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学术腐败不能找借口(新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04:10 人民网-人民日报

  

学术腐败不能找借口(新语)
前不久,科技部出台了针对科研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近一年来,有关部门已经陆续推出了多项关于惩治科研腐败、完善学术评估、规范科技评价的政策性文件、措施,而大规模的学术打假也已开展了五六年,为什么学术腐败仍然层出不穷呢?

  现在有一个很危险的倾向,就是学术腐败一出现,板子就会打在“制度不健全”上。事实上,任何制度都不可能尽善尽美,现行制度尽管有造假的空间,但也有预防纠正的可

能,落实不力,执行不力才是主要问题。

  由于不少学界重要人物如院士、长江学者、校长卷入学术造假,使原本单纯的学术事件,在网络的喧嚣中、在媒体的炒作中被逐渐放大,最终往往会演变成一场场“大众娱乐事件”。而有关方面对此类事件往往采取一种不回应的暧昧态度,不仅直接导致学术反腐的落实不力,也动摇了公众对学术诚信的信心。

  理论上,追究科研造假不存在任何技术上的问题。很多取证工作,举报者们已经做了,剩下的只是一一核对而已。而不少大学和科研机构,或囿于狭隘的“保护主义”,或慑于涉案当事人的位高权重,对于造假者鲜有惩治。如果一个造假者即便被揭发,依然能够稳坐“庙堂”,毫发无伤,欺世盗名,又怎么能“惩前毖后”呢?这样一来,很多人就会盘算造假代价:一来是造假了未必能被发现,二来即便发现了又能如何?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样的造假来得更容易、更让人“放心”的了。如果学术造假与职业生涯、学术生命等等事关个人“命脉”的东西牵系在一起,相信造假者会比现在有所顾忌。

  当然,今天的学术科研队伍规模也远非昔日可比,具体摊到每个学科上,学术腐败的比例并不算高。但是整个学界的声誉,假如沦为一块公共草地,谁都可以恣意践踏,那将是非常可悲的。一味地捂盖子,一味地保护某些人的“声誉”,失去的将是学术的含金量和公众对整个学术界的信任。

  对于学术腐败,我们绝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容忍,甚至变成了习惯性的容忍和麻木。其实,只要用好现有制度、加大惩罚力度,重视社会的监督力量,解决学术腐败还是大有希望的。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

  漫画为邱 炯绘

曹树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