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韩少功:醉心山野的“局外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9日15:34 光明网

  小说集《报告政府》出版一年后,前不久作家韩少功又捧出新作《山南水北》(作家出版社),书中以平和的文字记录了他这几年的山居生活。这些由山川风物、琐事传说、乡邻村民、感慨思索等凝结成的文字被出版社冠以“跨文体”之名,他本人亦有此意:“我不大愿意用‘小说’、‘散文’来简单界定自己的写作,其实小说和散文的界限在很多文学作品中并不明晰。‘跨文体’的界定可以涵盖更宽泛的写作。”

  当年初中毕业的韩少功曾在湖南汨罗插队6年,算起来,他再度“下乡”也有7年了。他的新书中有这样的句子——“实在是蓄谋已久。我生性好人少而不是人多,好静而不是好闹。大自然的广阔和清洁从不让我烦恼,并且在后来很多文学作品中一直是我心中的兴奋。”他告诉记者:“在城市工作生活多年以后,我特别想每年有一段时间找个地方静静地读书、写作。要是个和自然比较接近的地方,最好我对当地的文化、语言有些了解,能和当地百姓进行交流。于是我选择了八溪峒,这是我曾经当过知青的地方。”

  在青山掩映下的八溪峒,韩少功结识了许多有趣的人,也听说了不少奇怪的事。一个普通农民对国际大事的关注与理解别有深刻之处,想制止“买码”赌博的乡长会利用当地人对“孝”的敬畏,三言两语便可服众,村口那棵大枫树疯得不轻,山里的塌鼻子郎中用土法医病却屡有奇效……“来自乡村的智慧并不像城市人所认为的那么简单。农民或许书本上的知识比城里人贫乏,在乡村智慧面前城里人不也显得愚昧吗?知识和智慧不是一回事,智慧可以延伸到知识之外。”在他看来:“山里的很多事情是在城市人理解之外的。也许有些事情是传说,但既然人们说了,不管是虚的还是实的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要了解乡村生活的全貌,就不应忽略掉这部分。”

  在当下日益迅猛的城市化进程中,真正意义上远离尘世的山村几乎不存在。看似传统、封闭的乡村,也会不时跟这个信息时代“狭路相逢”。韩少功在新书中记录了一个颇有超现实意味的情景,某农户安装了卫星天线,电视里播着阿拉伯国家的新闻,电视前三个流着鼻涕的孩子咬着指头看得津津有味。他觉得,我们对乡村生活有一种误解,以为传统和现代是界限分明的,其实并非如此。传统和现代在不断重组,八溪峒不是纯粹的传统乡村,也很难说得上现代。“现代和传统的并存关系一直存在,我们心中的某种观念遮蔽了这种关系。其实只要稍微睁大眼睛,多一些观察,就能发现。我有兴趣用文字表现这种重组、交融的关系,也希望能用文字来澄清这种关系。”

  几年的山居生活让韩少功对自己的状态感觉良好,“起码比在城市生活要好”,他告诉记者:“我在文化单位呆了20多年,这样的生活是有问题的。文人宜散不宜聚,文人最好多跟圈子外的朋友交往,否则精神上会营养不良。倒不一定要去农村,各行各业的人都值得文人交往,这样才能从不同身份的朋友那里学到东西。”如今他每年都有大半时间在八溪峒,务农之余读书、写作,他会尽量减少外出活动。秋天则会前往海口,处理一些文联的公事。韩少功笑言,在八溪峒的家里最值钱的家具就是八个大书柜,“那是朋友送的,里面装满了我去海口的时候留在湖南的书,那里真是个读书的好地方。”他同意记者关于这种生活其实很“奢侈”的说法,认为这确实不是有普及意义的生活,很多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最起码在时间上就不允许。他也坦言自己和当地人之间仍存在隔膜:“我是个局外人,没有进入他们恒久的利益网络。我拿着工资,无法完全体会到农民最本质的生存压力。这种隔阂客观存在,因此我不能说自己就是一个农民,这不真实。我自然也没有勇气把自己变成真正的农民。我很清楚如果我走不到那一步,对乡村生活的表达就始终有限。真正要写出通向农民心灵的文字,还有漫长的距离。”

  以往韩少功的写作并不“安分”。至少从文本形式上,他总是处于探索中,《马桥词典》如此,《暗示》也如此。《报告政府》的语言和叙事方式已可算作回归,《山南水北》则几乎褪去文学铅华,语言质朴内容琐碎到近乎生活的还原,也许单纯的山居生活令他的文字也恬淡起来。“有的文学是写出来的,有的文学没有什么构思和计划,是日常生活中随性流出来的。我这些文字大概可算后者。”他打了个比方:“好比演戏,好的演员会把平淡生活表现得韵味无穷。作家如果借助暴力、情色才能吊起读者的胃口,就太可悲了。能把简单平凡的素材写得变化多端、精气神十足,那才见功力。这是我希望能够达到的境界。”谈到自己未来的创作,他表示,小说、散文、诗歌,不同的文体他都有兴趣尝试,关键看这种文体是否能和他的内心感受契合。“在写作上,我不愿说我只想写什么,写作是要看机缘的,要看掌握的素材也要看自己的感受,还是顺其自然最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