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上的天 天上的水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9日18:05 南方人物周刊
王书亚 几年前有一回,国内古琴名家齐聚锦官城,我有幸听见李祥霆先生的《广陵散》,吴钊先生的《忆故人》,和龚一先生的《关山月》。旷古之音,远远近近。但朋友说,可惜仍然加快了,古人的琴更慢。 可慢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哲学。孔丘、伯牙、嵇康等士大夫的风范,已一去不返。抚琴人已不在中文系。对新儒者来说,穿长衫易,而抚琴难。对琴师而言,技术上的保守主义也容易,但古琴境界已失去文化及生命的依托。这也是被称为“昭和棋圣”的吴清源先生,与今日棋手的区别。当年我小学五年级,聂卫平在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上以一胜五,在国内掀起围棋热。我也爱上围棋,买了不少书装模作样地打谱。后来知道吴清源的名字,更加高山仰止,在我少年人的心中,这是《逍遥游》里的人物,应游乎四海之外,而不是这个时代配得的。后来知道他还在世,甚至有些失落。 导演田壮壮,为这位93岁的老人立传。找阿城编剧,或是因为当年那部《棋王》。片子很沉闷,不熟悉吴先生的观众,也许很难看下去。而熟悉他的棋迷们,一定不满意那些传奇、那些荡气回肠的十番棋,被淡化到不过瘾的地步。白描式叙述,情节被简化到极点,田壮壮刻意离开完整的故事,想拍出围棋的意境,并想离开厮杀的棋盘,逼近吴先生厮杀的内心。 我不敢说效果如何,但有几个镜头令我迷恋。一是吴清源与年轻的川端康成坐在半山坡的草阪,寥寥几语,说起天空与神仙。一是吴清源与木谷实的镰仓十番棋,隔着一张榧木棋盘,吴清源仰头望天,目光空无。木谷实鼻血横流,昏厥倒地。吴先生数十年的对弈,有这一场戏已经足够。 从吴清源到聂卫平,围棋一途,始终纠缠着两种与时代的冲突。一是琴棋书画的背后,古典文化花果飘零。与古琴一样,在中国围棋早已脱离文化,堕为技法。而在日本,围棋仍旧是古典精神的器物化。吴清源幼年丧父,11岁无敌于京师,进入段琪瑞府中,以棋艺养活全家。后来东渡日本,亦无人能敌,开创了“吴清源时代”,名符其实东方不败。围棋之于吴清源,亦是一种古典哲学的器物化。当年的围棋擂台赛,聂卫平那么令我着迷,后来回想,其实就是一把折扇。西装革履,配一把折扇。只是对日本围棋文化的一个简单模仿,让我第一次发现原来折扇这么有风范,原来棋盘上的竞争,并不只是一场脑力田径赛。 第二个冲突,是中日民族的百年恩怨。吴清源身上有三个形象,一是“文化汉奸”。抗战中,作为日本棋士到伪满州国劳军,与溥仪下棋。当时国人称他是数典忘祖的“文化奴”。二是“民族英雄”。他以一人之力,打败全日本棋手。1952年访问台湾,蒋介石政府赠他“大国手”称号,时人品论,“中国抗战胜利,是因为得到了美国的帮助。真正战胜日本的,只有吴清源一人。”电影中他与日本国手对弈时,也因此不断受到日本右翼的死亡威胁。 第三个形象,就是我小时候高山仰止的,不食人间五谷的高人隐士,似乎将围棋升华为东方哲学的人生境界。许多文化名流,也对吴清源推崇备至。金庸说自己最佩服两人,“古人是范蠡,今人是吴清源”。余英时以八个字称他,“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沈君山则誉他“匹夫而为异国师,一着而为天下法”。 但田壮壮这部电影最精彩的,就是解构了这种东方式和自我反哺式的浪漫想象。而将重心放在两个地方,一是吴清源一生的挣扎和徘徊。在静若处子的围棋,与天下大坏的民族时代之间;在围棋与信仰之间;在生与死之间;在空与有之间。电影中,西园寺公毅劝他入日本籍,说,围棋是超越民族的。但吴清源站在桥上,不知何去何从。战后,吴清源叫住汽车,中途下去,在野地左右徘徊,也不知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吴先生第一次挣扎,先入日本籍,后在1949年国民党溃败前夕,入中华民国籍,再于1970年代重入日本籍。直到数年前,台北授他荣誉市民,吴先生却拒绝了,经过百年沧桑,他淡淡地说,我是日本人。 第二个重心,更出人意外放在了他的宗教追求上。吴先生在自传《天外有天》中说,我一生有两个目标,一是真理,一是围棋。可惜棋迷们大多对前者不感兴趣。文化汉奸与抗日英雄之说,固然偏激傲慢,但其中的张力,确实将吴先生的灵魂彻底撕裂。围棋一途,不但不能使他超越中日纠葛,反叫他深陷其中。尤其战后,纹枰犹在,家国幻灭。终其一生他信奉一个叫“红万字会”的宗教,一度舍弃围棋。数年间,夫妇二人与教主一起颠沛流离。重返棋坛后不久,又遭遇车祸,棋力下降,结束了一个属于他的时代。 电影几乎以一半篇幅描述了这段宗教之迷途。我喜欢这部电影的,就是围棋没有被偶像化,吴清源也没有被名士化。有人一厢情愿地说,离开了围棋的吴清源,还有什么好拍的。但田壮壮让我们看见一个下棋的人,他的中和从容之下,一生的断裂,一生的沉默寡言。到最后,传奇竟是一出悲剧。围棋不可能是宗教,吴清源活在围棋与宗教之间,活在围棋与中国之间,也活在围棋与自我之间。 天外有天,天道又在哪里。晚年的吴清源,以“中的精神”归纳一生对真理的寻求。人生若没有意义,连十番棋也没有意义,连中国也没有意义。无论是文化汉奸、抗日英雄还是高人隐士,都是世人对一个受苦灵魂的切割。感谢这部电影,叫我爱吴清源的灵魂,胜过爱他天才的棋艺。耶稣说过一个比喻,天国就像买卖人去寻找好珠子,找到了,就变卖一切所有的,去换这颗珠子。而一个天才的灵魂,终其一生寻求的那颗珠子,跟世上最愚拙的人相比,也并没有不同。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