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婚姻的酸甜苦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2日08:47 东方网-文汇报

  作为“吃螃蟹”的尝试者,李爽对于涉外婚恋的归纳是:“美满婚姻的秘诀在于你是否有一个能包容对方的心胸,是否愿意为这种包容做出努力。”

  密特朗的请求

  异国情调,对于东西方人来说都具天然的吸引力。见识过许多美满的中外联姻,其中有着一些基本的成功因素。1、双方都受过高等教育。2、都从事专业工作,并事业有成。3、双方拥有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志趣、爱好。4、婚前充分了解,爱情基础牢靠。5、至少有一种能完美沟通的家庭语言,如中方会流利英语,或老外懂中文。

  谈论中国的涉外婚姻,不得不提及北京姑娘李爽,她是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刚起步时,第一位勇敢地嫁给西方男人的中国女性。

  1979年,年仅22岁、参加过中国美术馆星星画展的自由画家李爽,与时任法国驻北京使馆文化处的外交官白天详,于“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碰撞出了“错误的爱情”。在李爽的理念中,“相爱就是一切的理由”。但当时中国刚刚走出“文革”的阴霾,整个社会仍处于封闭、保守的状态。那个年月来说,李爽的确算得上十分“出格”的女孩,她竟然藏在法国外交官的公寓里,度过了三个月“美丽的爱情囚徒”生涯。

  北京市公安局,对于公然于建国门外交公寓里与法国外交官同居的李爽,决定采取缉捕行动。李爽政治上被扣的帽子是:“向外国人出卖情报”及“有损国家尊严”。对于李爽“出卖国格”和“出卖人格”的行径,北京市公安局判决她2年的劳动教养。其法国情人白天详则被驱出中国。

  爱情执着的李爽虽身陷囹圄但绝不低头。她表示:“这份爱情在我眼里这么真实,这么纯洁,我不会放弃争取爱与被爱的自由。”难能可贵的是,来自爱情之乡的白天详同样对爱人忠贞不渝。那两年,白天详抵制住了各种阻力,积极为营救自己挚爱的姑娘出狱四处奔波,感动了法国政界和媒体,终于,法国前总统密特朗访华期间,他请求中国领导人释放李爽时的言辞是:“请允许这位小姑娘赴巴黎与其相爱的人团聚并结婚。”最后,由邓小平先生亲自批示释放了李爽。1983年底,李爽终于抵达巴黎并开始定居。

  1984年2月4日,白天详与李爽于巴黎结婚,当时的巴黎市长亲自为其证婚,法国乃至西方许多主要媒体皆刊登了配文的婚礼图片。经历磨难的中法恋人终于迈入了平静的婚姻生活,随之如许多的异国婚姻一样,他们亦开始瞧着自己的异国伴侣不顺眼起来。对此,李爽回忆说:“我们结婚之后,曾经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产生过相当大的冲突,有时候根本就无法沟通,尽呛呛。怎么办呢?我也曾经困惑过,但是我绝对不会为这些困惑质疑我的婚姻。因为生活是创造,而不是去毁灭。既然我们为了感情选择了共同生活,我们也就只能尽力去解决问题,维护我们的婚姻。为此,我们双方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如今,他们已拥有了两个可爱的儿子。

  李爽事件解决后,民政部下发了一份文件,要求各地放宽对涉外婚姻的限制条件。此后的二十年里,中国的涉外婚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洋婚,吃是一大考验

  美国一位女作家将成功的婚姻总结为:“婚姻,就是两个人在一起过独立的生活方式。”如果你打算选择异国婚姻,就要有给对方绝对私人空间的思想准备,不要认为婚姻就是夫妻俩绑在一起。对于老外恋人,你需要考察的是:1、他是否真能够欣赏中华文明,有些对于中华文化一窍不通者,婚后抱怨与中国女人结婚是个可悲的误会。2、对于中餐他是否喜欢,有些西方人对烹饪中餐时的油烟气味无法忍受。3、明确他是爱你本人,还是仅仅出于猎艳东方娇娃异国情调的黑发、黑眼睛。婚后不久,随着外表的新鲜感消失殆尽,只剩下天天面对不同文化、不同思维、不同生活习惯的碰撞烦恼,婚姻渐亮起红灯自然不可避免。

  嫁给了美国先生的张小姐抱怨:婚后的第一考验就是吃饭。短时间里吃点面包、香肠、沙拉,还能迁就。几星期后,中国胃便开始抗议了,中国人喜欢炒菜,但老外对于油烟十分敏感,抗议是在污染环境,再者他们认为爆炒把食品的营养都给炒飞了。一个周五傍晚,我做了蘑菇炖鸡、酸辣汤、番茄炒蛋和清蒸鱼。老美一进家门先是一屁股陷入沙发当土豆(西方谚语:“沙发上的土豆”,指男人陷进沙发久坐不起,如长在沙发上的土豆),待菜上桌后,老美盯着满桌的中国菜无精打采地直蹙眉头,筷子动也不动。我忙问:“这可都是你平时喜欢吃的几个花样。”丈夫却回答:“我精疲力竭的时候就吃不动外国菜,就想吃一客牛肉汉堡包犒劳自己。”没辙,放弃一桌子美味佳肴,只好单给他叫了份汉堡包外卖。

  一位香港留美学生,曾在其作业中写道:“圣诞节的傍晚,美国人忙活着在厨房里宰杀火鸡准备圣诞大餐。”美国老师阅后惊愕得不知所措,遂将此句话投书报刊、电台,作为中美文化差异的例证。实际上,美国人绝不可能自己宰杀火鸡,圣诞火鸡都是从超市买来的冻鸡。老美也没有吃活鱼的习惯,听说中国人买来活鱼在家里宰杀,斥责残忍。于是,老美丈夫吃鱼时便节外生枝地麻烦。他面对中国风味的糖醋鱼、红烧鱼,居然不知如何下嘴,因为西方人不会吐鱼刺,欧美超市出售的鱼都只是两扇“鱼片”,鱼刺已经被剔得干干净净。难怪海外中餐馆为了迁就老外不懂吐鱼刺的“痛苦”,上菜的程序改革为先将出锅的整条鱼展示给客人欣赏,然后侍者立于餐桌旁帮其将鱼剔出来,再客气一句:“请尽情享用。”至此,整个上鱼喜剧才算落幕。有一晚,老美丈夫在厨房里鼓捣了两小时端上来两片烤鱼,我一看硬邦邦的真是糟蹋好东西,哪能比得上红烧、糖醋那个嫩劲呀。实在太淡了我就淋了点酱油、醋,不留神让他瞧见了,二话不说脸红脖子粗地夺过盘子,“哗”地一下子全都倒进了垃圾桶,还埋怨我不尊重他的烹调手艺。

  老美对于我煮生菜面条汤,或炒蚝油生菜最深恶痛绝,大喊大叫水灵灵鲜菜的维生素都被糟蹋了。老外惊异的是生菜居然去烹饪,西洋人只有吃生菜沙拉的习惯。西方人的厨房就像个化学实验室,放多少面粉、蔬菜什么的都得在天平上秤重量,甚至加水也得用量杯。中餐里的“少许”概念西方人最头痛,常皱着眉头发问:“少许,是多少呀?”能想象吗?再就是,洋丈夫对于我嗑瓜子的嗜好十分恼怒。美国宠物店有专给鸟吃的葵瓜子出售,老美一辈子没听说过人居然嗑瓜子。有次在我的示范下,他曾试着模仿想尝尝到底是个啥滋味。可惜朽木不可雕,他咬得满嘴渣滓后一边皱眉一边呸呸地吐,接着便冲进浴室狠命地漱口。对嗑瓜子印象恶劣的老美,晚上见我边看电视边嗑瓜子,气不打一处来地爆发道:“你咔咔地制造噪音二十分钟了,有完没完,太不文明了。”

  老美离婚本着真诚的态度

  嫁给了美国人的赵小姐感叹:圣诞节每个美国人都会送出和收到圣诞礼物,洋老公也送给我一条裙子。我心疼地念叨:“干吗非赶在节前最贵的节骨眼上买,谁都知道圣诞节前夕是一年中物价的尖峰,圣诞节休假后次日货品立马半价。咱俩谁跟谁,这么不懂精打细算地过日子。”不领情的洋老公,听后脸色立马阴沉下来,怪罪我不知好歹,美国人讲究的就是圣诞当天拆开礼物跳脚欣喜一番,所以圣诞节前即使是敲竹杠的天价也得买礼物。

  当老外不再真正爱你的时候,他会果断地提出离婚。西方人认为凑合的婚姻是人生大悲剧,不会像中国人那样考虑家庭责任和孩子等等一大堆后顾之忧。相反,老美会认为正是出于对己、对人的负责态度,若感情消失了,分手就是最好的结局。我们结婚一年后,当老美“毫无征兆”地向我摊牌提出离婚请求时,我真是吓愣了,忙质问他:“仅仅一年前你还念叨爱我、娶我,变卦如此神速,你的婚姻态度太不严肃了。”老美回答:“一年前我是真诚地爱你和娶你,眼下我也是真诚地提出离婚,因为我觉得我们之间的爱情已经飞了。这正是我对爱情、婚姻,以及对待你的严肃、认真态度。”我虽然伤感了一阵,但我毕竟在美国生活了11年,西方女性不畏惧离婚,因为离了婚的女性并不掉价,照样不乏男人追求。我很快振作了起来,眼下我正与一位美国工程师约会。

  让孩子给奶奶当翻译

  嫁给了奥地利先生的陈小姐讲了自己的故事——

  我的混血女儿刚刚咿呀学语的时候,她的奥地利祖母就一百次地强调孙女应该学德语,并要求我放弃教孩子说汉语,否则会把孩子的思维搞乱。于是,当女儿指着狗和猫说出中文名称时,洋婆婆就坚决地用德语纠正她说:“不,不是这样叫!你要说德语!”我在一旁很伤心、生气,就找丈夫商量,由他出面告诉婆婆不应该阻止孩子说中文。孩子多学一种语言,将来就多一种生存能力,况且中文是她母亲的母语。但老太太的脾气很犟,还说:“我的孙女不需要学那么多的语言,只要她健康快乐就可以了。”于是在奶奶家的时候,小女儿常常被搞得很茫然,明明在妈妈那里学到的单词是这样的,可奶奶却责怪说不对,她小小的脑子被搞糊涂了。于是我不得不对婆婆说:“妈妈,你难道不希望孙女多学一门语言吗?你不认为一个孩子会说妈妈的母语很重要吗?”婆婆扶扶眼镜说:“孩子学得太多没有什么好处,她还太小,不应该增加太多的负担。”婆婆的理由听上去非常富有同情心。

  我转身走开了。但从此在婆婆家的时候,我更加坚决地让女儿说中文。于是,婆婆听见我们说中文时就抱怨:“你们在说些什么?我们都听不懂!”我便回敬:“你可以学呀!我既然可以学德文,你当然也可以学习中文呀!”婆婆说:“这样不好,连孩子的爸爸都听不懂自己女儿的话,多可怜!”我回答:“那是她爸爸的问题。我可以学会他的语言,他也应该学会我的语言。”婆婆又说:“中文多么艰难,像天书一般!”我说:“德文更难,那么多的词根变格,所有的词还分什么阴阳。”

  女儿被一群表姐妹领出去玩,姐妹们兴趣盎然地跟着她学用中文说“狗狗、猫猫”,急得婆婆在后面大声喊:“孩子们,你们应该说德文!你们是奥地利人。”我接着她的话茬表示:“我的女儿应该说中文,她是半个中国人。”婆婆无可奈何。现在我们的女儿已经五岁了,不仅能够熟练地说中文、德文,还会说英文,偶尔会给奶奶当翻译。如今,婆婆看到如此才华出众的孙女,对于孩子学中文的态度已经有了180度的大转弯。现在婆婆逢人便骄傲地夸赞:“我的孙女多聪明,可以说三国语言。”

  摘自《一家两制》郭莹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11月版20.00元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