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作家首次登上中国小说排行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7日10:36 河北日报

  本报济南电(张成东)2006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日前在济南揭晓。莫言的《生死疲劳》等36部作品上榜。与往届不同的是,“80后”作家也第一次出现在小说排行榜中。

  “80后”作家上榜成亮点

  中国小说学会常务副会长、著名评论家雷达认为:这次排行榜总体上仍然延续小说学会确定的三个评价标准,即历史内涵,人性深度,艺术水准。在此框架下,上榜作品基本反映了2006年度中国小说创作的思想和艺术水准。与往届不同的是,“80后”作家第一次出现在小说排行榜中,例如张悦然的长篇小说《誓鸟》,苏瓷瓷的短篇小说《李丽妮,快跑》以及秋风的短篇小说《洛城戏瘾》等。这次“80后”入榜,标志着“80后”作家已经登堂入室,成为文学界中较有实力的创作团体。其中以张悦然的《誓鸟》最有代表性,该作品充满了大胆的想象力,是一部浪漫主义的杰作。

  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著名评论家陈骏涛在发榜新闻会上将“80后”称为我们文学的生力军、接班人。陈骏涛说,由于过去“80后”的作品还不成熟,或者是大家对其潜力的估计不足等原因,前六届排行榜至少是长中篇小说中,没有“80后”作家上榜。他还兴致勃勃地谈了自己关于“80后”创作的看法:“‘80后’作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韩寒、郭敬明和张悦然。韩寒过于狂傲,而且没有拿出比较有说服力的作品;从创作的职业道德来看,郭敬明的行为是不值得称道的;张悦然曾提出希望大家把她与‘80后’区分开来,我认为这有两层意义,一是她的作品已经超越了大家所认为的‘80后’的写作范畴,比如青春文学等;另一层,我所猜测的是希望大家不要把他们煮成一锅,在这一点上我还是比较赞成她的。张悦然的《誓鸟》应该算是这次排行榜的一个亮点。”

  对历史、对民族魂的反思走向成熟

  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著名评论家陈骏涛认为:上榜长篇小说中,如莫言的《生死疲劳》,把历史叙事、现实叙事和丰富的想象力相结合,成就了他一贯的魔幻风格;铁凝的《笨花》延续了她一向对现实的关注,不过以前是关注个人的成长,在《笨花》里则关注到一个族群的成长,这是一个超越。总而言之,长篇小说的历史叙事和现实描述的风格可以体现当代长篇小说的实力。

  莫言的《生死疲劳》和铁凝的《笨花》一年来备受媒体关注。从这两部长篇来看,同为写历史的,但都脱离了原来写历史的框架,比如《笨花》完全写日常生活,并以日常生活衬托历史,有所创新。莫言的《生死疲劳》用别人很少涉及的手法写作,写到一些很怪异的东西,颠覆了以往传统长篇小说对历史的描写,比如小说对地主阶级人物的塑造颇有新意。

  这次上榜的4部小说可以说代表了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水平。但仍不能避免遗珠之恨,比如周大兴的《湖光山色》和苏童的《碧奴》均没上榜。各位评委的职业眼光有所不同,所以总还有些美中不足的地方。

  现实生活成为作家关注的焦点

  陈骏涛认为,如果说长篇比较多的是写历史,那么中篇就是比较多地写现实,面向现实。题材上一方面集中于描写底层生活,另一方面是热衷于反映当前社会上普遍关心的问题。我们所评出的十部中篇作品中,《命案高悬》一年来一直受到关注;《我们能够拯救谁》将底层普通人在权力的侵蚀下,在逼窄的生存时空中的挣扎、痛苦、无奈、坚忍、逃避、妥协、投降、蜕变等等众生相,一起呈现在我们眼前,小说深刻地揭示了令人震惊的教育困境,展示了教师和学生日常生活的艰辛与悲苦。

  中国小说学会常务副会长、著名评论家雷达先生认为:一些中篇小说开始对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关注。小说《命案高悬》堪称当下“底层文学”热潮中的又一力作,小说通过对一桩命案的追寻,对当下农民的生存状态和农村基层权力的运行方式进行了深透而又精微的书写,无论从现实揭露的深入性、人物塑造的立体性,还是叙述控制的均衡性上,都值得称道。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