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增楼:内画艺术急需提高影响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8日08:26 河北日报

  “你绝对想不到吧?去年,我们有50万件圣诞鼻烟壶内画销往欧美国家,这说明我们的内画艺术在欧美有着广阔的市场。”近日,笔者在深州市采访冀派内画艺术的领军人物之一张增楼时,他说,中国内画艺术正在走向世界,但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还远远不够,急需提高。

  张增楼,河北省内画艺术研究会主席,1977年师从中国内画艺术大师王习三。多年来他认真钻研探索内画艺术,巧妙地将中国画的清新淡雅与西洋画的细腻逼真融为一体,正面作画,背后书文,在中国内画界独树一帜,颇具晚清内画名家马少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少小宣”。1995年,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民间工艺美术家”;1998年被评为“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从1989年开始,他先后20多次应邀赴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举办个人内画艺术讲座,其作品作为外交礼品被克林顿、伊丽莎白二世、潘基文等国际友人收藏。2006年,他的三件作品入选英国微画展。

  张增楼说,鼻烟壶内画艺术始于清嘉庆年间,扎根于宫廷,盛行于民间。在其生成流转过程中,随着历史社会的起伏跌宕而不断繁衍更新,形成京、冀、鲁三派,以冀派为最。鼻烟壶内画艺术有着“中华绝艺”、“鬼斧神工”的美誉,但其在国内、国际艺术界影响却非常有限,与其真正的艺术价值并不相符。

  “内画作为绘画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直以来被人们视为雕虫小技,只是作为人们娱乐消闲中的一件物什,这是不公平的。”张增楼说,内画是绘画的一个门类,而且是绘画艺术中的艺术,技术难度和创作自由度都远远高于在纸上作画。首先,内画艺术来源于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是以一个透明或半透明的玻璃、水晶和玛瑙为载体,通过内画艺术家的创作表现出不同绘画门类的绘画艺术,如国画、油画、水彩等,它的创作是在吸收古今中外各种绘画艺术的优点之上形成的一门独特的绘画艺术。其次,用一件水晶或玛瑙等宝石作毛胚料,其构造和造型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当内画家在拿到胚料时,从磨胚、镂空、涮膛到依形造意,因料作画,都要做到料画合一、浑然天成。这些都要求内画艺术家具有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广阔自由的艺术创作灵感,本身就是艰苦的创作历程。由于瓶口狭小,而且反面作画,需要内画艺术家心手高度协调,细微处只能凭借意会。

  张增楼讲了两件对他很有触动的事。一次他在北京参加艺术交流会,当一位内画大师向某省的一位官员介绍自己时,那位官员一愣:内画,什么是内画?“这件事让我非常感慨。我一直在反思:为什么内画在国内的影响还赶不上国外?国内知道内画、懂得内画的人比起懂得国画、西洋画的要少得多呢?”同样是内画,去年他到英国参加皇家微画展,一提到中国画,那些蓝眼睛、高鼻梁的老外直摇头,口里不停地喊:“NO,NO。中国画很优秀,但是不适合,这是微画展。”可当翻译介绍是内画时,老外立刻眉开眼笑,而且把三件内画作品放在展厅中央,并且全部被英国皇家伯翰博物馆收藏。其中《伊丽莎白像》的内画壶,作为庆祝女皇八十大寿遴选出的十大寿礼之一,被伊丽莎白二世收藏。

  “内画艺术是我国艺术宝库的一支奇葩,是国粹,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发扬光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内画艺术工作者,更是责无旁贷。”张增楼建议,要利用网络、报纸、电视等现代传媒,提高内画艺术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内画艺术、学习内画艺术、研究内画艺术。“要提升内画艺术水平,开拓新境界,靠什么?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的人才,因此我们还要积极培养高素质的内画艺术人才。内画艺术工作者还要以博大的胸怀、超前的战略眼光,搭建一个相互交流、共同探索提高的技术平台,共同来推动内画行业的发展。还有就是要探索市场推进、产业发展的方式,把内画艺术推向国内外市场。”

  本报通讯员强朝辉 王建永

  本报记者刘成群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