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老友新朋说乔羽作品人品皆上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7日06:28 北京日报

  

老友新朋说乔羽作品人品皆上品

  ■本报记者徐雪梅李红艳词坛泰斗、词坛不老松,说的都是一个人。大家叫他“乔老爷”,除了他本人姓乔外,他和电影里那个大好人一样风趣可爱也是原因。

  乔老爷的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滋润了人们的心灵。歌词精彩还精辟,为人宽厚

又幽默;乔老爷没有一般老人的世故,始终率真如童。昨天,一帮人为他张罗起“老友新朋说乔羽——从艺60周年座谈会”。在3个多小时里,那个有着聪明大脑门的老头越发显得可爱。

  寓深刻于浅显寓隐深于明朗61年世交、90岁的周巍峙说:“他的歌词常常是大白话,但神奇的是,不用着意修饰,也往往充满诗意。”乔羽60年创作了千余首歌,有古诗风、民歌体、现代诗体种种风格,涉猎中西,而骨子里是浓厚的中国文化。

  乔羽歌词以精练出名,连文集最后的“跋”也简单到只有两句话:“不为积习蔽,不为时尚惑”。词作家陈晓光说:“乔老爷深知歌词‘容易写,写好难’的道理,他善于提炼词眼,一旦捕捉住了,一首小小的歌词也便成了一座岿然屹立的山峰。他创作的歌词,仿佛是生了翅膀的精灵。”

  作为一位词作家,乔羽的作品充满了人间真爱、生活情趣和人生哲理。作曲家王立平与他合作有28首作品之多。“《黄果树瀑布》中‘人从高处跌落,往往气短神伤;水从高处跌落,偏偏神采飞扬。’洞察事物多么深邃,审美感觉多么灵敏。乔老爷写了几十年,从不墨守成规。《百家姓》中开头就是‘许多大树都有许许多多枝枝杈杈,许多大厦都有许许多多砖砖瓦瓦’。这样连绵不断的句子,表现了民族的生生不息。”

  乔羽曾说“歌词必须寓深刻于浅显,寓隐深于明朗,寓曲折于直率,寓文于野,寓雅于俗。”他正是通过这“五寓”让作品雅俗共赏。词作家黄淑子讲,有一次乔老爷大发感慨,他说自己是个慢手,写词写得苦哇!经常是晚上等老婆睡熟了,躺一边,用手指在肚皮上划,许多词就是这么划出来的!一个“划”字道出了这位词坛领军人物推敲的艰辛。

  无官无才常乐有诗有酒真欢

  “无官无才常乐,有诗有酒真欢”是乔羽书房悬挂的一副对联,短短两行字其实也是对他性格特质、生活情趣、人格魅力的精妙阐释。

  曾创作《长征组歌》、《学习雷锋好榜样》等经典作品的曲作家生茂和乔羽相识几十年,两人不仅是老友,更是老酒友。他眼里的乔羽是个乐天派。“我们经常在一起喝酒,不过他的酒量不行,也就二两,如果超过三两,嘴上就没有把门儿的了,天南地北啥都说。”

  京报集团副总编辑初小玲和乔羽相识20余年。“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乔老爷一直保持一种淡然、豁达的人生态度。”她说,“人的一生中,各种类型的情感都可能被剥夺,唯有好心情是自己的,而这又必须具备一定的淡泊品性、学识修养才能保持。乔老爷的好心情支撑他长久创作,他也用好歌词给我们带来了好心情。”

  宽容、随和、平易,几乎所有和乔羽交往过的人都对他有如此评价。他的朋友五湖四海,从文艺名流、高官精英到平头百姓,他跟他们都以平等心态交流。

  乔羽生性幽默,被很多朋友冠以“开心果”之名。他擅长讲笑话,而且是个开玩笑的高手。“乔老爷开起玩笑来伶牙俐齿、妙语如珠,反应之快如闪电,很难有人招架得了,那些粉色段子和黑色幽默经他口述会变得儒雅起来。”被乔羽开玩笑称作“黄鼠狼”的黄淑子说。

  热心提携新人芳香濡染后辈“我经常看到乔老爷和年轻人谈诗论道。”著名曲作家张丕基一句话道出了乔羽人品中另一个闪光点——关照后辈提携新人。正如他的作品《世界需要热心肠》所言:“干旱的土地需要泉水,幼小的禾苗需要太阳。”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和乔羽相识于上世纪60年代,那时的他大学刚毕业,经《歌曲》杂志的编辑引荐,他有幸第一次见到崇拜已久的乔羽。“我们在北海公园里边走边聊,他给我讲《让我们荡起双桨》是怎么写出来的。”金波至今感怀的是,乔羽不吝笔墨为他1979年出版的第一本歌词集《林中的鸟声》作序。

  张丕基称乔羽“老爷”,更显亲切和亲近。“我们相识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在西京宾馆召开的全国音乐座谈会期间,我的一首作品引起很多争议,我的心理压力很大,感到孤独和无助。和我素不相识的老爷主动找我谈心,明确表示支持我。他鼓励我放下负担,按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做下去。”

  黄淑子说:“80年代初,我是个没有任何头衔的‘草根’,当时请乔老爷为我作词的歌曲集《绿色的梦》写序,他欣然答应,还在百忙中跟我通过七八封信。”乔羽的墨宝为词友们争相收藏,不过近来他因年事已高,很少给别人题字。黄淑子说,女儿最近要出一个作品光盘,想请乔老爷用橡皮笔题写《因为有你》之名,可乔老爷说:“用橡皮笔多掉价!我要用毛笔给她写。”RJ074RJ197

  本报记者李继辉摄RJ135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