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导演难以跨越市场门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4日10:20 河北日报

  本报上海电(韩璟)2002年,年轻导演孟奇拍了处女作《我最中意的雪天》,由于找不到发行商,他提着拷贝一个个城市跑;2006年,他的第二部作品《茶色生香》依然徘徊在影院门外,不得其门而入。

  孟奇“提着拷贝去流浪”的遭遇正是无数年轻导演的缩影。4年过去了,中国电影的年产量从2002年的100部跃升到2006年的330部,但对刚进入电影市场的年轻导演来说,市场门槛却依然高不可攀。

  融资难发行更难

  孟奇等年轻导演面对的共同难题是:策划时投资方不感兴趣,推广时发行方不愿推广。《鸡犬不宁》的导演陈大明说:“在拍处女作的融资过程中,我就像影片的主人公一样到处碰壁。”而因《疯狂的石头》一举成名的导演宁浩,之前的《绿草地》照样是“藏在片库人未识”。

  孟奇则有无数次饭桌上靠灌自己酒来谋求投资的经历,而在发行时,“头一次碰上《英雄》,《我最中意的雪天》在北京上了两三天就撤档了;这次又撞上了‘黄金甲’,基本没有市场空间了。”正如一位发行公司老总所说,现在这些年轻导演拍第一部电影应该说并不难,难在能不能继续拍第二部、第三部,真正成为中国电影的中坚力量。这次有环艺电影院愿意帮孟奇放映《茶色生香》,下一次呢?

  缺乏市场话语权

  尽管这些小成本电影在院线只能上映两三天或一两场,但相对那些片子至今未上映的新导演来说已算幸运。更多年轻导演面对高高的市场门槛却无力跨越。像孟奇这样为拍片而倾家荡产的年轻导演不在少数,导致的后果是大量年轻导演为谋生存转行拍电视剧和广告。正如宁浩所说:搞这个行业的人不能靠这个行业生存,真是悲哀。

  不少发行公司和院线负责人都曾经把原因归咎到导演身上,认为他们所选择的影片题材、倾向于个人化的拍摄风格,不具备普遍性。但不少新生代导演已逐渐具备了市场触觉:李玉的《红颜》、小江的《电影往事》、马俪文的《我们俩》、陈大明的《鸡犬不宁》都不再执迷于自我表达,开始探索市场与艺术的融合,并更为贴近时代和大众生活,但依然难以在市场上大展拳脚。年轻导演由于资金少、拷贝数量低,缺乏市场话语权。而发行方更不愿多花钱为小片做宣传,票房当然没有起色。

  政府扶植是根本

  在市场机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政府的扶植就显得尤为重要,如韩国电影的异军突起就依靠了政府的大力扶植。专家指出,对于发展本土电影产业,民间方式只能起到促进作用,有了政策支持的大环境,民间方式才能体现效果。正如朱延平导演所说:“政府对电影的扶植应着手在如何建立一个健康的市场上。所谓健康的市场,应该像彩虹一样,包括光谱中的各种色彩。”内地电影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这个时候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优惠,建立起成熟的市场机制,融资和发行才能畅通,年轻导演才会有更多的机会。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