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宝宝赢在起跑线上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1日08:53 东方网-文汇报

  一个孩子出生后头3年的经历,对于其基本人格的形成有着无可替代的影响。本书作者是世界著名早期教育专家、哈佛大学“学前项目”总负责人,他以自己37年的观察和研究,对0到3岁婴幼儿每一个阶段的发展特点,父母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做什么进行了详细的指导。

  如何避免把孩子宠坏

  从宝宝满6个月起,你就应当开始防止宠坏孩子。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宝宝的啼哭,尤其是需求性啼哭。到14个月的时候,宝宝被宠坏的迹象就会十分明显了。他可能会成为一个动不动就哭的孩子,并且经常会不愉快。这样的宝宝会在他满2岁时出现的“违拗期”期间使全家人的生活都很悲惨。

  只有那些非常爱孩子的家庭才会宠坏孩子。经常得不到关心的孩子是不会被宠坏的。造成孩子被宠坏的根源就在于大部分父母在宝宝出生的头几个月中对其无节制的关注、钟爱和关心。

  宝宝出生之后不久就开始一个循环:宝宝感到不适—啼哭—父母过来安慰他。在人生的最初6个月中,啼哭的宝宝必须迅速得到安抚,这样他才能获得人际安全感。由于这种体验一再出现,孩子就会产生自然的学习过程,到了5个半月至6个月时,他就能学会故意利用哭声叫来大人。

  从这时开始,直到孩子拥有了身体运动能力(通常在7个半月到8个月之间),他们经常会感到时间过得很无聊,6个月大的宝宝就会用哭声来让父母把他抱起来,或是至少让一个年长的人来为他提供一些娱乐。如果这个策略取得了成功,他对啼哭的利用就得到了强化。

  9个月或10个月大的宝宝会开始在应该睡觉的时候给父母制造麻烦。很常见的情况是,这时的孩子会在晚上9点到凌晨2点或3点之间的任何时间醒来,随后就开始通过啼哭来要求陪伴。当然,他啼哭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因为疾病或身体不适。但更多的情况是,宝宝啼哭只是因为在灯光昏暗的房间里无人陪伴,他在醒着,而且无事可做。因此,他就开始运用曾经减轻过其无聊感的工具——啼哭。这是因为之前的几个月中,他已从自己因啼哭所引起的反应中获得了有益的体验。

  不久前,我接到乔治亚州一个牙医打来的紧急长途电话,他尴尬地描述了他和妻子为制止他们11个月大的孩子在夜间的啼哭所经历的过程,情况甚至严重到他们不得不在午夜到早上6点之间至少开车带宝宝兜两次风。他们与大多数面临同样境况的父母一样都快疯了。后来他们去看过儿科医生,医生告诉他们,宝宝的身体没有问题,就让宝宝哭好了,不要去管他。

  下一个能够观察得到的宠坏孩子的情况发生在孩子1岁多一点的时候。此时,这些孩子开始熟练地利用啼哭来克服父母的抵抗。我们看到过很多13—14个月大的孩子非常有效地利用这个令人头疼的工具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错误发生在孩子6—12个月期间,父母们没有让孩子明白这种故意啼哭得不到什么结果。相反,这些父母使孩子认识到,如果他大哭特哭,通常就能克服父母的反对而达到自己的目的。简而言之,这些父母没能很好地对孩子设立并实施限制。

  在15个月或16个月的时候,随着违拗症和我行我素行为的出现,父母开始承受另一种压力。很多家长总是认为孩子还小,并采取习惯性的容忍态度,来对待孩子很多令人不快的行为,例如扔东西或踢人。他们之所以会容忍这样的行为,一部分原因由于他们很爱自己的孩子;另一部分原因是,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对付这个不断寻找机会挑战他们权威的孩子。

  与对付孩子的违拗症紧密相关的是,父母在这个阶段倾向于克服诸多不便来满足孩子的微不足道的需要。在这种确保宝宝的需要都要得到满足的热望之中,父母就习惯了由此给自己造成的长期不便。

  最后,在第2年的下半年,父母们有一种设立了规矩却不贯彻到底的倾向。比如家长看到宝宝正在做父母反对的事,这个家长可能会说一些话来制止孩子的行为,然后就走开了,继续去做饭或接电话,而没有顾及孩子的这种行为又在继续。而孩子会从这种经历中了解到,只要自己在父母生气的时候注意一下就行了,父母很快就会走开,自己就可以继续做想做的事了。

  这种非常普遍的处理方法会造就一个可能有着良好的智力、语言和身体能力,但是却很难相处的2岁孩子。这样的孩子在进入第3年的时候很可能仍然不知道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他们会经常发脾气,很可能会给家里带来极大的麻烦,而且对于同龄人来说也不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小伙伴。

  你能避免这种结果吗?答案是肯定的。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你要记住,从大约1个月的时候开始,你的宝宝将开始利用故意啼哭来得到陪伴。

  宝宝的兴趣是事情的关键所在。如果知道他的兴趣是什么,并且让他有机会在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他就不大可能感到无聊和沮丧。如果他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有事可做,他就不会过多地利用故意啼哭来得到陪伴。

  在这几个月期间,要通过设立明确的限制,并坚持用这些限制来牢固地树立起你的权威,即使宝宝会大哭。你要记住,如果你用爱、坚定和理解的方式对待宝宝,他们通常就会在8—22个月期间减少哭的次数,并成为一个快乐的2岁孩子。要想获得2岁时的快乐,就需要经历7—21个月期间偶尔的不快乐。

  等到孩子17个月或18个月再开始设立限制是错误的,因为到那个时候,困难就会大大增加。还要记住,在这个时候,应当让孩子懂得,尽管他确实很可爱,但他并不比其他任何人更特殊。

  如果你坚持了这些方法,那么,你的孩子在24个月时会成为一个令人愉快的伙伴,并且,你将无需忍受他经常爆发的坏脾气。

  何时对孩子进行纪律约束

  纪律问题在孩子学会爬之后才会出现,并且通常在第2年和第3年成为首要的问题。在孩子的养育过程中,只有很少的职能比执行纪律更重要。毕竟,正是早期的社会化过程,决定了一个孩子到3岁时是一个能与人愉快相处的孩子,还是一个可怕的孩子。根据我们的经验,把一个孩子培养成善于与人相处的孩子,要比把他培养成一个聪明而口齿伶俐的孩子困难得多。

  7—20个月这段时间是有效的纪律约束非常重要的时期,并且是很多父母感到很难执行纪律的时期。如果在10个月的时候,宝宝养成了每次被抱起来时都把你的眼镜从脸上打掉的习惯,那么你就需要让他明白,这种行为是不被允许的。有些父母会把宝宝关在婴儿围栏里一小会儿,还有些父母把宝宝放到一边不理他,无效的方法是向他解释为什么不能把你的眼镜打掉或咬你。对于10个月大的宝宝来说,你的解释反而会强化他的坏习惯。

  不论你选择哪种方法,都会使你的宝宝在当时感到不高兴,但如果你希望他以后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的宝宝,那么这种不快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你不希望你的宝宝成为一个令人头疼的孩子,那么,你就要坚定地让他知道,当你说“不”的时候,不管他做什么,都无法改变你的行为。一旦他明白了,结果将是令人愉快的。我可以向你保证,这种坚定的态度不会减少孩子对你的爱,也不会压抑他的勇气和主动性。

  一旦你的孩子具有了思考能力(这会发生在20—23个月期间),你就可以开始运用理性的方法来进行纪律约束了。我们发现,不管家庭收入、文化背景和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如何,严格的纪律总是会伴随着良好的社会能力发展。

  在这些家庭中,告诉孩子不能做某事的命令通常不会重复两次以上,如果孩子仍然不停止这种被禁止的行为,父母就会采取进一步的行动。结果,几周之后,这些父母会比大多数父母更轻松,他们的孩子也比大多数孩子更快乐。

  孩子何时第一次懂得“不”的含义?

  婴儿会在6个月左右开始学习词语的含义。在整个第1年当中,其进步是相当缓慢的,在第2年开始时进步会加快。在8—10个月期间的某个时候,他们通常会对“不”这个字及其含义有初步的了解,但是需要伴随一种特殊的语调和严厉的表情。

  从这时起,对孩子说“不”的次数就会增多。在7个半月到10个月期间,大部分宝宝都会开始独自移动。从这时起,你有时就需要对他的行为设立限制。然而,我建议你尽量少对第五阶段(8—14个月)的宝宝说“不”,而应该对家里作出调整,别让宝宝轻易能够到那些易碎和危险的东西。当你阻止宝宝够一个物品时,你就是在开始将不赞同——来自于对孩子来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与他进行探索的自然天性建立了联系。如果这类限制在他的生活中出现得过于频繁,你就是在冒险——阻止孩子的好奇心。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对7—12个月或13个月的宝宝使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一个8、9个月大的宝宝看到了一个你不想让他玩的东西,他无法控制自己不去玩这个东西。一个很容易的办法就是转移他的注意力。你可以给他几个玩具,把他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些东西上来,并同时拿走你不想让他玩的东西。他对新体验的强烈兴趣会使他的注意力立即转移到新东西上来,而他尚未发育的记忆力和有限的决心使他不会坚持要玩那个被拿走的东西。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是使好奇心转移方向,而对孩子说“不”是阻止他的好奇心。

  如果你因为宝宝还小而对他过多地容忍,这对他不会有任何好处。有些儿童到2岁时坚信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比他更重要。这通常是他们被深深地爱着和关心着的标志,但是,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这些宝宝就会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

  是否为宝宝设定明确的界限,父母双方需要在这个基本问题上达成一致。这个限制有时不会那么容易执行,因为这需要耐心和决心,而且需要花费时间。如果你告诉一个15个月大的孩子不要拽窗帘或不要爬上咖啡桌,你就必须坚持这个命令,而不论需要多长时间,直到孩子偃旗息鼓。如果你怜悯孩子或注意力松懈,孩子就会认为如果他暂时停下,等到你一转身,他就可以立刻重新开始。

  在15—21个月期间,真正的违拗症开始出现,纪律问题会逐步升级。到17个月的时候,孩子记忆力的发展使得分散注意力的方法不再有效。同时,孩子的语言和智力能力也比以前有了很大进步,你可以向他发出简单的指令,并且你要相信他能够听明白。到20—22个月期间,如果事情发展顺利,孩子的试探性行为和挑战性行为就会有所减少,你的孩子会开始变得更加理性。

  2岁大的孩子可以非常懂事,并且善于与人相处,但他也可能进入一个被称为“惹人厌的2岁”的阶段。如果你的孩子在进入第3年的时候还不知道在家里是你说了算,那么你就有麻烦了。记住,在第3年中,孩子的个人力量——他的智力、力量、想象力,以及进行复杂行为的能力——会迅速提高。一旦孩子到了3岁,我们将无法弥补孩子早期发展存在的不足。

  摘自《从出生到3岁》(美)伯顿·L·怀特著宋苗译京华出版社2007年版35.00元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