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李悦:弱文化的“捣乱”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9日12:25 北方经济报

  俨妍

  □文/本报记者 俨妍 □摄影/本报记者 祁立华

  李悦,著名文艺评论家、剧作家,素有“塞外鬼才”之称。十三岁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创作诗歌、散文、小说、文艺评论、影视剧本达二百万字。曾出版过长篇小说《漠王》
、《千金公主》,短篇小说集《死光》,中篇小说集《女检察员》、《黑森林间的小屋》。根据他的剧本拍摄的电影《婚礼上的刺客》,电视剧《大清蒙古王》、《侠客行》、《活出个样儿》、《功夫骄子》和《唐人街的故事》受到观众好评。其中《活出个样儿》荣获第二十届电视剧飞天奖及1999年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李悦先生还是内蒙古一位著名藏书家,1995年他被评为“首届青城十大藏书家”之一。近几年,他非常注重对文化的研究,写了很多文化批评方面的文章,尤其对弱文化的批判,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悦先生认为,弱文化是一种文化集体衰弱病症,病因是吸收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当,该吸收的营养没吸收,不该吸收的吸收了。

  本报记者11月4日采访了李悦先生,以下是记者与李悦先生的对话。

  记者:我记得您写过批评张艺谋、陈凯歌和冯小刚的文章,这一次他们的作品没有获得百花奖,您又有何感想?

  李悦:我一直很担心,他们的作品又要获奖,因为我对许多奖项的评委们实在不敢恭维。我国有许多文学艺术方面的奖项,评出来很让人莫名其妙。有一年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的男主角没获奖,我就说:“应该给评委们评一个最佳剔除奖”,他们把演技最好的演员剔除了。

  其实张艺谋早期的作品就已经表现出人文追求的错误倾向,陈凯歌拍出《和你在一起》时已经显现出才华用尽。《十面埋伏》、《无极》已经表明他们丧失了叙述故事的能力。

  记者:当时对他们的批评文章很少,这是为什么?

  李悦:说明我们的评论和批评跟不上去,评论界的水平也在整体性降低。我在一篇名曰《警惕恶俗》的文章中批评过一些走红评论家,他们的使命似乎就是吹捧二字。在他们的吹捧下,不只是使得张艺谋、陈凯歌成为权威,还使得徐静蕾、周迅、斯琴格日勒、李宇春等一大批艺人莫名其妙地成为艺术家。我在那篇文章中批评那些以吹捧为能事的评论家:“以丑为美,以假为真,以恶为善,以浅薄为深刻,以愚昧为智慧。”

  记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文化现象呢?

  李悦:我认为是文化的弱势状态造成的。或者说这是弱文化的表现。

  记者:我过去注意到您在一些文章中认为弱文化现象的发生与“文革”中对文化的破坏有关,是这样的吗?

  李悦:“文革”对文化的破坏只是一个原因,造成弱文化的因素非常多,非常复杂。就如同生态的破坏一样,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很漫长,我们这一代人亲身经历了“文革”,还有这半个多世纪的文化弱化过程。再远年代的事情没有亲身经历过,没有感性认识。其实文化逐步弱化的历程应该从传统文化的承接方面进行考察。

  记者:现在有一种理论说文化的弱化是因为传统文化的丧失,您是否也持有相同看法?

  李悦:这一问题应该用一本书来回答。说传统文化的丧失,不够准确。一种文化很难丧失,传统文化也是这样。我认为,可以说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时出现了问题,在选择上出现了偏差。这种错误的选择也是历史性的,正如恩格斯所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由于我们的传统文化一直是在宗法的、封建的社会制度下存在和发展,并和封建政权有着紧密的契合,所以,转变为政治的、宗法的形态和性能。并且这种权威主义文化,在与异文化碰撞时,很容易吸收西方买办主义和集权主义的文化,形成一种文化怪胎,奴役和压抑人性。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思想的本质意义却是符合人性的,提高人性的。张艺谋的《英雄》歌颂秦始皇,显然宣扬的是权威主义与集权主义文化,与传统文化本质背道而驰,拿到美国参评奥斯卡,又与西方的价值观背道而驰。这一点,张艺谋是搞不明白的,因为他在该学习的时候碰到“文革”,什么也没学到,后来学的又是摄影。他和许多号称第五代的导演都是弱文化的产儿。

  记者:我现在能够理解您为什么批判二月河了。在别人看来他的小说和根据他小说改成的电视剧《雍正王朝》获了许多大奖,一定是优秀作品。而您却能看出它们的硬伤所在,这就是文化的差异了。

  李悦:我过去是搞文学创作的,很少搞评论,正是你所说的文化差异。我所接触到的文化现象令我产生出一种文化窒息感。为了大口呼吸,我要讲话,喊出批评的声音,我才舒服一些,这就是我写文艺评论的原因。

  记者:最近我读到余秋雨先生的一篇文章,他谈如今出现了“处处是文化却找不到文化”的现象,两次世博会中国馆的境况,正局部反映了中国文化在当代的失语状态。余先生的话是否与您所说的弱文化现象是一回事儿呢?

  李悦:余秋雨先生的这篇文章我也看到了。失语状态就是弱文化造成的,是文化的危机。这还是我刚才谈的,我们传统的文化程序已经坍塌。我们与传统的关系,因系统的丧失,而成为残余元素之间单体与单体的连接,而不是系统的连接。具体举例说:曹雪芹连接鲁迅,再连接顾准和李慎之,这种跳跃式连接如下跳棋一般,跳跃的是历史时代,多么艰难的单体连接呀!甚至让曹雪芹和鲁迅都近乎绝望了。所以当我们的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碰撞时,就显得力量薄弱。这就是世博会上中国馆的失语状态的原因。当然,这并不能说明西方文化就没有缺陷,它们也是有缺陷的。

  记者:如何将弱文化扭转成强势文化呢?

  李悦:有许多文化学者都在研究这个转化问题,提出各种各样的意见。发现文化弱了,有危机感了,就要重视文化。现在从党中央到下面都很重视文化,内蒙古也在搞文化大区建设,这很及时,大环境很有利。出了问题的文化是一种现实存在,我们不可能把这种文化一下子扔掉,再换一种我们认为没问题的文化。文化是扔不掉的,只能进行创造性转化,这种创造当然需要我们认真而深刻地了解我们的文化传统,认真而深刻地了解西方文化。这种了解过程,也是相互影响的过程,将产生出与传统辩证的连续性,在这种连续性中产生对传统的转化。我国的知识分子应该全力以赴做创造性转化工作。

  记者:您已经在做这项工作了吗?

  李悦:我算不得是知识分子,我这一点儿学问,只能算是一个小杂家,小读书人。我读的书杂,学问不系统。只是为了精神的畅快,与弱文化捣乱罢了。如今读书的人少了,也就显出我来了,写文章、接受采访,给电视台做节目,看起来很热闹,所谓无朱砂红土也为贵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