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外滩画报专题 > 正文

意大利经典电影展映即将开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0日17:28 外滩画报
意大利经典电影展映即将开幕

意大利经典电影展映即将开幕

  2007 年1 月“ITALIANA 影像中的意大利”电影展映将在北京和上海拉开序幕。在两周内,将有30 部著名意大利电影上映,其中包括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流派代表导演德·西卡和维斯康蒂的作品、现实主义电影大师费里尼的作品,还有近几年来活跃于世界影坛的喜剧大师贝尼尼的作品等等。因《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而广为影迷熟知的意大利女星莫妮卡·贝鲁奇也将出席此次电影展的开幕仪式。

  文/ 张嫣

  20 世纪初,在世界电影初创时期,意大利即花费重金,拍摄了一些场面极其浩大的历史巨片,如《你往何处去》(1912)、《卡比利亚》(1913)、《迷失在黑暗中》(1914) 等。其中《卡比利亚》一片长达四小时,搭建了庞大的外景,采用人工照明和移动摄影,尤其是使用了交替蒙太奇的剪辑手法来架构情节,此片对格里菲斯的《党同伐异》及后来的好莱坞豪华巨片都有影响。但一战后,意大利电影业衰落了下去,直到二战结束后的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新现实主义出现。

  意大利电影是意大利人棱角分明的脸。正如因为头骨的造型,意大利人的脸到老的时候,越来越清楚有力,意大利的电影绝对不会让人有模糊的印象。打着“还我普通人”和“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口号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是绝对真实而清晰的。新现实主义电影强调贫困现实,而不是好莱坞的梦幻魅力;展示简陋的茅棚等客观环境,而不是洁净的家园和时髦的公寓; 必须是普通的、无礼的、世俗的人,而不是好莱坞优雅漂亮的令人想入非非的绅士淑女。粉饰太平和疏离现实为他们所弃绝,他们的目标是“真实”。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最重要和最具有代表意义的作者和作品有: 罗西里尼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1945)、维斯康蒂的《大地在波动》(1947)、德·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1948)、德·桑蒂斯的《罗马11 时》(1952)。

  此次参展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代表德·西卡的影片《意大利婚礼》,巴赞曾作了精彩的比喻“: 德·西卡没有下赌注,他却⋯⋯赢得了满贯。”德·西卡在影片中不想、也从不作说教。 德·西卡偏爱新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如麦斯特所说,他“宁肯要现实而不是浪漫故事,要世俗而不是闪闪发光,要普通人而不是偶像”。上世纪50 年代中叶,包括意大利电影在内的欧洲电影出现了一次巨大的

  变异,写实主义电影的主导地位逐渐被转向内心、注重形式的现代主义电影所代替。不同于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注重社会性和纪实性,现代主义电影寻求一种更为个人化的表达方式,更关注生活中的个体生存境遇、心理状态和情感矛盾。它们受到存在主义的深刻影响,旨在表现生命的孤独、人与人之间的难以沟通、人生的荒诞意识和异化感、生存困境中的茫然失措等等;在表现形式上,手法更为激进,完全打破传统叙事规则,往往以某个哲学观念或心理意绪为核心,展示创作者的哲理或主观想象的世界,费里尼、安东尼奥尼、帕索里尼和贝托鲁奇都是其中的代表。安东尼奥尼在1964 年拍摄的《红色沙漠》以对色彩大胆、反常规、反现实的探索,在电影史上广受赞誉,被称为“电影史上第一部彩色影片”。这次参加影展的费里尼作品《甜蜜的生活》堪称意大利现实主义电影的光辉之作。在表现手法上,他开始突破以往惯用的叙事格局而追求艺术的现代性,采用了反情节、反戏剧的“块状”结构,比如《甜蜜的生活》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和贯穿始终的情节,而是由十二个段落组成,其呈现了各种腐朽堕落的生活场景,包括各种混乱的精神和绝望的情绪,它们相互并无逻辑联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他与莫扎特、毕加索等相提并论,认为无

  所不在的自传元素,苦涩、伤感的幽默风格和神秘的、超现实主义的、高度个人化的想象、幻想的银幕世界成为费里尼影片的三个举世公认的美学特征。意大利电影界素来不乏大师级的人物,但近几年,意大利商业电影更多一些。近年来以南尼·莫莱蒂为代表的艺术电影和以贝尼尼为代表的意大利喜剧享誉国际影坛。此次影展收录他们的代表作《儿子和房间》和《眼泪不再》。

  有些令人遗憾的是,这次意大利电影展中并没有出现一些中国影迷耳熟能详的大师比如罗西里尼、帕索里尼还有安东尼奥尼的电影。主办方CINECITT公司首席执行官Francesco Carducci的解释是,ITALIANA 活动挑选影片之时更专注于最大程度地表现梦想、展现希望和意大利的生活。这些电影均代表一个地区、一座城市,或是对意大利整体的一瞥,它们展现的是我们的社会、历史以及最能够代表所谓“意大利制造的事物。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