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寻求打破“大片”垄断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9日03:09 舜网-济南日报

  2006年中国国内电影票房再创历史新高,达到26.2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增加了6.2亿元。在票房排行榜前10名中,国产大片占据了6个席位,其中《夜宴》票房达到1.3亿元人民币,而正在上映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则已突破2.5亿元票房,再一次证明大片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品牌和票房保证。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局近日透露,2007年,投资1000万元左右的“国产中片”将被重点扶植和关注。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表示,大制作电影不可能成为市场的主流,300万元以下的小成本影片又受投资限制,“所以中等影片的突破才是国产电影全局突破的关键!”

  大片:发育畸形的肉鸡腿

  “国产大片在某种程度上像一个发育畸形的肉鸡鸡腿,外表太华丽臃肿了,用大投资大场面吸引人,但缺乏讲故事、讲好故事的能力。”某电影论坛的一名网友这样留言。尽管“中国式大片”的口碑无法如其票房那样挺直腰板,但褒贬不一的观众反应,仍旧无法阻止中国的大导演们力图打破自己票房纪录的脚步。

  被公认为“电影中坚”的第五代导演陈凯歌、张艺谋不约而同地走上了“大片之路”。甚至连曾经以温情机智的市井小故事开创了“贺岁片”时代的冯小刚,都不能抵制大片一掷千金的快感和统率千军万马的诱惑,硬是砸出1.3亿元人民币打造了一场奢华的《夜宴》。

  对此,复旦大学的顾晓鸣教授认为,原本风格各异的三位导演在市场的作用下,“用无形资产开始变现”,拍出类型雷同的电影并非他们艺术创作的本意,而是“在商业大潮涌动之下的一种非艺术非文化现象”。

  就在《洛杉矶时报》兴高采烈地宣布耗资巨大的好莱坞大片时代已经过去的时候,我们的大片却迷上了“国际巨星+刀光剑影”的模式。有学者用“高速粗放增长”来形容当前电影制作的发展水平。电影产业的“热钱”一窝蜂地涌向与现实毫不相关的古装大片,忽视了对市场的细分,使得本来就处于饥饿状态的中国电影观众更加无从选择,招来的是恶评如潮。

  对此,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表示,国产商业大片在艺术创新、文化意韵以及市场潜力等方面各有特色,并持续形成热效应,在市场中继续保持强势地位,但这些大片依然未能获得广泛认同,题材雷同、内容单一的痼疾仍未解决。

  中国电影正陷入危险困局

  2006年年末,中国迄今为止最昂贵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与新影联院线、数字院线等签订了为期一个月的独家放映协议,加上过于猛烈的宣传攻势,别说贾樟柯关注小人物的新作《三峡好人》至今仍“默默无闻”,就连刘德华主演的《墨攻》也只是冒了个泡泡就难觅踪影,在北美口碑不俗的跨国制作《面纱》同样“钱”途惨淡。

  “大片垄断”时代,中国电影正在陷入一个危险的困局:资源过度集中,多元化难以实现。

  现在大家骂大片,都觉得又贵又不好看,但是大家都会去看,为什么?贾樟柯尖锐指出:“大制作本身无可指责,但大片无偿地占有了太多的公共资源,让其他类型的影片很难生存,很难立足,我觉得这是不公平的。”他说,可能在建立产业化的过程里,所有人都把票房看做一个指标,但这样留给艺术电影的空间就变得非常小。

  不问口碑,但求票房,市场将“唯票房论”发挥到了极端。于是,这才有了贾樟柯那句“在这个崇拜‘黄金’的年代,从一个‘好人’的遭遇,折射出中国电影市场的脆弱”。

  动辄上亿元投资的大制作在上映后遭恶评的往往不是拍摄和音效等技术层面的东西,而是没有故事,生拉硬扯。一位影视学者在接受采访时说,当注意力过分集中在大场面所带来的视觉震撼的时候,“题材的单一模式化已经让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武侠题材和大制作不是一直能救市的良方,花八九十元甚至是一百多元钱去电影院仅仅是为了看几个所谓的大场面的时候,这样的电影是令人悲哀和不安的。”

  缘何缺席当代生活

  当前的大片制作者们主要考虑的是国际市场,缺少了对社会变革时期人的描述和对当代人喜怒哀乐的书写,这些曾得到第五代导演们高度关注的主题,却渐渐远离了他们的视线。当然,也就让电影和电影人远离了观众的心灵。“我们希望让观众多看到反映现实生活的电影,而不是那些穿金戴银、飞来飞去的人。”贾樟柯同样对中国的商业大片进行了批判。他说,这种高投入、高产出的大片运作模式,已经逐渐丧失了中国人的想象力。

  大片救不了中国电影的全局

  张宏森认为,向古代行走是一条相对安全的道路,是一种保全资本、保全自我的方式,因为大家不敢用这么大的资本去赌自己对当代生活的表述。他表示,面对当代生活失语,或者把握当代生活失控,首先应该追究创作者的思想能力和艺术功力。缺席当代生活,逃离生活现场,还可以追究到我们的艺术勇气。另外,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现代科技所产生的奇迹被我们误认为是大片艺术的奇迹,把艺术的工具当成了艺术目的,“现代科技可以画神画鬼,我们便一度忘记用这种科技去做人的文章,这可能是当前缠绕大片的一个错结”。

  “这是一个大片时代,但不是一个大片弥漫和大片充斥的时代。”张宏森强调,国产大片一年的数量是有限的,加上美国大片,国内一年顶多上10部,再大的片子在主流院线最多占三周四周,中小成本还是有很多空间的。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黄式宪认为,车有车道,马有马道,大片与小片显然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互相拉动的,形成一种文化张力的关系。要求大片有深刻的文化底蕴,无异于要求小片有“亿元票房”。在21世纪之初,中国电影要想在全球化空间里站稳自己的脚跟,首先还是要靠大片。但是,单单靠每年出三五部大片,并不见得就能救得了中国电影的全局,一旦“大片、中片、小片”形成了良性的级差,互为张力,中国电影产业才可能安全、稳定、和谐、健康地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