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粉丝:娱乐低智时代的星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4日11:01 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

  相信不少人都曾在屏幕上见过这样的场景,一群青春过剩、热情过剩、时间过剩的年轻人身着统一服装,或手举萤光棒狂摆,或张开大嘴声嘶力竭地呐喊加油…… 这就是时下最能吸引大众注意力,最为明星们所重视的“职业粉丝”。

  东方尔

  职业粉丝是一群为制造明星而哭泣、欢笑的人。它的出现乃是产生于时下流行于电视屏幕上的各种选秀活动,而它的迅速发展及壮大,成为娱乐业中不可轻视的一股“势力”则应归功于眼下这个“娱乐低智”时代所造就的娱乐受众傻瓜化潮流。

  粉丝的职业化

  在过去,无论是粉丝自己还是关注粉丝的人,对于粉丝的存在大都“认识”在追星、忘我一族等特征上,可是,自从明星选秀节目全面催生了所谓明星的人气指数这一新兴的造星方式之后,粉丝,似乎在一夜之间就从过去的“无私”、“忘我”的追星族,变成了一种有偿、有意且分工明确的职业拉拉队。

  “嗓子喊得嘶哑60元,哭得泪流满面100元,昏倒一次200元,如果选手晋级将会有奖金”,这是目前流行于职业粉丝圈子里的时价。而对于职业粉丝来说,每参加一次为明星造势的活动,可以拿50元报酬,活动多的时候,一个月下来能收入2000元,这早已成为娱乐圈内公开的秘密。

  粉丝的职业化是职业粉丝团队化、商业化运作的结果。在国内不少著名的选秀赛事和明星

演唱会上,职业粉丝们都会成立相应的宣传部、策划部、财务部、组织监察部、现场工作部……由此可见,职业粉丝团已经达到了“明星经纪公司”的水平,绝不是一句虚言。“现代粉丝造星的能量真不能小看。”这是不少资深娱记们看着一个个“未来星”带着自己的粉丝团南征北战在各式各样的娱乐舞台上之后,所生发出来的感叹。粉丝团所到之处,造势用的彩绸、标板和专门用“过生日”的名义来炒作的生日
蛋糕
应有尽有。而在各种各样的娱乐舞台下面,似曾相识的职业粉丝更是为了制造明星的人气,用尽了各种手段。

  粉丝的职业化带来了粉丝的商业等级化,按行规,最普通的“职粉”,指的是那些专门在台下举着海报狂喊明星的名字,狂摇萤光棒的人。中等“职粉”的造星任务则是为想当明星的选手们制作个人网页,到热闹网站发各种各样的贴子,扩大明星的影响力和影响面。而更高一级的策划级“职粉”所从事的追星工作,则是为打造明星写追捧文章、写书、出书等。

  职业粉丝主导了什么

  前一天还是“我型我秀”的粉丝,第二天就成了“好男儿”的“饭”(fans的谐音)。在国内,这种为各类“造星公司”、“娱乐公司”所雇用的“职粉”到底有多少?这个问题不仅对于笔者,就算是对于那些雇佣“职粉”、泡制“职粉”、利用“职粉”的人来说,恐怕永远都不会有答案。

  “我们不会泄露明星的名字,也不会泄露关于他们的隐私。”这是职业粉丝们共同遵守的赚钱道德。然而,在娱乐圈里,职业粉丝的存在与他们造星的方式是不是也一样如此道德呢?

  最早的“职粉”出现在超女的比赛中。据业内人士透露,曾有一位超女开始人气一直高不起来,在进入

总决赛时,她雇佣了一个职业粉丝操作,为她制造新闻,替她发布新闻,果然她很快就有了不错的人气。

  是啊,在这个一夜成名等同于一夜暴富的年代,在这个不管一个人的艺术潜质到底有多少,不管一个人的艺术水准到底有多高,离开了炒作就别想成名,离开了造势就等同于从此默默无闻于娱乐时代。

  投资“职粉”雇佣“职粉”炒作造势,比过去“出名靠包装、靠花钱购买短信”显然要廉价得多,快速得多,也有效得多。

  有人据此得出一个结论:当前的娱乐市场已进入以粉丝为主导的时代。此话听起来就让人觉得有一股浓浓的阴谋味道。

  傻瓜化的娱乐方式造就了大众傻瓜似的娱乐快感需求,也造就了“一个章子怡能抵一万个孔子”的娱乐怪胎。在这个时代里,真正的艺术大师是很难成名的。而傻瓜化的娱乐所造就出来的“傻瓜化”艺术欣赏水平,更是需要我们的娱乐舞台要有一批以取悦观众为最高艺术理想的明星。

  从人的本性上来说,娱乐的需求是一种本能的需求,而最能够满足这种人性本能需求的方式,莫过于跟在众人的后面“扎堆”、“起哄”,事实证明,越多人为之流泪的人和事就越能感动人。如果人群中有那么一位对于大家都喜欢的某一件事、某一个人持有不同的看法,他不但得不到快乐,相反,肯定会被人不屑的“白眼和口水”所淹没。

  职业粉丝的出现正是抓入了人性的软肋,利用了大众对于大众的盲从一这缺陷,让大众失去了对于娱乐、对于艺术、对于明星的最基本判断,而陷入所谓人气的陷阱中,人云亦云。

  问题的根本在于,当我们的娱乐舞台上塞满了由职业粉丝们制造出来的所谓的明星之后,这种由金钱炒作出来的明星,造就的是怎样的娱乐艺术水平呢?

  商业与娱乐合谋下的星托

  盲从、从众的特点是不用脑子、无需经过判断,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取大量能让自己的肾上激素飙升的快感。而就娱乐的本质来说,凡越能快速地激发起人类快感的方式,就是最成功的娱乐方式。

  职业粉丝正是娱乐与商业合谋,利用大众快感的盲从不用眼、从众不用脑来达到目的的最典型方式。

  一位专业的经纪公司经纪人说:“我观察过他们,他们确实很厉害,尽管不是娱乐圈中人,但他们的宣传手法十分到位,很明白主办方的意图,也了解选手的心思。”

  有人推算,一个500人左右的粉丝团,一年左右所产生的费用在五六万元左右。

  “只要为偶像购买200个Q币,便可以加入我们的后援团。”这是一位某超女的职业粉丝在网上为偶像卖力吆喝的宣传口号。

  相信任谁读过这样的句子后都会得出一个结论:赚钱正在成为职业粉丝们支持偶像的惟一目的。

  明星或制造明星的公司出钱,职业粉丝们追星、托星赚钱,二者看起来各得其所。可是,在这场商业与娱乐合谋制造的“圈钱”游戏中,真正被“合谋”被“托”掉的是什么呢?

  首先被“合谋”“托”掉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纯洁的娱乐精神,它使明星和想成为明星的人,走上靠出钱成名的捷径之后,不再愿为艺术的精益求精奉献劳动。同时也压制了大量真正有艺术潜质和一直默默地为追求艺术理想付出辛勤劳动的艺人,让一整个时代的娱乐艺术水准停滞不前,步入退化的死胡同。

  其次,人气成为假象和欺骗的代名词。职业粉丝在欺骗了媒体,欺骗了公众的眼睛的同时,也欺骗了艺术人材选拔的公平和公正,突破了娱乐艺术的道德底线,致使娱乐更加金钱化、潜规则化。

  再其次,谁能兴奋到失声痛哭,几百块钱就是她的了。只需在电脑前为自己服务的偶像敲敲键盘、动动鼠标,随着一篇篇热贴、博客文章和网页的泡制出笼,就能得到一笔笔数额不菲的金钱。这样的行为是和社会上备受谴责的“医托”、“婚托”并没有两样的“星托”行为。当“星托”组成的灌水团队喧嚣在国内各大中城市的娱乐舞台下面,日夜守在电脑前,为雇主肉麻吹捧、打击对手不择手段的行为,绝不仅灌出了娱乐受众的傻瓜化,而且还将成为一种21世纪的“文化公害”。比如说,如今泛滥在读书界、出版界等其他文化领域的点击率、畅销排行榜崇拜现象,就已经在有意无意之间制造另一种商业与文化合谋“拿钱赚吆喝”的文化现象。

  这种文化现象的蔓延造就了什么,伤害了什么,相信天下明眼人都能知晓,我们的公众对目前一些垃圾文化现象,以及社会现象该清醒清醒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