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三千多个县市民俗将入 《中国民俗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3日07:05 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李洋)昨天,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成都时代出版集团就“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重大项目、《中国民俗志》(县卷本)签订合作出版协议。我国第一部以县立卷的民俗志丛书,计划用6年时间,以3000余卷,记录3000多个县地市的民俗。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从民俗文化的发生来看,村落社会是民俗文化的起源,民俗文化也因此带有强烈的地域特征。如何反映这种文化现象?国家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工作专委会委员陶立璠,早在10年前就呼吁以县为单位修民俗志。

  目前,《中国民俗志》(县卷本)已组成由100多位民俗学家、民间文化研究专家、民间文艺家、知名学者参加的总编委会和审稿队伍。丛书内容包括各县的历史沿革、人文地理环境,其中有物质民俗,如生产、交通、商贸、居住、饮食、服饰、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还有社会民俗,如村落、家族、民间组织与社团、岁时节日、人生礼仪;也有精神民俗,如民间信仰、禁忌、巫术、民间文艺、体育竞技等。

  全书的编修是一项重大的文化工程,在每卷20余万字、3000余卷的背后,是庞大的县级民俗普查。目前,文化遗产的普查和保护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文字、图片、影像并举的立体调查手段使很多珍贵的资料得以保存,在这些资料基础上编纂出的民俗志有望成为各地民俗风情的家园。RJ188

  文化时评

  踏实修志避免材料搬家

  (李洋)

  盛世修志,正当其时。修民俗志是一件大好事,人们都希望把好事办好,就难免对这个庞大志书提心吊胆。修志关键是要尊重事实、尊重历史。民俗志这样的“大部头”涉及地域广泛、编写人员众多,需要为此制定科学、严谨的《编纂手册》并严格执行。民俗是活生生的,民俗志书也必定要建立在大量田野调查基础上,反映新时期活态的民俗现状,而不是把各种历史材料搬到现在的书里来,若要通篇讲某某朝代如何,曾经怎样怎样,就失去了意义。想《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10部书历经25年,动员各艺术门类10多万专业人士参与收集、整理、编纂,才于今年基本完成。民俗志的编纂也会是浩大的工程,希望辛勤的编者们尊重事实,踏实修志,才不辜负读者的期望。RJ188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