时真是不愿意卖,因为我非常喜欢那套头饰,他说他来了好几趟,他那个跟那个两人进来,他说我看着你这个就走不了了,走不动了,我就要这个东西。

  主持人:王金华看到这个香港人也是特别的喜欢这套头饰,而且还向王金华许诺,不会卖这个东西。老王这才将头饰卖给了这个人。心里虽然是难受呀,但想想不管怎么着,东西至少是在咱们中国人自己手里。再说毕竟买龙袍的钱有了着落。如此心里才好受一些。士别三月,我王金华又来了。这次咱们可是带够了银子,非将这咸丰皇帝的龙袍拿下不可。可没想到当王金华兴冲冲的赶到古董店时,麻烦事又来了。究竟又发生了什么事呢?广告之后故事更精彩。

  主持人:话说这王金华带足了银两,兴冲冲的赶到美国。誓将这咸丰皇帝的龙袍拿下不可。可没想到麻烦事又来了。王金华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王金华:再去买的时候他又给涨价了,我真没想到能卖那么高。我跟他解释我确实在做文化,我想做成一个服饰的系列,什么时代,什么时代的。我想做这个你能不能给我便宜点,他不但没便宜还给我涨了呢。

  周继勇:人家肯定要涨价,那是肯定的,因为人是商人,人要夺取更多利益,去了白去,当时在美国给我打电话,要跟人打架,要跟人吵,不是打架,是吵,因为这个人很实在,你原来告诉我这个价钱,我来了你怎么又变了,后来我说你不要跟人间争执,因为人家的价格是三个月以前的价价格,那三个月以后,人家涨了也是跟着市场涨,没有办法。我说你回来吧。

  解说:艺术品市场是没有人去定价的,所有的物品都是根据当天市场价格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在有拍卖会的时期,商人们往往会拿拍卖会的价格和走向重新调整自己艺术品的价格,而这种调整,不是一千两千,而是上万甚至几十万的。王金华这次过来,价格整整翻了一倍。加上卖头饰的那些钱,也远远不够。

  周继勇:因为这个市场艺术品市场没有人去定价,就是市场因素有的时候会促使某一件东西,一下子莫名其妙的直升机一样的涨起来了,结果当时在那也没办法发火,人家也是商人啊,人家的价格也是跟着市场走啊,那你当时你不要,所以又回来了,回来跑我那喝闷酒,说这儿怎么办啊。

  主持人:这换了谁,谁都生气。老王垂都丧气的回到国内。家也没回就跑去好朋友周继勇那喝闷酒。边喝着就开始发起了牢骚。老周呀,你说说我王金华收藏也有三十年了。原来吃亏上当,这如今眼力劲好了,知道什么是好东西时,却又买不到。这空有眼力劲东西还不是买不回来。说起王金华这眼力劲,一个字,牛。他可是能听音辨真假。

  解说:一天王金华的一个朋友找到了他,想请他帮着看看新买的几块银元宝是真是假。

  王金华:正好我这儿有客人,他就在兜里说我拿着呢,他就在兜里晃了晃,我说你别往外拿了,我说你那东西都是假的,都不对。他说老王你是不是太牛了,你连看都不看,就说这东西不对。我说你先到外头让别人先去看去,你一会儿在过来,因为懂行的人就会告诉你,十五分钟他回来了,他说老王真是信你,你说的对。

  主持人:你眼力劲再好,拿不出钱,龙袍就到不了你手里。这王金华回国后就跟那祥林嫂一样,天天跑到朋友那念叨这个事。

  周继勇:跟我那天天喝酒,闷闷的老是这事,念叨念叨我看都快得病了,念叨这件东西。

  王金华:喜欢中国织绣的外国人很多,而且咱们中国很多的优秀的织绣年头老的织绣,真的在国外,咱们从国外买回来的,往国内买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就要留到国内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因为这东西就留在了中国,以后很可能就在中国织绣博物馆,很可能就在个人的或者是国人的博物馆里,那么这些东西咱们中国人看到,尤其搞织绣的人看到,你说是不是一件好事。

  周继勇:我一看怎么办啊,现在多少钱了,他告诉我一个数王金华应该说资金的储备还是可以的,但是呢,是他买了很多东西啊,这三十万,那四十万的,有时候古董商就是这样的,有时候深一脚,浅一脚因为我们这个级别的古董商,还没有强大的这种资金支持,所以有的时候买货多了,手里流动资金就少了,我说你这个价钱你买不买。他说我买。没钱就想办法吧,对吧。那我只能就说你缺多少,我来给你把这笔生意帮你做成,因为他确实喜欢这种东西,三次去你想一想,他准备第三次要去,我一想他是非买不可了。

  王金华:他说缺多少钱吧,你要觉得好就买下来,钱不够从我这儿拿。

  主持人:周继勇为什么就把钱借给了王金华呢。一是两人是几十年的好朋友,另外在古玩圈里,大家经常会碰到一次买藏品过多。资金积压的情况。相互帮助也是常事。不过话说过来,也英国人也太能折腾人了。一而再再而三的。不说别的,这去美国的机票也不便宜呀。王金华下定决心,这一次一定要把龙袍带回国。于是王金华拿着从周继勇那借来的钱,三赴纽约。下了飞机,王金华直奔英国人的古董店。

  解说:还好,衣服还在。可再看旁边的价目标,王金华气不打一处来,又涨价了。这时的王金华正在为自己没多借些钱而后悔,又恨这个英国人见利忘义。

  主持人:就在王金华打算狠狠批评批评这个英国商人的时候。突然听见有人喊MR WANG。MR WANG。王金华还在纳闷自己在美国并无熟人的时候,这个英国商人热情的跑了过来。

  王金华:他说我知道你是搞收藏,而且我知道你在写书,而且我看过你好几本书。

  主持人:王金华心里嘀咕着,看我的书有什么用呀,龙袍一天一个价越来越贵,这不是臭显摆吗。你写书也没用。也买不起龙袍。看来这个英国老是掉进了钱眼。王金华又生气又觉得好笑。就在王金华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英国人时,英国商人说出了一句让王金华大吃一惊的话。

  王金华:出乎意料。(他说)我不给你涨了,他说我知道你是搞收藏。

  解说:英国人以第一次的价格把龙袍出售给了王金华。

  主持人:宝剑赠英雄,龙袍聚会有缘人。原来在王金华第一次要购买这件龙袍的时候,英国商人已经觉得他不一般了。在王金华离开之后,迅速打听到王金华是中国收藏清朝服饰第一人。并且找来了王金华出版的书籍阅读。看到王金华书中那些经过三十多年收藏下来的藏品。英国商人被深深感动了。王金华历经千辛万苦。三赴纽约把龙袍带回了国。

  主持人:说到这呀,再告诉大家一下,当初王金华为筹钱卖掉的那套蒙古族头饰,在香港人要对外出售的时候,王金华以高出当时自己卖出价格的两倍买下,那套蒙古族头饰再一次回到了他的手里。而这件咸丰皇帝的龙袍现在则在一所服装类的高校中,为年轻人展示着它在中国服饰史中不可缺少的那一页。好,感谢收看财富故事会,咱们老时间不见不散。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