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新绘画实践的样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3日17:37 新民周刊

  新绘画实践的样本

  BY 张 泓

  由上海美术馆、《艺术当代》等主办的“变异的图像——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近日在上海美术馆开幕。这次艺术展是针对中国当代油画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兴起的一股新的
浪潮做一清理和集中展示,与90年代初兴起的中国当代油画浪潮有着一定的传承关系,也有着自身的特点。从整体上看去,虽然新绘画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大好局面,但还是有着共同之处,即在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与回归叙事的同时,一方面越来越远离宏大叙事的传统,转而走向了微观叙事;另一方面越来越强调虚构与夸张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他们或者是依赖现代传媒制造的流行图像与符号获取画面中的艺术形象,或者是利用艺术与摄影、电脑的交叉获取画中的图像。他们的艺术既是图像的图像,也是对当下生存环境的积极回声。实际上,面对时代的新变,一些年轻的中国当代油画家在赋予油画以更新的含义时,已经建立了全新的图像修辞学。

  从对许多作品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年轻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在艺术的处理上,更多是从“虚拟性”入手去营造一种特殊的气氛,这既使他们能够从社会学与文化学的角度切入现实,也能够在各自设立的主观框架中,充分突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观念。而且,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大众文化,其聪明之处在于:一方面,他们按大众文化的制像原则与趣味挪用或创造了自己需要的艺术形象;另一方面,他们又在这样的过程中,巧妙地赋予了画面以新的意义。他们的作品与大众文化的最大不同之处是,后者是要逃避现实,让人进入幻想的世界;前者却是要超越视觉的表象,切入现实的本质。

  于是,“后期制作”的方式也随之出现在了一些年轻当代油画家的艺术中。本来,“后期制作”是从事摄影、摄像与电脑图像处理工作的人员,在获取第一手材料后必然要做的后期工作。但现在这样的做法已经为相当多的年轻油画家所借用,他们的具体方法为:或者对现有的公共图像进行挪用、改装、并置与重组;或者将摄影、摄像作为基本的媒介加以使用,然后再将获取的图像放入电脑中进行技术化处理,使之成为创作的“蓝本”。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狂热升温,部分早期藏家已经获取极大利益;一些画廊开始大规模地举办各种类型的新绘画展览,海外机构也开始进驻国内主推新架上绘画;艺术博览会、拍卖会这一市场的前沿机构也步入了同城近距肉搏的阶段,境内、境外买家纷纷进场在拍卖会上推波助澜,也使不少年轻的新绘画继新潮绘画后成为艺术市场争相追捧的新宠。一些有潜力的艺术家被拔苗助长,也许创造力就此止步,而复制力却越来越盛;优秀的艺术家身背炒作的恶名,令本可以走得更远的“创作群体”在一两年内强烈透支。艺术家身在其中,将如何清醒地把握自己,对此我们深表忧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